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客请看自己的恶

2018-01-04

当代工人 2018年18期
关键词:同情心人会人群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让人特别心疼的新闻:庆阳19岁女孩跳楼,下面围观了数百名看客,他们居然不时大喊:“你快跳啊!”“等你跳完,我还要去接娃”。还有人丧心病狂地说,“她不就想成为网红吗?”女孩坠楼身亡后,围观者还有人吹口哨说“跳得好”!我发现,在生活和职场中,有很多类似的人,总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希望别人出丑、出事。这些人到底怎么了? 云鹏

奕星 心理咨询师:

云鹏,你所说的这些人,鲁迅先生称之为看客。他举过一个例子说,譬如你跑到大街上,往地上吐一口痰,假如你蹲下来看这口痰,不到10分钟,周围就会密密麻麻挤满一堆又一堆的人,大概都在看。这就是中国所特有的“看客”现象。

鲁迅先生对这种人深深的厌恶,他曾辛辣而细腻地描绘看客:“仰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中国为何多看客?鲁迅先生给出的理由是,文化愚昧、精神麻木、缺乏同情心和自尊感。在当时的时代,这个解释颇为中肯。可过了这么多年,为何国人中的看客依然众多呢?我们来做一个分析。

首先,跟当前社会结构失衡,贫富差距过大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富裕阶层和底层社会的距离越拉越大。富豪手掷百万面不改色,贫困人群吃饱穿暖都成问题。在这种横向比较下,很多人会有强烈的心理落差,导致怨念过重。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就指出,怨恨是现代人的精神气质,它颠覆了传统价值观念,怨恨是一种有明确前因后果的心灵自我毒害。有了怨恨,就丧失了道德约束,在他人遭遇不幸时必然幸灾乐祸。

其次,对那些丧心病狂地希望悲剧发生的人来说,这是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面对准备跳楼的人,他们不仅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并极尽怂恿之能事,在其中得到快乐和刺激。反社会人格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充滿了冷漠、邪恶、卑鄙的反道德特征。这种人性之恶的危害极为严重,其群体围观效应会加剧事态向恶性结果发展,置人于死地。

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越是人群拥挤的时候,看客现象就会越发明显。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经典的“去个性化”现象。去个性化是指在群体中,个人会丧失其同一性和责任感,最后做出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街边有人摔倒了,当周边只有一个人时,大多数人会上前帮忙扶起。但如果周边是一群人,大多数人只会观望。

之所以会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匿名性是主要原因。群体成员众多,在不易被识别的情境下,助长了个体的冒险和猎奇心理,“我就看看她是不是真的要跳楼!”这是刺激的体验,身边没人会知道,在匿名的前提下个体会表现出异于平常的行为。还有一点就是责任分散,人群众多时每个人都会认为,这不是我的责任,大家都有责任,要罚也不是罚我一个,他们也要一起受罚。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觉得不用承担责任,即便做了,需要承担的也很少。于是,大家都在起哄喊跳楼,“我”也跟着喊两句。

我们常说,保有良知,敬畏生命。可是,在诸多场合里,畸形的社会压力和心理动因浇灌出的却是一朵邪恶的花。这真的是所有人的悲哀。

猜你喜欢

同情心人会人群
为什么人会打哈欠
早餐吃够 人会更瘦
机器人让人们更具同情心
为什么人会掉头发?
小精怪阿良的同情心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为什么有的人会说梦话
财富焦虑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