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警察心理技能在打击犯罪问题上的应用

2018-01-02成晓霞,刘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警察犯罪心理

成晓霞,刘宇

摘要:在警务能力、作战经验、技术装备均较为成熟的警察队伍中,提升警察业务能力与执法活动中的灵活性与高效性,关键在于培养警察适用于各种执法场景的心理素质及能力,使其灵活运用相关心理技能参与到警务实战中。提高在预审、询问、侦查等刑事执法环节中的犯罪心理分析能力,调整各类警种在行政执法时对当事人的执法心态,提升暴力型、冲突型警务实战过程中的心理实战技能,都是在新时期有效打击各类新型、复杂的犯罪,提高警察业务与实战技能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警察;心理技能;犯罪心理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边活动的增多,各种形式的犯罪活动日趋频繁,且愈演愈烈。随着物联网及互联网时代的更迭,不法分子在高回报、高利益的驱使下铤而走险。人民群众的安全与经济财物、国家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面对新时期新局势,如何有效地打击各类犯罪,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是公安工作新时期面临的严峻考验。我国目前公安队伍的警务能力、作战经验、技术装备均较为成熟,但公安工作所涉及到的民警心理、经验等都是装备、科技等“硬实力”无法企及的。放眼当下公安实践,大量的心理及行为学家参与到警务工作中,如入警的选拔、培训,连环凶杀案件、性犯罪等刑事案件的调查,特别是对刑事犯罪现场、犯罪动机和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画像等的分析。

警察应具备的心理技能是多种多样的,刑警通常面对的是各类刑事案件需要具备严谨的分析推理、侦查审讯能力,在案件侦查,抽丝剥茧的推敲中,犯罪现场模拟与犯罪人心理推演中,在与犯罪嫌疑人对峙的审讯环节中,就是一场心理上的较量。治安类、交通警察以及窗口类警察的对象通常是普通的百姓或居民、驾驶员,面对当事人时的执法心态与执法态度以及面临多边的执法环境、事件甚至是冲突,都需要具备与本身岗位相符的执法心态与语境。特警等应对暴力事件、突发性事件的警察,在处置各种具有突发性、对抗性、危难性案(事)件的执法活动中,要与各种层次特别是违法犯罪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发生直接的联系,涉及的心理问题纷繁而复杂。因此,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于如何有效地提升警察的心理技能应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一、提升警察刑事执法中的心理分析技能

犯罪的种类形式因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犯罪动机、犯罪对象等因素各有不同,其行为方式也具有各自的独特性。但对于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因素分析,每类犯罪都有可以总结归类的嫌疑人的心理诉求、犯罪人口学特征、作案手法及行为特征、反侦查等特点,以快速地划定犯罪嫌疑人的范围,加快侦查搜捕的速度,这与专业知识的应用以及各类型案件经验的总结息息相关。

在刑事类案件侦查、审讯以及犯罪现场勘查、犯罪嫌疑人摸排等工作过程中,需要对犯罪心理进行大量的、实时的分析、比较、综合与研判。常用的相关技能有犯罪动机分析、犯罪心理画像、询问的各种手段以及心理技巧等,通过对犯罪现场、犯罪手法特征、各类证据、口供等的综合分析,推敲犯罪人的心理诉求、宣泄点并以此划定犯罪人的人口特征,提高侦查速度及抓捕的力度和效率。在审讯预审等环境通过话语技巧以及对犯罪嫌疑人的人格、性格、气质类型的分析,综合运用情感策略、威慑震撼、以理服人、先发制人等心理技巧达到准确、全面、有效地掌握犯罪线索与犯罪嫌疑人的真实意图或证据。

犯罪动机分析的训练需要民警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情绪情感、激情状态、应激反应、性格与气质、目击者、环境及时空特点等对犯罪嫌疑人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犯罪心理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不断地学习推演以及案情分析与经验的累计,可以逐渐形成专业的犯罪心理及犯罪动机分析框架,进而大幅度提高案情分析研判的速度与效度。

在预审及询问等环节,通常会面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有“畏罪情节”“侥幸心理”“戒备心理”“抵触心理”“悲观心理”等,年轻民警由于缺乏询问审判经验,模演出的威严通常会被犯罪嫌疑人识破而造成审讯环节难以推进。因此警察须要培养能够有效识别犯罪者存在的各种心理状态的能力,通过警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心理技能搭配行为举止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发现、应对、扭转以上犯罪嫌疑人可能存在的心理状态,如情感感化、镇压威慑、说服疏导、造势等心理衍生技能和技巧,可以加快口供的提取与有效信息的获得,最终达成犯罪嫌疑人认罪伏法的执法结果。

二、改善警察的执法心理状态

在如治安类警察、交通警察、窗口类民警等警种的行政执法工作中,他们面临的大多是一般行为能力人以及普通居民、驾驶人等,通常由于事件纠纷、打架斗殴、违法肇事、事件办理等,警察们面临的是纷繁复杂的情况及人口特征,每次执法过程都是与未知的人事特征接触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对警察执法工作的不配合、不理解甚至是阻挠、无理取闹等现象大量存在,甚至有人打骂民警,这些不仅对警察的执法工作造成了影响,也对警察的身心状态影响颇深,如职业倦怠、职业成就感不强、职业压力过大等,最严重的会对警察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但同时我们也应当提高重视的是,警察在执法过程中本身存在的压力、倦怠、焦虑、抑郁、暴躁等心理状态及情绪也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执法过程中,在行为、言语、语气、表情等方面对当事人产生了交互的影响,进而影响了执法过程的进行与执法结果的质量。

因此,警察要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加强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礼仪、表情、执法语言规范等各方面知识的储备,尽量避免出现民间执法中常有的随意性、不规范性、不文明性等现象,在执法前进行充分的心理准备也是警察执法的重要前提,执法心理状态支配着民警的执法行为,而执法行为也是警察执法心理的外在表现,即心理是行为的驱动力,行为是心理的外化。

三、培养警察的战术心理技能

警察战术心理技能,是指在警务实战过程中运用有效的攻心方法和指挥艺术,以达到积极影响犯罪分子心理活动过程的作战方式。比较形象的例子有《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气死王朗”等,其谋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通常需要具备多年的实战经验的老警察能够具有在突发情况淡定自若的精神,还能自如地应用各种战术心理技能。有效地利用心理战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以巧取胜的效果,进而在作战准备、冲突伤亡等方面有效地避免损失。

因警察战术心理注重因案件类型、因涉案人员类别而施计用谋,讲求攻心的心理战法机智灵活,实用有效。在警察合作、各警种联动联合执法行动、缉捕行动的协同作战等警察联合执法战斗中,对于协调理顺各方力量,提高战斗气势,形成强有力的攻心态势,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结果,都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和作用。在警务实战中打击、改变以至于瓦解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影响、利用、疏导犯罪分子或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情绪情感以达到因势利导或不战而胜的局面。

通常的警察战术心理包括几种形式: 一是常规劝解。因势利导,通过言语的逻辑与掌握犯罪分子注重的利益命脉或人事关系,在谈判对峙中促使犯罪分子明确警方的措施和手段,以正论的方式,说服犯罪分子,使其认清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抓住心理弱点,影响其反抗信心的脆弱之点,实施心理攻击。二是利益诱导。分析犯罪分子犯罪行为的动机,根据其心理动势顺水推舟,将其思想和行为引导到对警方有力的方向上。三是情感规劝。运用语言与表达技巧,分析其主要情感联结人,攻其内心薄弱,降低心理防线,以激发犯罪分子情绪上的波动,扰乱其正常的认知逻辑思考,分散注意力,扰乱犯罪分子计谋计划行为而达到警方作战目的。

在更多的公安实践工作中,心理学有着非常广阔的发挥空间,通过在公安队伍建设中增加警务心理学家的配备,提高警察的甄选、培训、心理机能训练与心理素质提升等工作的效用,同时也能对一些高难度、重大案件的侦破提供专业的援助。充分重視心理学对公安工作的应用,提升各警种在各类执法工作中的心理技能与心理素质,对于新时期、新形势下,有效地打击犯罪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昌志.警察在非对抗执法过程中的心理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9.

[2]郑立勇,孔燕.基于团体心理训练的警察心理健康及素质提升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5,(11).

[3]辛世敏,崔欣桐.中俄毗邻地区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因素分析[J].赤子,2015,(10).

编辑/王君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警察犯罪心理
犯罪心理痕迹应用现状与反思
警察职务犯罪问题探析
警察体能训练在警务实战中的重要性
“警察干预家庭暴力问题”课程体系建设
西藏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对警察体能教学训练课的评价
基于心理行为训练的警察培训体系思考
犯罪心理画像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