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以韶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2018-01-02张良有钟瑞敏张滔华丁孝智张伟民

肇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韶关广州学院

张良有,钟瑞敏,张滔华,丁孝智,张伟民

(1.韶关学院 a.招生办;b.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肇庆学院 a.中德设计学院;b.招生办,广东 肇庆 526061;3.广东教育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以韶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张良有1a,钟瑞敏1b,张滔华2a,丁孝智2b,张伟民3

(1.韶关学院 a.招生办;b.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肇庆学院 a.中德设计学院;b.招生办,广东 肇庆 526061;3.广东教育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000)

韶关学院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采取“2+1+1”模式,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探索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路径,是广东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种有益实践。

普通本科;高职院校;联合;应用型人才

2013年以来,韶关学院与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通过“2+1+1”(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联合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检测)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目前已招生和培养4届。在培养实施过程中,通过两校的密切协同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步走向成熟,也积累了许多协同教学与管理方面的有益经验和阶段性成效。据反馈的情况来看,这一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日益得到学生、教师和社会的认可与好评。

一、“2+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背景

着眼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强烈需求的形势,2013年广东省教育厅组织普通本科与高职院校结对联合探索“高级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培养试点“2+1+1”(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其目的是联合发挥本科院校学科、师资队伍和高职院校专业实践平台的优势,共同培养兼具高素质和高岗位适应性的应用型人才。

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就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了要“逐步建立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李岚清将不同层次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沟通衔接比喻为“立交桥”。他指出“我们要创造条件,制定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加强中职高职和普通高校之间的沟通和衔接,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立交桥’”。[1]有学者对构建这种“立交桥”具体提出了三个“衔接沟通”:各级教育内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初中后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沟通;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衔接沟通[2]。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作为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任务。2014年6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加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3]。2015年1月,广东省政府出台《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提出了到2018年建成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先进省,形成具有广东特色、适应发展需要、基本达到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

韶关学院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1+1”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是对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沟通路径的一种探索和实践,可视为广东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大局中的一种尝试。

二、两校实施“2+1+1”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和条件

韶关学院以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在全国同类院校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应用技能型地方大学为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为重点,以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主动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需要,面向区域支柱产业、重点产业、粤北特色产业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加大对生物、食品、农业、机械、旅游、化工等专业的投入,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韶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1年起开设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2006年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2年开设食品营养与检测专科函授专业,至今已连续招生15年,目前已有10届本科生毕业,累计毕业学生1000多人。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重点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应用、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被列为省级特色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韶关学院针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工程人才较缺乏的现状,启动了构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规划,初步建立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骨干力量、以外聘的校外基地工程技术人才为实践指导教师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了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和科技创新实践三大教学平台,组织大量的学生在课余时间从事科学研究、技能训练,取得了显著成绩;多年来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体系设置、实践培养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条件配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管理研究与实施等方面得到提升发展,特色日益凝炼而鲜明。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广东省示范校培育建设项目学校。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建成了萝岗食品学院、远望谷物联网技术学院等。通过合作学院的建设,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广东省行业企业的发展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该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于2005年开始招生,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列为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建设专业,也是广州市示范性建设专业和省级示范校培育项目重点建设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食品营养与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和广州市示范性实训基地;专业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中级、高级)、公共营养师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点;本专业已经形成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教学质量高、“双师”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专业科研团队是广州市首批建设的学术创新团队。

三、“2+1+1”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管理

韶关学院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围绕广东食品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双方办学现状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和论证。鉴于韶关学院现有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现有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均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专业建设基础扎实,并可依托双方的校外实训基地、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现有的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实训基地开展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因而两校“2+1+1”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将试点专业确定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生源由韶关学院通过普通高考从普通高中毕业生中招录,录取分数达广东省本科层次2A录取分数线以上,首期招生50人,学籍管理、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等由韶关学院负责。人才培养方案由韶关学院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联合制定,采用“2+1+1”的协同培养模式,即:第1-4学期在韶关学院就读,由韶关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5-6学期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就读,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第7-8学期在企业进行顶岗学习,由韶关学院教师、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师以及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韶关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和企业三方共同组建试点管理委员会,承担试点专业的日常教学运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期汇报、期终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试点管理委员会每月召开例会1次。试点专业教学管理实行学分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体体现;由各阶段教学任务承担者执行,由管理委员会实施监控。

专业办学经费按韶关学院的学费标准由韶关学院负责收纳,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与要求,分别对各学年度的学费进行支配:第1、2学年,学费由韶关学院全额支配;第3学年,韶关学院将学费总额的100%拨给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全额支配;第4学年,韶关学院将学费总额的50%拨给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双方各支配50%。第7-8学期学生在企业顶岗学习期间,负责顶岗学习的企业所需的教学、管理等相关费用由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承担。学生资助模式按照韶关学院学生资助体系,为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等多种形式的资助,资助资金直接转入学生的缴费账号,可用于缴纳学杂费或正常的学习生活费用,确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四、“2+1+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成效

韶关学院和广州城市职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教育方向)“2+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近三年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2013级已完成在广州城市学院的转段学习,全部进入校外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顶岗专业实践。2014级已进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进行转段学习。由于两校的密切合作,教学各阶段实施工作进展顺利。

两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办学历史较长,同时具有其他相关专业的丰富办学经验,在“2+1+1”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两校在既有办学经验交流互鉴基础上,进一步对食品行业的实际情况开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设计,在对食品行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改革了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实施了课程和资格证书一体化,学生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深度融合,提高了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协同培养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办学条件方面,两校实现了师资队伍、教学实验设备、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的共享。韶关学院立足粤北,辐射周边地区,建立了1个拥有1000多万中试线和高新仪器设备的校内实践基地和20多个极富地方特色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协同培养基地,具备国内许多院校同类专业所没有的实践技能教学和深加工研发条件。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处于发达的中心城市,充分利用大都市的丰富企业资源和众多科研机构,建立了众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这些单位先进的实践教学设施使“生产性”实践教学成为现实。

在学生就业方面,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在珠三角地区的企业就业。初次就业率达到100%,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况较好。2017年“2+1+1”联合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有91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57人。其中1人考取研究生,2人自主创业(经营餐饮或甜品店),其余88人大都在珠三角企业就业(附表1和表2)。

表1 毕业生就业地区分布统计表

表2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分布统计表

两校专业教师队伍优势互补,形成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教学质量高、“双师”结构合理,既有较高学术理论水平,又有较高实践技能水平,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

两校在校企横向开发和技术服务项目中积极拓展在校专业学生的参与面,有效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培养。在两校教师负责的相关食品专业项目中分阶段、分层次更多、更快吸纳专业学生参与新产品开发、生产应用技术开发、工厂设计、产品检测等创新性开发研究实践,提高学生专业实践的频度和深度;加大力度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创新实验、创新创业训练、技能竞赛、科技竞赛以及美食文化节等,为学生提供适量启动经费,开放专业实验室和广东高校粤北特色食品工程技术开发中心,通过学生创新实践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构建一个有运行经费保障、利益共享、可不断吸纳学生参与的、运行成本相对低廉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联盟,在大四阶段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当地食品企业顶岗出厂检验实习机会,锻炼过硬检验技能,通过与政府劳动部门合作,通过系统培养与考试,规范学生职业技能证培训,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1]李岚清教育访谈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416.

[2]谈松华,王蕊,王建.中国区域教育现代化研究[M]//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第二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9.

[3]范藻.高考改革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综合改革路径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9).

Exploration on Talents-Cultivating under the Joint Training Mode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Acase study of “Food Nutrition and Testing Major”in Shaoguan University

ZHANG Liangyou1a,ZHONG Ruimin1b,ZHANG Taohua2a,DING Xiaozhi2b,ZHANG Weimin3
(1.a.Admission Office;b.Ying Dong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stitute,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Guangdong 512005,China;2.a.Institute of Industrial Design;b.Admission Office,Zhaoqing University,Zhaoqing,Guangdong 526061,China;3.GuangdongAcademy of Education,Guangzhou,Guangdong 510000,China)

Shaoguan University and Guangzhou City Vocational College have taken the"2+1+1"jointtraining mode to cultivate talents in the major of Food Nutrition and Testing,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a wa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Vocational Colleges.This is a practice in the reform of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university;vocational college;joint;applied talents

李曙豪)

G640

A

1009-8445(2017)06-0067-03

2017-09-14

2014年广东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粤财教[2014]564号);2013年广东省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试点项目(粤高教[2013]48号);2013年韶关学院科研课题

张良有(1972-),男,浙江江山人,韶关学院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硕士。

猜你喜欢

韶关广州学院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韶关札记
多彩广州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