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极复杂断块油藏平面注采调整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2018-01-04宋志超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00

化工管理 2017年36期
关键词:断块含水油藏

宋志超(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极复杂断块油藏平面注采调整技术政策优化研究

宋志超(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 东营 257000)

极复杂断块油藏断块破碎、含油面积小,油井多单向受效,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主流线已高度水淹,而非主流线、断边带剩余油难以高效动用。应用平面注采耦合调整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极复杂断块开发效果,本文以数值模拟方法对昌79-斜6块注采耦合调整技术政策开展了优化,优化的耦合周期注采比为0.8-1.2,耦合周期为2-4个月。

极复杂断块;数值模拟;注采耦合;技术政策

极复杂断块油藏是胜利油田一种重要的油藏类型,这类油藏的油藏特点是断块破碎,含油面积小,注采关系简单,油井多单向受效。开采过程中,由于平面注采井网不适应,水井注水沿主流方向突进,非主流方向及断边带等区域剩余油难以高效动用。针对这种油藏的开发难题,矿场中利用不动管柱换层技术,通过注采耦合调整方式可以有效减缓注入水突进,改善开发效果。笔者选取昌79-斜6块建立数值模拟模型,进行了平面注采耦合调控技术政策的优化研究。

昌79-斜6块孔一段含油面积0.19km2,地质储量13.5×104t(图1),目前井网形式为一注三采。目前,低部位昌79-13井日液10.1t/d,日油1.6t/d,含水84.4%;高部位油井昌79-斜6井日液5.1t/d,日油4.8t/d,含水5.9%;而腰部油井昌79-14井受效差,日液仅1.6t/d,日油0.3t/d,含水81.5%,表现出较明显的平面矛盾,开发效果不理想。

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进行平面注采耦合调整的开发对策。本文建立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手段对注采调整对策进行了优化。

1 油藏概况

图1 昌79-斜6块孔一段构造井位图

2 模型建立

选取昌79-斜6块孔一段油藏参数作为数值模拟的参数建立相关模型,模型为均匀网格系统,其中X、Y方向的网格步长均为5m,纵向上的网格步长为0.5m;油藏埋深1500m,孔隙度22%,水平渗透率80×10-3μm2;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岩石及流体参数见表1,所用的相渗曲线见图2。

表1 数值模拟所用的岩石和流体参数

图2 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3 注采耦合技术政策优化

基于建立的模型,分别开展了平面变流线方式优化、注采耦合对策优化等。

3.1 平面变流线方式优化

基于“油水井工作制度变化引领平面流场转变”的调整思路,分别设置4组调整方案进行对比,方案保持总液量不变,各方案见下表(表2)。

表2 不同耦合方式方案设置

从模拟结果来看,方案4可以更好实现液流转向,扩大水驱波及,开发效果最好。

3.2 注采耦合方式优化

上述最优方案为油水井同步注采的方案1,设置方案2为油水井不见面异步注采方案,水井昌79-X7注水时、油井关井,油井79-14、昌79-X6采油时水井停注,注水周期1月、采油周期1月。方案对比保持总液量不变。从结果来看,方案2异步注采的耦合方式开发效果略好。

3.3 耦合周期注采比优化

分别设置耦合周期注采比为0.6、0.8、1.0、1.2、1.4进行模拟对比,比较不同方案开发效果。从模拟结果来看,周期注采比为0.8-1.2时采出程度较高、含水上升速度较慢,开发效果好。

3.4 耦合周期优化

分别设置耦合周期为1、2、3、4、6月进行模拟对比,比较不同方案开发效果。从模拟结果来看,耦合周期为2-4月(注2-4月、采2-4月)时采出程度较高、含水上升速度较慢,开发效果好。

3 结语

(1)平面注采耦合注采调控方式可以更好实现液流转向,降低含水上升速度,改善开发效果。

(2)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确定了昌79-斜6块注采耦合参数为:耦合周期注采比0.8-1.2,耦合周期2-4个月。

[1]隋春艳.不动管柱交替注采耦合技术的试验[J].石油天然气学报,2012,34,(9):279-281.

[2]王建.注采耦合技术提高复杂断块油藏水驱采收率——以临盘油田小断块油藏为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3,20(3):89-91

宋志超(1983-)男,汉族,山东莱阳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断块含水油藏
复杂断块油藏三维地质模型的多级定量评价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低渗油藏注采结构调整与挖潜技术
断块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拟实验
港中油田南一断块高含水后期提高开发效果研究
基于模糊数学的油藏干层识别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
注CO2混相驱候选油藏筛选评价新方法
致密油藏多级压裂水平井数值模拟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