APP下载

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

2018-01-05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朱伟锋陈一定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12期
关键词:示范点施肥量水肥

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朱伟锋,陈一定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

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朱伟锋,陈一定*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

介绍目前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情况、应用面积、主要类型,分析示范点应用该项技术在减肥增产、省工增效方面的效果,以及在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促进技术推广、优化应用效果提供理论基础与参考。

水肥一体化; 示范推广; 减肥增效

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排世界第109位,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消耗国,单位面积施肥量居高不下,肥料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风险大。迫于资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发展节水省肥农业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水肥一体化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新型节水省肥现代化农业技术,可根据土壤特性、作物根系特征及需水规律精确调控土壤水分和养分,具有定量供肥、供水、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等优点[2],是当前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效率的最佳技术,在浙江省蔬菜、水果生产中均有广泛的应用,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1 应用情况

为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自2013年起,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进行了大量考察调研、实地走访、田间试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形成了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体系,概括提出适用技术要点和管理模式。2015年,以“五水共治”和“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建设”项目为切入点,围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实施,将水肥一体化技术列为种植业五大主推集成技术之一,在全省试点示范技术应用。至2016年,共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点147个(其中省级重点示范点20个),示范面积1 700余hm2,覆盖全省11个地级市55个县(市、区),涵盖草莓、葡萄、火龙果、猕猴桃等瓜果类作物和茄果类蔬菜30余种,重点示范展示肥水同灌设施设备、新型水溶肥料、肥水统筹施肥模式等。

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喷滴灌应用面积6万余hm2。其中,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近3万hm2,占喷滴灌应用面积的近一半,应用作物以蔬菜瓜果为主,面积近2万hm2,占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的2/3,果园面积8 000多hm2,茶园面积较少,约450 hm2,其他包括中药材、桑园、花卉、育苗等近400 hm2,杂粮类面积稀少,只有14 hm2。

2 设施设备类型

施肥设备主要包括水泵、过滤装置、控制仪表和施肥装置,各地在实际应用中因水源、地形、规模、作物类型和资金实力等因素自主选择。多数种植园区灌溉系统靠近水塘或自建有蓄水池,水源动力以泵加压为主,部分园地采用机抽机灌或重力自流方式。施肥装置方面,比例施肥器和文丘里施肥器由于施肥配比可调、施肥均匀度较稳定的优点应用较为广泛,施肥泵、压差式施肥罐等类型在较粗放的管理中也有应用。不用地形、作物、栽培模式对滴喷管布设要求不同,设计是否合理将影响作物吸水、吸肥效率。目前,各地对内镶式滴灌管、薄壁滴灌、旋转式喷头、滴头式滴灌管、插入式滴箭、环状滴灌管等田间灌水(施肥)器都有较好的应用。根据实际情况,水肥一体化系统大致可概括为简易、半自动、全自动一体化3种类型,一般采取单一类型使用或2种类型相互穿插使用。

3 应用效果

3.1 施肥量

在示范点建设上,共有75个示范点进行了水肥一体化施肥与常规施肥的对比示范,普遍施用有机肥作底肥,有机肥施用量在7.5~15 t·hm-2的最多。其中,≤7.5 t·hm-2的占28%,7.5~15 t·hm-2的占51%,15~22.5 t·hm-2的占12%,22.5~30 t·hm-2的占9%,>30 t·hm-2的占1%,平均施用量为13.8 t·hm-2。施用的有机肥种类除商品有机肥外,还有腐熟鸡粪、鸭粪、羊粪、猪粪、兔粪等农家肥,厩肥,秸秆还田,菇渣,菜籽饼等,种类不一而足,一般就近取材,是农业有机废弃物消纳的主要渠道。由于示范点种植作物主要为蔬菜瓜果、果树、茶树等经济作物,由此也可以反映浙江省一般经济作物的施肥特点。

在化肥使用方面,75个示范点的水肥一体化平均化肥施用量(折纯量,下同)为515.6 kg·hm-2,低于常规施肥的平均化肥施用量781.5 kg·hm-2,平均减少34%。其中:57个示范点水肥一体化化肥施用量低于常规施肥,化肥减量幅度在1%~30%的占27%,化肥减量幅度在31%~60%的占32%,化肥减量幅度大于60%的占16%;11个点2种施肥方式施肥量持平;仅7个点水肥一体化施肥量高于常规施肥量(图1),主要是由于示范主体应用水肥一体化方式追肥次数多于常规撒施或沟施,或由于施用的水溶肥料养分含量高于普通复合肥,导致按照折纯量计算施肥量高于常规施肥。

图1 各示范点不同施肥方式下的化肥施用量

3.2 作物产量

结合各示范点的产量变化来看(图2),90%以上的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产量较常规施肥方式下产量增加,另有约9%产量基本持平。平均增产幅度18%。结合施肥量比较可知,在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平均化肥用量减少,产量基本不会降低,反而平均增加约18%。

图2 各示范点产量变化的幅度

如表1所示,比较几种主要经济作物常规施肥和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的平均产量和施肥量,结果显示,水肥一体化技术减肥增产效果明显。其中:以黄瓜的增产幅度最大,达23%;以芦笋的减肥幅度最大,达61%。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下,施用肥料氮磷钾的配比也更为合理,在草莓等5种作物的比较中,水肥一体化施肥普遍较常规施肥磷的施用比例下降,钾的比例上升,这符合浙江省耕层土壤养分富磷少钾、建议减磷增钾的施肥配方原则。

表1 几种主要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化肥施用量

减肥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肥一体化通过灌溉系统将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或叶片,有利于作物吸收,施肥精准度高,减少了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而且分阶段施肥肥料利用效率更高,水溶肥料也较一般复合肥养分配比更合理,而常规施肥追肥以撒施或沟施为主,肥效慢、浪费多,化肥种类也以常规单质肥料或复合肥(N、P2O5、K2O各15%)为主,养分利用效率低,故而水肥一体化施肥量可较常规施肥减少,而作物产量却增加。另外,在水溶肥料包装的养分标识中常见“N+P2O5+K2O+Te”,其中的“+Te”是指添加中、微量元素和助剂等,如钙、镁、锌、锰、硼等,这些中、微量元素是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但也是常规肥料不具备、常规施肥中容易忽视的,水溶肥料中的中、微量元素的运用也是水肥一体化施肥较常规施肥增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4 效益分析

水肥一体机械化、自动化施肥,减少人工用工成本,省工可达50%~90%,能够实现省工增产增收。例如,建德市2个示范点种植草莓,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平均每人每日可施肥灌溉1.5~2.2 hm2,667 m2单次施肥灌溉工本5~7元。原来肥料干施加灌溉,每人每日0.27 hm2,667 m2单次工本37.5元,提高工效5~8倍,667 m2每次可节约工本30.5~32.5元,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经测算,草莓667 m2节本增收1 650元以上。余杭区示范点施肥一次从12工减少到2工,3季6次共省60工,茄子水肥一体化667 m2增产483.8 kg,增幅40.8%,辣椒增产874.2 kg,增幅86.5%。富阳区葡萄较常规种植要提早近一个月上市批发,售价16~20元·kg-1,667 m2产量1 250 kg,产值2万~2.5万元。南浔樱桃番茄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667 m2产量达到1 750 kg,比常规对照增产250 kg,净收入增加2 060元。

5 讨论

水肥一体化技术减肥增产效果显著,省工节本,效益增加,但在应用推广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设施设备一次性投入成本高,水溶肥料价格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民的应用积极性[3]。二是技术掌握难,涉及灌溉施肥系统建设、肥料品种选择和不同作物施肥方案等各环节都要同时熟悉掌握,加大了推广难度。尤其是肥水协同管理,不仅考虑天气环境、土壤湿度,还要掌握肥水比例、肥料浓度和施肥量,存在知难而退的现象。三是部门协作低,部分水利项目、产业项目仅适合于当时的项目条件,肥水协同有一定的差距,而且技术涉及产业和土肥专业,从实地建立示范点、试验研究等情况看,产业、专业融合程度低,尤其是基层人员缺少,技术力量薄弱,在示范点建设和技术推广上存在推脱畏难情绪,使得技术落地和深化较难,影响技术推广程度和到位率。

针对以上问题,特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引导扶持。在水利工程和灌溉设备补贴扶持的基础上,加大对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体系建设、推广力度,开设水溶肥料研发、应用等方面的补贴和扶持,设立推广专项经费,明确建设投资主体,大力引导推广新技术应用。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应用区域和作物,选择应用不同类型的灌溉施肥系统。加大在设施蔬菜、水果等效益高的经济类作物上的推广力度,激发主体的应用积极性。二是强化培训交流。整合资源,促进部门间协作,形成技术推广的良好氛围。打造专业技术队伍,加强对技术人员、应用主体等的技术指导、现场观摩、培训交流,促进技术落地,提高技术影响和到位率。

[1] 鲍金凤.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7):131.

[2] 高祥照, 杜森, 吴勇,等. 水肥耦合是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战略方向[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1(5):14-15.

[3] 陆文聪, 余安. 浙江省农户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科技论坛, 2011(11):136-142.

2017-07-03

孔海民(1986—),女,山东肥城人,农艺师,硕士,从事节水农业、土肥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E-mail:konghaimin2004@163.com。

陈一定(1964—),女,浙江慈溪人,推广研究员,从事节水农业、土肥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E-mail:chenyd291@sohu.com。

文献著录格式:孔海民,刘晓霞,陆若辉,等. 浙江省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应用现状分析[J].浙江农业科学,2017,58(12):2135-2137.

10.16178/j.issn.0528-9017.20171216

S147.2

A

0528-9017(2017)12-2135-03

高 峻)

猜你喜欢

示范点施肥量水肥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蔬菜施肥量控制技术指南
褐煤基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和沙葱产量的影响
卫青萝卜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研究
光照条件、施肥量和播种时期等对几种野生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示范点打造切忌堆“盆景”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水肥药一体集成新技术 让土豆变“金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