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森林小镇规划建设研究

2018-01-04孔华清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规划建设广州市广东省

孔华清

【摘要】: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广东省委、省政府率先提出在珠三角地区建设全国森林城市群,森林小镇建设是森林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推动森林城市建设向城镇和乡村延伸的有效举措。为了响应中央、省关于森林小镇建设要求提高我市镇区生态环境水平。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探讨森林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建设类型与任务,以及建设思路等问题,为森林小镇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小镇;广东省;广州市;规划建设

【引言】:森林小镇是指在镇域范围内具有丰富的森林、绿地、湿地资源、优美的生态景观和特色的生态文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均衡,绿色发展统筹协调,生态服务均等化水平较高,且各项指标达到建设标准,并经批准授牌的建制镇。森林小镇是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6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率先提出建设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推进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是贯彻实施《广东省人民政府、國家林业局率先建设全国绿色生态省合作框架协议》的核心内容,更是广东省“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早在2008年广州市就已达到国家森林城市标准,并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十二五”期间,广州依托山、水、城、田、海自然生态条件,围绕建设花园城市目标,全力实施“青山绿地”工程、“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花城绿城”建设规划,加强生态资源保护,构建起点、线、面结合的国土绿化体系,基本形成了“森林围城、绿道穿墙、绿意满城、四季花城的”城市景观,以及多层次、多功能、立体化、网络化的生态安全格局促进了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广州市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及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号召,旨将森林城市建设向城镇和乡村延伸,补齐森林生态建设体系的短板,希望通过科学规划,推动各镇进行生态建设,合理培育森林小镇。

1总体要求

1.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 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的要求,主动适应森林城市建设向城镇和乡村延伸的趋势,融合森林、绿地、湿地资源,统筹城镇和乡村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生态风貌,促进均等化生态服务,弘扬乡土生态文化,打造宜居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生态需求,实现镇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永续发展。

1.2规划建设原则

1.2.1坚持分类展示特色

突出城镇发展特色,落实一镇一策,打造不同类型的森林小镇。探索适合当地的绿化发展模式,打造集景观展示、休闲游憩、利于发展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生态环境新亮点;找准城镇个性魅力,发掘文化内涵,在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中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森林、花卉、湿地文化,用特色生态文化感染群众,以特色生态文化带动生态旅游。

1.2.1坚持拓展优化空间

结合城镇环境整治,从满足群众对宜居环境的需求出发,对城镇各种闲置地、裸露地、收储地进行绿化,做到“规划建绿”与“见缝插绿”相结合,增加森林、绿地、 湿地面积,优化生态空间。

1.2.3坚持共谋共建共享

推进全民参与森林小镇建设,从工作机制层面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森林小镇的建设项目要充分征询公 众意见,集思广益。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形成全民动 手改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社会氛围。

1.3主要目标。“十三五”期间,全省建成 200 个森林小镇。 珠江三角洲地区认定数量要达到建制镇总数的 50%以上。

2建设类型与任务

2.1建设类型

2.1.1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

依托城镇建成区内的森林绿地,以满足城乡居民日常休闲、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需求为目标,通过增加休闲游憩绿地、改善街道绿化、整治生态环境等手段,建设人居生态环境绿色清新舒适的休闲宜居型森林小镇。

2.1.2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

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以促进城镇绿色发展、壮大森林生态旅游为目标,通过提高生态旅游场所建设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加强生态文化宣传教育等手段,建设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优良生态景观和市场吸引力的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如派潭镇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及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的号召,将建设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作为派潭今后努力的主要方向,启动森林小镇建设工作。

派潭镇是一个典型的生态镇,是广东省境内少有的原始自然生态景观保持较好的地区,与南昆山自然保护区一脉相连。镇内景色优美,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有中国大陆落差最大的高山瀑布--白水仙瀑布;有舒适宜人的温泉;有九座海拔超千米的山峰,奇特险峻,尤其是牛牯嶂为增城最高峰,海拔为1088米;七仙墩、大封门等南国天池景色旖旎,还有众多的山涧溪水、瀑布,自然景观多,景点集中。此外,派潭镇还是林业大镇,是广州东北部生态屏障,被誉为珠三角地区的“绿肺”。全镇林地总面积31.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72.8%,森林总蓄量27.6万立方米,林业产值约5500万元。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7.9万亩(省级生态公益林约3.7万亩),约占林地总面积的56.6%。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34.7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2%。派潭镇依托起这些自身生态优势,坚持“生态立镇、旅游兴镇”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为建设森林小镇做了大量工作,桉树林退出改造、森林资源保护、古树名木保护等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自桉树林退出改造工程启动以来,该镇桉树林退出改造面积1.5万亩,超额完成区的改造指标,并成功调入生态公益林,顺利完成黄沙氹村、围园村、水口冚村和谐林区创建工作,古树名木保护率达100%。除了做好森林保护工作,派潭镇还重视做好乡村绿化以及城乡美化工作,近三年,该镇绿化造林工程投入资金6083万元。派潭镇以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加强森林建设,打造优美生态环境,先后获得全国重点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中国十大文化休闲旅游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美丽宜居小镇等国家级荣誉称号。

2.1.3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

依托城镇乡村的河湖水系等湿地景观环境,以保护岭南独特水乡风貌、重构绿色生态水网为目标,通过湿地资源保护恢复、水网河岸绿化、水体疏浚整治、湿地群 落建设等手段,建设具有独特乡土情怀、人文气息、文化特色的岭南水乡型森林小镇。

2.2建设任务。

2.2.1增加城镇绿量

通过实施人工造林、改造更新、补植套种等技术措施,加大林分改造力度,提升生态公益林质量。对中幼龄林开展专项抚育,提高单位蓄积量,建设高标准示范林。充分利用城镇有限的土地增加森林面积,推广建设带状森林和平地森林。实施补植增绿、拆违建绿、矿山复绿、立体绿化等多种措施,增加城镇绿量,拓展生态空间。

2.2.2实施生态环境整治

开展沿村庄、沿住宅、沿单位、沿街道绿化美化工程。采用适用技术,对生态区位重要和生态脆弱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在乡村基堤、道路、河渠边坡等路段植绿护土,筑基固路,美化田园。

2.2.3建设生态休闲场所

加快街心公园、小游园、社区公园、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完善生态旅游景区干道、游览步道等基础设施。积极引导企事业单位、个人和其他社会团体合作建设生态旅游场所,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特色绿色产业专题旅游。

2.2.4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工程建设,营造特色风景林,保护古树名木和自然保护小区,整治村域内河涌、池塘,做到村道干净、村容村貌整洁卫生。如花都区梯面镇为积极推进森林小镇建设,对该村进行有效的升级改造,全面进行美丽乡村建设。梯面镇地处花都区北缘,山林面积达11.8万亩。其中,王子山森林公园则是广州市北部的一块绿色文化宝地,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有“广州北肺”、“广州第二白云山”之誉。王子山四时山色不同、春有红杜鹃、夏有白茶花,秋有墨芙蓉,冬有紫吊钟。王子山林木苍翠,山势巍峨,公园北部的牙英山海拔581.2米,为全区最高峰,相邻的王子山海拔571.9米。山体成块状结构,山坡陡峭,岩层风化深厚。梯面镇政府依托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在此基础上专门聘请专业的景区管理公司全程指导开展升级改造、创A工作。通过对景区旅游交通、游览、旅游安全、卫生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创建完善,促使梯面镇景区的各类设施、标识、制度更规范。梯面镇仅仅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创造了行业内景区创建工作的最快纪录。作为首个美丽乡村创建国家3A景区,梯面镇为广州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做出了表率和典范。每年3月举办的梯面油菜花节,融入客家山歌、舞蹈表演和文艺汇演等,“红山墟日”展卖客家小吃、土特产,还有绿道步行和单车骑行等活动,吸引珠三角地区大批游客到来。

2.2.5推進水网地区净化绿化

开展污染水域综合整治,清理河道两旁和水面垃圾,推广种植具有水体净化功能的乡土水生植物,加强水网清淤疏浚。整治池塘沟渠等水体,建设与乡村排污系统相衔接的小型湿地,实现净化与绿化相统一。在江河沿岸营建防护绿带,修复拓展河涌两岸、环湖(库)滨水景观林带,打造“水 清、岸绿、景美”的滨水景观。

2.2.6保护自然生态资源

划定并坚守林业生态保护红线,严禁违法占用林地、湿地,从严控制开发挤占用生态用地,加强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保护好森林、湿地、绿地资源。

2.2.7普及自然科普知识

在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等开放游憩地建设自然生态教育场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数字移动平台等媒体推送自然生态知识,在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宣传平台增加自然教育内容。

3森林小镇规划建设的思路

3.1坚持规划先行,提升战略定位

森林特色小镇要因地制宜,突出自然环境优势,突出宜业宜居方向;要有标准,也要避免对政策和文件的生搬硬套,不要求把每一个小镇都打造成产业、文化、旅游和社区四大功能都具备的小镇。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森林特色小镇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注重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旅游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等各种战略和规划相衔接。各级政府应将森林特色小镇发展列入社会经济整体发展战略,纳入主体功能区建设范围来统筹谋划推进。

3.2构建生态屏障,建设绿色基础设施

森林小镇建设应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守“生态先行,生态优先”原则,注重拓展和改善小镇生态空间,把推进森林入镇和森林环镇相结合,构建互联互通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扩大小镇生态涵养空间,增加和丰富小镇绿色元素。包括:在小镇外围加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修复,构建绿色生态屏障,保障生态安全;在小镇与大城市之间形成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打破“行政区”,联通“经济区”,推动经济空间分布从分散到集聚、从多组团到大组团转变;在小镇与乡村之间进行生态空间科学系统布局,将“山、水、田”等景观要素作本底,最终形成绿色皴染、绿色富市、绿色惠民的效果。

3.3推动共建共担共享,形成社会化参与机制

森林小镇建设要借鉴、发展“四众”型模式,依照“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思路,从“公治、共治、私治”三种方式着手,形成多元化参与机制。包括:按照“基地+基金+基础设施”模式,把森林小镇打造成区域性林业创业基地;采取政府赎买和社会购买相结合的方式,让生态建设与修复、小镇建设运营等业务由社会力量提供;通过政府和公益机构支持、企业帮扶援助、个人互助互扶等多种途径,共助林业小微企业和创业者成长;应用好债券类、股权类、捐赠类、回馈类等众筹方式,探索林业收益共享类、实物融资类和混合模式的众筹模式;采取“互联网+”林业众筹模式,创造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资本化运作方式。

3.4夯实基础支撑,增强发展能力

由于森林小镇要依山而建,基础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美化、亮化、便利化不足,垃圾收集转运、污水处理、道路交通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缺陷,这就需要从软、硬件两个方面加强建设。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大力推进集镇交通、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森林小镇承载功能。二是完善专业服务。加强专业培训,大力提高从业人员的服务技能、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3.5创新体制机制,给予“特殊”政策

要运用改革的办法、运用市场机制引进市场主体进行森林小镇建设与开发。一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为集体林区森林小镇建设的资产化和资本化运作提供产权制度基础。按照“三权分置”改革思路,保障集体林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按照产权细分的原则,加快林业产权一权多能改革,加快资源资产化和资本化进程。二是加快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为国有林区森林小镇建设的社会参与机制提供制度保障。 加快国有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试点,形成“国家保绿保利,社会护绿得利”的合作机制;加快推进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参与机制,推进开发性保护,为小镇建设夯实资源基础;加快林场撤并,盘活和利用好场区设施用房和建设用地,在不影响生态的前提下,就地发展森林小镇。三是积极推进区域自然资源治理制度改革试点。把自然资源治理和林业、森林小镇投融资机制改革相结合,完善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森林小镇建设与开发。

结语

建设森林小镇既能保护森林,又能提供宜居、宜养、宜游之处,在加强生态文明、美丽乡村、经济林建设、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孔凡文.论中国小城镇发展速度与质量[J].2015,(17)

[2]李庆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的责任及发展战略[J].2016,(10)

[3]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Z]建村〔2016〕147号.

猜你喜欢

规划建设广州市广东省
麓湖春天观景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镇前锋小学作品集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倡议建议名单
浅析变电站规划建设法律手续办理常见问题
低碳城市建设视角下城市新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