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面向应用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04王桂荣

科技视界 2017年27期
关键词: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王桂荣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全球掀起了互联网技术革命,教育行业也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高等教育同样面临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互联网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产生了新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促进高等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必须及时跟进时代和技术的变化不断进行改革,才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成效, 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笔者拟通过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核心课程—“Java程序设计”的教学改革为例,研究“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与实践。

【关键词】“互联网+”;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Internet、互联网等词汇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对我国教育行业无疑也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带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1]。多年来,高等院校教育也不断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学过程以及考试质量进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传统教学模式的分析与总结,研究出符合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教学模式。

1 当前“Java程序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学生能够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运用Java语言编写系统软件及小应用程序,掌握Java的特点并能够灵活应用,为后续课程《Android开发》起重要支撑作用[3]。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了当前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存在着一些不足点:

1.1 学生重视度不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当前我们必须认识学生在初次学习Java课程时,由于一部分学生C/C++基础不好或基础很好的同学,学习Java时导致很多学生认为Java不过是C++上的封装。因此面对着大量不断涌现出的面向对象思想以及设计模式、架构等时,学生因难而退,产生畏惧心理,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缺乏足够的兴趣爱好作为动力,这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不能在课程教学中感受到程序设计的乐趣,也会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从业意愿[4]。

1.2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脱离实践

“Java程序设计”教学理念在众多教学方式中属于比较抽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理论教学学时偏多,实践教学学时偏少。在以往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中,主要由理论与实践课程两种,理论教学工作采取的是教师灌输的教学模式,而实践课程主要是通过上机实现的,内容也以教材中的验证性的实验为主[5]。没有用一个完整的项目将理论知识串联起来,忽略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实践的脱节。

1.3 考核方式不当、片面,考核标准单一

面向对象编程主要是一种很强的实践性技能,单一的考核方式无法全面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笔试的方式也不能体现出学生真正独立设计程序时的能力。

2 “互联网+”对“Java程序设计”教学的影响

Java语言作为当今最流行而且不断发展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Java 语言作为计算机语言的一大里程碑, 其优点是为众所周知的[6]。目前Android开发就主要是用Java语言,作为21世纪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大学生,除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使用能力外,还应该掌握一些流行的计算机开发语言已经成为必备素质、知识及能力。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两个专业的核心课,开课时间为大学二年级第一学期。“Java程序设计”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较多,我校开设这门课程都是64学时,其中实验部分16学时,没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学改革和考核改革面临挑战。

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学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教学的影响。互联网促使了高等教育资源由稀缺、封闭转向丰富、开放,并带动共享性学习资源的发展,可相对容易地可获取系统的、多源的学习资源;互联网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全民化的理想途径,可相对简洁地建立网络化的教学环境;互联网引发高校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由单一转向多元,不断创新,可相对广泛地参与相关实践锻炼活动;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校园带来巨大冲击,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科学计算,提高了学生参与度。

3 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实施“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互联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思路如下:

3.1 教学内容的创新

与传统教学不同,“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必定要要求教师在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编排上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设计力求切合实际,尽量为缩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毕业生与工业界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做出一些努力,同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Java程序设计,少走弯路。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从始至终贯穿着面向对象的编程思想,从Java语言的基础知识一直到Java类库的应用、数据库程序设计及Android平台程序开发。

3.2 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线上线下混合模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的维持将由线下为主拓展至线下线上并重。要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学生养成敏捷的互联网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去搜集、寻找需要的学习资源,观看视频自学、群学、测验、作业、考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可以结合这些优秀的资源,针对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资源进行整理总结,选择可用的部分进行程序设计的教学。而学生也可以从中补充一些相关知识,从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话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学应该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因此,為树立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思想,掌握Java技术精髓,实现“零距离就业” 。

3.3 教学过程的创新

在“互联网+”背景下,“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也应该注重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过程采用业内流行的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作为开发平台,配合UML表述程序分析及设计。教学过程始终用一个覆盖所有重要知识点的综合性开发实例(电子产品商店管理系统),该实例随着OOP理论的深入、Java语法知识点的展开,由浅入深,并逐步完善和扩展规模,最后形成一个具有图形用户界面、实现数据库访问操作的、规模适中的应用管理系统,帮助学生理解Java编程的设计与实现。

3.4 考核方式的创新

考试模式同样也不能用传统的考试方式。要做出较大调整。利用通用考试端进行考试;不能用传统的作业的考核方法,把课后作业改为课上布置编程题目;考勤的改革,是项目开发来完成。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在多年“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改革尝试,提出了若干教学改革方案,并在实际教学中获得较好的效果,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在“互联网+”背景下,针对新需求、新环境,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采用合理、有效的、与时俱进的教学改革方案是提高“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黄姝敏,杨知玲,王多,等.在线考试系统改革探索[J].新西部:理论版,2014(12):98-98.

[2]孙静.“互联网+”背景下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福建电脑,2016,32(9):51-52.

[3]覃凤萍.高职Java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众科技,2016,18(3):98-99.

[4]黎华,张晓盼,龚珍.GIS专业的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测绘通报,2017(4):145-148.

[5]单薇.思考基于项目驱动的Java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亚太教育,2016(16):138-138.

猜你喜欢

Java程序设计教学改革互联网+
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的分层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