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写好人物的肖像

2018-01-03赵桂珠

周末·校园文学 2017年28期
关键词:罗敷神态祥林嫂

赵桂珠

人物的肖像描写是人物描写的重要内容,成功的肖像描写能展示人物的服饰、体态、容貌、表情和风度等外在的特征,产生如见其人、呼之欲出的艺术效果。

那么,怎样写好人物的肖像呢?我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抓住特征

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最能表现“这一个”人的身份、心理和外貌的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笔下的人物形象丰满,活灵活现。阿累在《一面》中是这样描写鲁迅先生的肖像的:头发“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出的隶体‘一字”,脸“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这是鲁迅先生最富有特征的肖像,也是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写照。鲁迅先生在《故乡》中对少年闰土肖像也进行了贴切的描写:“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闰土生长在海边农村,海风和阳光使他的脸变成了健康的紫色;戴“毡帽”、“银项圈”是当时绍兴一带人的特有装束。鲁迅先生正是抓住了这三个特征来描写闰土这个海边农村孩子的肖像的,所以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二、活写神态

神态是人物内在感情的外露,肖像描写若能抓住人物转瞬变化的神态,一个血肉丰满的人物就会跃然纸上。我们来看一个同学写的与母亲生气时的对话:

“我不想吃了,没有我爱吃的。”我不悦地看着桌上的饭菜说。可妈妈不知怎么了,心情很不好,没好气地回了我一句:“爱吃不吃!走走走……”还推了我几下儿。我皱皱眉头,瞪着妈妈,把筷子恶狠狠地拍在桌子上,便跑出门去。之后妈妈怎样,我也没去注意。

这里面对妈妈生气时的语言描写很好,但依然不能让我们想象出当时母亲的样子,因为缺少表露神态的肖像描写。

鲁迅在短篇小说《祝福》中对祥林嫂进行了四次神态描写,在四处神态的变化中,祥林嫂的精神状态和人生遭遇就被清晰地刻画出来了。

三、对比烘托

肖像描写还可采用对比映衬和侧面烘托的方法,以突出人物的特征。《故乡》中的杨二嫂曾是“豆腐西施”,在旧中国农村及小城镇的经济每况愈下之后,站在我们面前的她,已成了“画图仪器里的细脚伶仃的圆规”。多么形象的描绘,多么鲜明的对比呀!再看《陌上桑》,作者将一个年轻美貌的采桑女推到读者面前:“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但作者还嫌不够,又通过侧面描写来烘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須。少年见罗敷,脱帽着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使罗敷的俊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

总之,肖像描写必须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为刻画人物性格服务。我们在进行肖像描写时还要注意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相结合,更好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来。endprint

猜你喜欢

罗敷神态祥林嫂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略谈罗敷之美——《陌上桑》罗敷形象浅析
神态描写有妙用
陌上桑
桑劫
祥林嫂与二姑姑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