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隅深处的边城

2018-01-02李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13期
关键词:外来文化质朴功利

李颖

这是一座静默的城,质朴的城,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一个充满安静和平的世外桃源,在这里,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家人之间的反目成仇,更没有朋友之间的挑拨离间,这里的人就像这里的风景,纯净美好,质朴真诚。

边城,写出这样一个名字,沈从文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他的行文如潺潺流水,细细淌着,没有扣人心弦的悬念,也没有惊心动魄的氛围,更没有曲折跌宕的情节,反而有一种静谧的祥和。沈从文先生从人物的内心深处,以简练而又细腻、散淡而又自然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心理,让人不由自主的融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融入了湘西这片淳朴的土地,融入了那群温润率直的人们之中。正是这样的文风,才衬托出了一座纯净的城。

文中的人是不功利的,例如爷爷摆渡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可见,在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的,人人都以尚情尊義为荣。文中多次自豪的提到了边城人民的质朴,而爷爷更是因为性格符合边城人的道德观,所以才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其中几个推钱的场景更是让人觉得钱并没有那么重要。这便是沈从文先生想要的风土人情:人人以情义为重,以淳朴为荣。

一切终究是没有永恒的。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了沈先生的担忧。他既爱这泥土的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了大势必然,边城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该何去何从,这恰好是他担忧的,纯粹“爷爷式”的传统文化都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儿的文化前途飘渺。但不论往何处去,都不会是他想要的。因此,《边城》以等待为结局,在给读者留下悠久的惋惜,无限的牵挂期盼的同时,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年——几十年——几十年的等下去,只是希望能够等到好的出路。

沈从文先生用他诗化的语言轻声诉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着所有炎黄子孙们的本性良知。正是因为爱的是这般的深沉,所以才孕育出了这些悲凉。原来离散可以这样地迫近,原来曾经拥有的都可以瞬间成空。然而,只要有希望,就一定会迎来明天的曙光。沈从文先生在这种田园牧歌的生活中寄托了自己全部的情感,它将生动丰富的社会风俗画和优美清新的风情画融为一体,深情地展示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粗犷强悍和纯朴善良的形象,创造了有一幅中国文学作品中意味深长的恢宏之作。

读完《边城》,我不能不被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湘西和整个中华民族美好的文化精神所打动,它将永远在我的心中闪烁着璀璨夺目的光芒。

夜黑灯明,提着这支旧笔在记忆的纸上飞扬,任凭黝黑的浓墨在笔尖恣意地流动,倏忽之间,眼前又浮现出了那个边城,那个拥有幽碧的远山,溪边的白塔,翠绿的竹篁,质朴的百姓以及这美好边城所发生的那段爱与守候故事的小城。

(参考教材:人教版必修五《边城》)

(指导教师:马进科)

猜你喜欢

外来文化质朴功利
山有桂子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探讨外来文化对中国陶瓷艺术的影响
用最质朴的文字写出最真诚的感动
从古典到功利:“公民美德”的立法化拯救
高校频繁改名既浮躁又功利
请不要将高尚行为蒙上功利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