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柳林路片区缆线管廊设计探讨

2018-01-03宋晓明杨开明宁海燕朱纹静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7年12期
关键词:缆线支管线缆

宋晓明,杨开明,宁海燕,王 华,朱纹静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柳林路片区缆线管廊设计探讨

宋晓明,杨开明,宁海燕,王 华,朱纹静

(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结合柳林路片区缆线管廊设计,系统介绍了缆线管廊横断面设计、平面设计、高程设计、交叉口设计、节点设计及出线井设计。优化了缆线管廊支架、排水及通行检修功能。

缆线管廊;节点设计;断面优化

1 设计概况

综合管廊一般分为干线管廊、支线管廊及缆线管廊。缆线管廊为收纳电力与通信线缆的综合管廊[1]。《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给出了定义,缆线管廊一般布置在人行道上,埋深较浅,断面以矩形为常见,一般工作通道不要求通行,管廊内不要求设置通风、照明等设备,仅设置供维修时可开启的盖板或工作手孔[2]。规范对具体设计语焉不详,本次结合柳林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讨。

柳林路片区综合管廊工程包括柳林路综合管廊工程和南江路、五洞桥路、永兴路缆线管廊,柳林路综合管廊全长约2 km,位于西侧绿化带下,单舱净空尺寸为3.6 m×3.2 m,纳入电力、通信、给水管、预留中水管。南江路、五洞桥路、永兴路缆线管廊分别长约1.1 km,线缆管廊均位于人行道下,纳入电力、通信管线。三条线缆管廊平行,均与柳林路综合管廊垂直相交,见图1。

图1 柳林路片区缆线管廊工程区位图

2 缆线管廊断面优化

根据规划南江路、永兴路和五洞桥路缆线管廊收纳通信线缆(18孔)和10 kV电力线缆(15回),规划净空断面尺寸为2.0 m×2.0 m。规划缆线管廊高度为2.0 m,考虑了检修时行走方便及规划线缆回数。但是规划断面可实施性较差。

成都地区河道为宽浅式明渠,河道深度一般为3.0 m,道路雨水管道埋深约1.7~2.5 m,雨水管顶覆土深度约1.5~2.0 m,雨水支管高程与线缆管廊高程冲突,设计将缆线管廊断面优化为2.0 m×1.7 m,断面净高减小300 mm,增加支架长度,减少支架层数,通信线缆支架长为500 mm长,每根支架放置4孔通信电缆,设置5层支架,共计20孔,预留2孔;电力电缆支架700 mm长,每根支架放置4孔电力电缆,设置5层支架,共计20孔,预留5孔。检修通道宽800 mm,《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3](DLT 5221-2005)表6.1.4电缆沟深大于1米的两侧安装支架的沟内通道净宽不小于700 mm要求,优化后断面能够保证一般检修人员正常行走,满足缆线管廊使用功能,预留了远期发展条件[4],降低了与其他管线交叉碰撞几率,见图2。

3 缆线管廊平面设计

本工程三条道路红线宽度均为30 m,道路断面为3.5 m人行道+23 m车行道+3.5 m人行道。缆线管廊布置在西南侧人行道上,本侧人行道仅考虑缆线管廊位置,缆线管廊位置需要考虑路灯及人行道树池影响,综合考虑后缆线管廊距道路中线距离为13.9 m。管廊外壁与道路红线对齐。缆线管廊每隔120 m设置过街支管一处,过街处设置T型接口,接口转弯半径最小为2 m,以满足缆线安装时的转弯半径需求。由于缆线管廊跨度为2 m,盖板按照500 mm宽度计,一块盖板重达600 kg,检修揭开并非易事,本次设计考虑每30 m设置一处检修孔,检修孔上盖内部易于开启,外部专业人员能开启的专用井盖。检修孔下部设置集水坑,集水坑积水通过DN150管道就近排入雨水管道,为避免暴雨时雨水倒灌,在排水管上设置止回阀。

图2 缆线管廊规划及优化后断面图(单位:mm)

4 缆线管廊高程设计

考虑城市道路景观,缆线管廊上一般预留100 mm铺装层,缆线管廊底板250 mm及顶板高度200 mm,净高1 700 mm,总高度为2 250 mm。本次设计管廊坡度与道路坡度一致。本工程道路上设置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缆线等管线。雨水、污水、给水、燃气等管线支管与缆线管廊交叉。由于给水、燃气为压力管线,对高程要求不高,根据有压管线让无压管线原则,给水、燃气管支管可从缆线管廊底板下通过。污水管道较雨水管道埋深大,支管高程与缆线管廊不冲突。本工程高程设计主要解决雨水支管与缆线管道高程冲突问题。若雨水支管管顶覆土大于2.25 m,雨水支管可按设计施工。若雨水支管管顶覆土小于2.25 m,雨水主管管径较大,可调整支管与主管连接方式,降低雨水支管高程,避开冲突。若上述措施不能解决管线高程冲突位置,可将雨水支管相交处缆线管廊改为缆线排管。

5 缆线管廊节点设计

缆线管廊穿交叉路口与相交道路管线汇合有三种情况,缆线管廊与常规电力、通信管线相交,缆线管廊与综合管廊相交。缆线节点处管线较多,高程上错综复杂。若缆线过交叉口采用管廊形式,道路上荷载较大,缆线结构厚度更大,人行道道牙高出道路15 cm以上,整个管廊需下沉30 cm以上,且管线出线至其他道路较困难。本次缆线管廊设计借鉴以前电力及通信管道设计经验,采用排管方式过交叉口。电力、通信管线分开以排管方式敷设,并在交汇点与相交道路电力、通信管线贯通,然后又汇合至线缆管廊。排管层数和高度可根据管线高程灵活调整。缆线管廊与综合管廊可通过出线井解决联通问题。节点联通见图3。

6 缆线管廊与传统敷设方式比较

本次缆线管廊设计较传统电力浅沟、通信管道设计进行了多处改进,创新。由于原有电力浅沟采用挂钩形式,原1.0 m×1.0 m电力浅沟能够敷设的线缆有限,根据《成都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30 m宽道路需两侧布置电力浅沟,本次设计采用成品抗震支架,承载力更强,有限空间内能敷设更多缆线,减少了管线位置,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系统解决了缆线管廊通行、排水、检修等问题。经综合测算,缆线管廊每km造价约为500万元,传统两侧敷设电力浅沟每km造价为400万元,通信管道每km造价为150万元,电力、通信合计造价550万元,缆线管廊综合造价低于传统敷设方式,集约利用了城市道路人行道下空间,可减少道路下检查井盖数量。

图3 缆线管廊与常规敷设交叉口设计

7 结语

缆线管廊为综合管廊中一种简易、经济的形式,为城市地下管线安了一个“经济实惠的家”,适合我国城市电力、通信等线缆敷设,具有投资省、检修方便,易扩展的优点。建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进一步总结相关经验,完善线缆管廊设计相关条文,让线缆管廊在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1]陈坤林.山地城市老城区缆线综合管廊应用探讨[J].价值工程,2016,35(23):176-178.

[2]GB50838-2015,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S].

[3]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

[4]朱麟敏.缆线管廊工艺在地铁施工管线迁改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1):292-294.

TU528.1

B

1009-7716(2017)12-0201-03

10.16799/j.cnki.csdqyfh.2017.12.055

2017-06-18

宋晓明(1978-),男,湖北赤壁人,副教授,从事市政给排水教学及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缆线支管线缆
新型根系状脱水管的构造参数研究及脱水模型构建
昆钢6#高炉热风炉支管波纹补偿器技术改造
上海福尔欣线缆有限公司
国际化工项目中压力管道支管补强计算的探讨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现象
缆线保护套在心电监护仪缆线管理中的应用
通信数据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的成因及处理措施
弹上线缆布设技术研究
通信传输中信号衰减问题的处理措施
华通线缆:“通”向未来的品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