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烤鸭

2018-01-02马学仁

江苏地方志 2017年3期
关键词:烤鸭金陵鸭子

◎ 马学仁

南京烤鸭

◎ 马学仁

历史

“烤”字,在《说文解字》里没有,《康熙字典》里也没有。著名画家齐白石多次给北京烤肉宛饭庄留下墨宝,先是用大篆给烤肉宛写了一个“烤”字,并附款曰:“钟鼎本无烤字,此是齐璜杜撰。”后来,题写了“清南烤肉宛”的匾额。现代《新华字典》《辞海》《中华大字典》均收录“烤”字。《中华大字典》曰:“以火炙物谓之烤”。根据刘一正先生对“炙”的考证,“炙”字有三种解释:一是指烧烤;二是指烧烤的肉;三是指熏陶。由此可见,在“烤”字出现之前,古人是以“炙”代替“烤”的。

“烤鸭”历史悠久,六朝“天厨”南齐虞悰在《食珍录》中就有“炙鸭”的记载。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炙法》记载:“肥鸭,净治洗,去骨,作脔。酒五合,鱼酱汁五合,葱、姜、橘皮半合,豉汁五合,合和,渍一炊久,便中炙。子鹅作亦然。”操作方法与今日南京叉烤鸭制作之法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一是多用葱填腹,二是腌(现改为晾),三是边烤边刷蜜,现改为一次性抹上饴糖,边烤边刷麻油,其用料和程序也极为相似。

南京人吃烤鸭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宋人洪迈的《夷坚志》“王立爊鸭”条,文虽荒诞,但也透露出烤鸭的制作情况:“天未明,赍诣大作坊,就釜灶燖治成熟。”说明此鸭是“燖治”而成。标题言爊者,煨也,烧也,亦有炙的意思;就文中释义,燖治者,炙烂也。陶文台先生在《中国烹饪史略》中指出,王立“是目前人们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知名的烤鸭能手”。此种烤鸭,为焖烤鸭,是当今挂炉烤鸭的前身。由于“爊”有煨、烧、炙的意思,爊鸭就是烧鸭。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烧鸭做法是:“用雏鸭上叉烧之。”北京人起初称烤鸭为烧鸭,南京至今仍有人称烤鸭为烧鸭,就是这个原因。

工艺

南京叉烤鸭的制法和要求和板鸭有完全不同。它要求:“烫的透,抹色均,吹得干,烤得匀。”所谓“烫得透”,是指鸭胚在上叉后,要经过沸水浇烫,一定要烫至皮绷紧;“抹色均”,是指鸭胚烫紧绷后要趁热抹上饴糖,并要均匀地抹遍全身;“吹得干”,是指鸭胚抹上饴糖后,须放置通风处吹干,使其烤熟后皮脆而不卷曲;“烤得匀”,是指在烘烤时,火力一定要小而均匀,先烘其两肋,再烘其脊背,最后再烘鸭脯。这时,既要将鸭胚烘至九成熟,而又不可使鸭皮全部上色,然后再将鸭胚在大火上烤至皮色金黄,边烤边刷上一层麻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香、脆、酥、鲜、嫩、光”的风味特色。

南京叉烤鸭,肚藏花椒、葱叶、荷叶、明火叉烤一鸭三吃:皮色泽金黄,酥脆,气香味鲜,辅以甜面酱、葱白丝,以薄饼裹之;肉,切片,配以时蔬再炒,香味浓郁,稍甜微酸,十分可口;骨头,配蔬菜烧汤,别有风味。

作为国宾宴重点菜目叉烤鸭恢复了“当堂亮叉”“当堂开片”的传统做法,深受外宾的欢迎。贵宾们对这类古老甚至原始的烹调方法赞叹不已。1985年10月,港督龙德来南京时,他评价南京的烤鸭既香且脆,与香港食肆相比不可同日而语,而且在吃完鸭皮之后,将烤鸭肉切片加芹菜略炒,用轻糖提味,滴醋起锅,又成一道名菜,南京人称之为芹头烤鸭片,简称料烧鸭。

烤鸭分明火和暗火两种烤法,明火就是直接燃烧果木烤制,暗火就是各种炭的炭烤。北京全聚德的吊炉烤鸭是典型的明火烤;而其他的,比如北京现在的便宜坊,还有南京大街小巷用铁皮炉子烤的卤菜店的烤鸭,都是暗火烤。明火烤鸭的皮酥脆些,暗火烤的相对绵软。暗火发展到极致,就是南京卤菜店的铁皮炉子烤鸭,已经从吃皮发展成吃肉了,讲究皮薄、皮下脂肪少,肉质绵软有韧劲,要蘸汁吃。

铁皮炉子烤鸭的汁是非常讲究的,鸭子从腋窝下开刀取出内脏,屁股用木塞塞起来烤,烤制过程中,鸭肉的肉汁全部都焖在鸭肚子里,烤好后把屁股上的木塞子一拔,汁水就全部流出来。用烤出的肉汁进行二次调味,每家都有自己的秘方,从而制作出各家不一样的卤子来,卤子区别非常大。吃时,绵软的鸭肉吸饱了卤子,大块地在嘴里咀嚼翻滾,感觉超级棒。南京的铁皮烤炉鸭子,香型和北京烤鸭是不一样的,北京烤鸭更多的是清爽的肉香,而南京的铁皮炉子烤鸭是焦香味。

先要把处理好的鸭胚在入炉之前,灌进开水,这样烤鸭才会熟得快,也会使鸭子外脆内嫩。鸭子进炉后,先烤鸭子被刀切了的右背侧,使热气从刀口处进入鸭膛,把鸭肚子里的水煮沸。烤了6至7分钟后,当鸭子右背侧的鸭皮呈橘黄色时,就翻过来,用为烤鸭子的左背侧3至4分钟,接着就照上面的步骤循环地烤,直到鸭肉全部上色成熟为止。整个过程约一个小时。这样烤出来的鸭子,外皮松脆,肉质细嫩,味道醇厚,肥而不腻。

而用鸭肚中的水熬制的汤汁,淋在刚刚出炉的烤鸭上,吃起来味道妙不可言。

位于竺桥的周道建兄弟俩的烤鸭店天天排队,有的上班族怕买不到,还打电话进行预订。据他们讲:烤鸭想要好吃,每一道环节都很重要,不过这烤鸭卤,那可是重中之重。弟弟周道建说:我现在每天都是自己熬卤,虽然自己家族都自己的卤子的配方,但每个人调出来的口味又各有不同。不论多辛苦,这熬卤的环节只能自己做,而且外人也必须回避的。新熬制的卤子加上老卤调和以后,就是大家喜欢的烤鸭卤了。

食品专家研究发现,烤鸭分外香的原因,是鸭子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等等,在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会分解为多种氨基酸;而脂肪则发生氧化、水解、脱水和脱酸等化学反应,生成各种醛、酮、脂肪酸和丙脂类等。这些产物中很多具有香味,同时它们之间又会发生种种反应,产生原来没有的更多的香味物质,从而使高温处理后烤鸭有着更浓、更醇、更美的独特风味。

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各烤鸭店的师傅聚在一起,讨论烤鸭历史时,一致说:“北京烤鸭约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烤制方法最早始于金陵(今南京)……那时所用的鸭子多是黑色羽毛、体型瘦小的南京湖鸭,烤出的鸭子称作‘金陵片皮烤鸭’”(《全聚德史话》)。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京著名的烤鸭店——“便宜坊”,还挂着“金陵烤鸭”的牌子。

清末,金陵烤鸭传到了广东,称之为“金陵片皮大鸭”。《中国菜谱》(广东卷)说:“各地菜肴的烹饪技术也随着陆续传入广东,对广东菜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如‘金陵片皮大鸭’等,就来源于江苏地区”。抗日战争期间,金陵烤鸭又传到了陪都重庆和四川,被称之为“堂片大烤鸭”。金陵烤鸭还传到了港澳和东南亚,亦成为当地的名菜。

清真徐长兴烤鸭店成立于南京,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因生意纠纷迁至湖南长沙市,以经营烤鸭、油鸡著称,将南京的“一鸭三吃”发展为“一鸭四吃”(烤鸭薄饼、鸭肉酱丁、鸭架豆腐汤、鸭油蒸蛋),成为湖南名菜。鸭油蒸蛋则源于南京武定桥宴乐春的鸭油涨蛋,该店现名为奇峰阁酒家。

2006年10月,“天王烤鸭包”荣获中国饭店协会颁发的“中国名菜”证书,上市后很受食客的青睐。南京大排档的“天王烤鸭包”,是将经过特殊烤制的鸭脯、鸭腿肉和皮,切碎至末状,与适量的猪肉、调料和匀,揉捏成团状,作为馅心。包子的皮的制作也非常讲究,每个包子要捏出23个左右的褶子,且捏口比较高,以便蒸制时汤汁充盈皮内,并可涨到封口处,形成“天池”,让香味散发出来,沁人心肺,勾人食欲,吃到嘴里鲜嫩可口,满齿留香。

东郊国宾馆将南京特色的鸭油烧饼和南京烤鸭合二为一,无疑是一个创意菜肴。亮点在于将烧饼做成布袋造型,又像一艘小船,船里面装满现制作的南京烤鸭,形式很新颖,也非常时尚。特点是肉嫩酥软,满口留香;烤得焦黄透酥的烧饼透着葱香和一点咸味,咬上一口,美到无法形容。

猜你喜欢

烤鸭金陵鸭子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天上下烤鸭了
Recettes chinoises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张祜 题金陵渡》
鸭子
一头鸭子
拿两只烤鸭来甩甩
为什么鸭子能浮在水上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