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人的供电所

2018-01-04文君

中国工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杨师傅电杆供电所

■本刊记者 文君

两个人的供电所

■本刊记者 文君

八道河地区方圆 88.08 平方公里的光明和百姓的幸福就扛在了这两位电工身上了,他们是杨泉革和卢振印

国网北京怀柔供电公司雁栖供电所八道河分所距离怀柔城区48公里,来到这里要翻过两座陡峭的山梁,很多人还没到这里就先晕车了。

1992年,八道河乡与雁栖镇合乡并镇,八道河供电所原有的6名员工有4人调到山下的雁栖供电所,杨泉革和卢振印就成了八道河地区仅留的电工。如今,他们年过半百,已经在这大山里坚守了25年,成为了这里860多户村民随叫随到的电力医生。他们像老黄牛一样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了方圆88.08平方公里的光明和百姓的幸福。

大山深处的抢修

2013年正月初五的夜晚,天空飘起了雪片,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划破了雪地黎明的寂静。卢振印赶紧拿起电话,值班调度员通知说辛八路掉闸了。

八道河地区地处怀柔最北端的深山区,只有辛八路一条10千伏线路,线路跳闸就意味着几百户居民断电。电话刚撂下,卢师傅就边掏手机给老杨打电话,边去库房拿防滑链。过了半小时,杨师傅从家里赶到了所里,老哥俩做好准备就开始了查找事故点的工作。

此时,地上积雪足有20厘米厚。说是一条线路,但其长度也在30公里以上,其最大档距在1500米上下,电杆大多在400多米高的山顶上,查线难度之大可想而知。老哥俩深一脚、浅一脚,一步一步往山上挪,鞋子被雪覆盖,雪水浸湿了衣裤和鞋底,再加上风一吹,一阵阵刺骨的疼痛袭来。

大山深处白茫茫的雪地上,两个身影若隐若现,打着手电仔细勘察着线路,终于发现故障原因是交界河村的一档支线线路被雪压断了。他们立即通知大部队到达现场处理,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了线路。

忙乎了两三个小时,老哥俩回到所里刚想好好暖和暖和,卢师傅的手机又响起来,北湾村主任打来电话说二道沟村还是没电。还没来得及掸去身上的雪,两位老师傅就又驱车前往北湾村,发现故障点是变台附近一档低压线被雪压断。原本可以再让山下的同事们来救援,可是卢师傅和杨师傅心想道路太远,再让大家来一次,实在不忍心。二位合计着,就自己来对付这个事故!

冰冷的雪地里,两位师父将断线重新接好,手脚已经冻得麻木。一不小心,卢师傅的手被导线划破了,鲜血直流。把线接好后,卢师傅和两位村民帮着拽线,杨师傅用防滑脚扣登上电杆,艰难地把线放在线槽里,用力将线紧好,只听得村里的百姓欢呼:来电了,来电了!

两个人看着彼此狼狈不堪的形象,笑着说:像个落汤鸡,不对,是速冻的落汤鸡!而这是他们抢修工作中最平常的一幕。

巡线的一天

杨泉革和卢振印目前负责八道河地区6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860户居民的抄表收费工作,还有一条40千米长的10千伏高压线路、一条26千米长的低压线路的维护抢修工作。平日里,两位老师傅忙着施工、抄表和抢修,足迹遍布了这大山里的每个村落、每户百姓家里、每个羊肠小路上。

虽然看起来和别的供电所员工的工作没什么两样,但由于地处崇山峻岭之中,10千伏杆塔往往矗立在两个山头之上,光是徒步跨越就需要1个小时。上山的小路崎岖陡峭,他们只能徒步翻山越岭,特别是遇到雨雪等恶劣天气时,每次巡线都像是一次历险。

这一天,杨泉革和卢振印巡查的10千伏线路位于著名的箭扣长城附近,每巡查一基电杆都要翻山越岭,线路的跨度几乎超过了一公里。为了尽快到达下一基电杆处,他们要爬一小段箭扣长城,而这一小段就在箭扣长城最著名的通天石梯附近。

临近中午,两位师傅回到所里第一件事就是把所里大大小小的水桶装满。因为地处偏远,山里的生活用水比较紧缺,即便现在有了抽水机抽水,也是分时段供水,赶上出去抢修,回来想喝口水都没有。为此,他俩特别准备了一口大缸和几个塑料桶,一到给水的时间,就把能装水的全部装满,到了夏天,就连放在卫生间的洗衣机也被他俩当起了水桶,以备不时之需。

正准备吃饭时,头道梁村的村民黄守青来到供电所说家里没电了,两人放下碗筷,拿上工具马上去了黄守青家。经过一番检查,原来是家里的线路老旧破损造成了短路,卢振印马上更换线路,合闸送电,抢修完毕。

“我们这边是偏远山区,留在这里的全是老人和小孩,对电是一点不懂。不管是用电还是其它的事,俩人从来都是随叫随到,口碑特别好。”村民黄守青这样评价杨泉革和卢振印。

守卫光明的责任

6间小平房,一屋的抢修工具,一辆抢修车、一台计算机、一台破电视、一台洗衣机,这几乎是八道河分所的全部值钱家当。

“夏天在这里挺好,凉快;冬天就不行了,太冷。所以,在这里的人都不买冰箱……”杨泉革打趣说。由于海拔高,这里的冬天最低气温都在零下二十几摄氏度,如果遇到事故抢修没人伺候煤炉子的时候,屋子里就跟冰窖一样。为了彻底解决他俩的后顾之忧,公司安装了新的电暖气,更对房屋进行了保暖改造,现在不管外面多冷,只要回到供电所这个家,都会觉得暖意融融。

“干我们这行,让百姓舒心用电就是最大的心愿……”不善言辞的杨泉革和卢振印这样说。在外人眼里,他俩是当地百姓的好兄弟、供电公司的好员工,可在家人眼里,他俩却不是好丈夫、好父亲。由于所里只有两个人,一年365天,除了抢修时间,每个人仅值班就至少有半年时间住在所里,家里有什么活儿都指望不上他们俩。

杨泉革家在农村,去年秋天,他家谷子熟了,妻子把千辛万苦打下的谷子交给他,让他去路边晾晒。谁知刚把谷子铺好,一个电话就打了过来,北沟村村民张克旺家突然没电了。接到电话后,杨泉革放下晒谷子的活,立即赶往张克旺家,更换老化的线路。重新送上电时,夜幕已经降临,杨泉革才想起还晒着的谷子。等他赶回晒谷子的路边才发现,大部分谷子已被过路的汽车轧得不知去向。

按杨泉革妻子的话说:“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百姓用电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是他的责任,是对百姓的承诺!”

长城脚下,他们从年轻气盛变为双鬓花白。在他们身上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却有着一份固有的执着。面对“这样坚守不值得吗”“换个工作收入可能会更高”等等劝说,他们的回答惊人的一致:“这是我们的责任”。也许无从找寻答案,也许只为那一颗守卫光明的心吧!

猜你喜欢

杨师傅电杆供电所
腾飞的银田
供电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全能型供电所基础管理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大山来电了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空调越修越坏,谁来赔?
风车(短篇小说)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
浅议党群工作在供电所发展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