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验教学创新探讨

2017-12-30马晓欣刘丽娟梁建明胡一龙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14期
关键词:应用型互联网+实验教学

马晓欣,刘丽娟,梁建明,康 凯,胡一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验教学创新探讨

马晓欣,刘丽娟,梁建明,康 凯,胡一龙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为适应时代发展,培养具有一定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文章结合互联网教育普及应用及国家的“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为高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验教学提供了良好借鉴。

互联网+;应用型;实验教学

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本科院校,不仅要培养的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有着越来越多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普及促进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基于“互联网+”教育方面的发展,实验教学作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同样也受到了互联网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是当前发展的趋势。

1 “互联网+”的提出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2015年3 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这一行动计划。至此,“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和互联网深度融合,即“互联网+各种传统行业”的模式是发展趋势,这种模式不是简单地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相加,而是将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将传统行业信息化、资源化,通过网络简化生产、传输流程,提高资源耦合和共享,增添行业活力和竞争力的模式[1]。

2 “互联网+”在教育方面的应用

教育作为众多行业中的一员,自然也不可避免要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发展,形成“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模式。对于教育而言,“互联网+”意味着教育模式在科技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下教学模式的全面变革。目前,世界上已经有开放式网络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微课”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网络教育模式。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引下,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改革将加快发展,成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手段与发展趋势。

3 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究

3.1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

3.1.1 完善和改进实验指导书

传统的实验指导书主要说明了实验的名称、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要求、实验内容、设备的简要操作说明及一些注意事项等。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就需要对旧的实验指导书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旧的实验指导书为基础,保留大部分的旧的实验指导书内容,增加网上操作平台的操作流程等和互联网相衔接的内容,对进行实验的时间范围和推荐的最佳实验课时间作出明确的说明,可以对学生的时间安排提供参考。

3.1.2 增强各环节的衔接性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突出了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实验的内容更加细化和具体,要想保证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就必须保证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衔接,各具体实验之间的衔接。前者主要是内容上的衔接,后者主要是时间上的衔接。利用网络的诸多优势来合理安排各环节的时间顺序和优化各实验的内容联系与衔接,即增强各环节之间的衔接性。对于同一课程的设计性实验就要安排在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之后。

3.1.3 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重视学生积极性/兴趣的培养,对于一般的地方应用型高校,普遍存在对实验教学重视不够的现象,有“注重理论和课堂,轻实验和轻课外”的倾向,教师和学生对实验的重视不够,教师指导不力,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强。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时代,网络很发达,有很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移动学习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融合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内容[2]。通过互联网上的微课和短视频资源以及自制的短视频等学习资料,利用互联网途径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

3.1.4 改革实验教学考评方法

传统的考评方法主要是实验报告评判的方法,存在严重的实验报告内容抄袭情况,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的考评方法采用题库随机抽题的方法进行考核。这既满足了达到实验目的的要求,又避免了抄袭情况的发生。对于不适合采用题库随机抽题方式进行考核的实验,可根据实验自身特点确定适合自身的考评方法。

3.1.5 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互联网时代教学特点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要求,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是一个集多元化教学能力及信息品质为一体的宏观概念,是教师经过多次反复教学实践所形成的自动化行为模式,是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外在表征,是教师的教学认知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两者共同精进所达到的综合水平[3]。具体需要培养的素养有:教学设计素养、教学方法与运用素养、教学实施素养、教学媒体选用素养、教学观察素养与教学反思素养。

3.2 基于“互联网+”的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3.2.1 合理配置实验设备

实验设备作为实验课程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必须要能够突出实验的特点,为实验目的服务。实验设备一方面要满足实验要求,另一方面也不要造成浪费,可根据实验人数和批次确定设备数量。

3.2.2 互联网实验管理平台设计

一个好的实验管理系统,可以在节省管理人员的情况下,高效、有序地对学生的实验安排进行管理。(1)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系统的登录只能是需要做实验的班级内的学生,如果是这之外的学生登录则不能进入。(2)可以让学生选择实验时间段,系统内会给出几个做实验的时间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每个时间段内设置人数上限,时间段的数量按照需要做实验的人数和每一个时间段内容纳的人数确定。(3)题库的随机出题功能,对于使用实际加工设备实验之前的实验,需要学生从题库中选题,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系统自动计算成绩,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进行后面的实验,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可以重复让题库出题,不收次数的限制,直到成绩达到要求为止。(4)系统内可以链接推荐的微课供学生自学。可以自制或者从网络上找到一些关于本实验的微课,或者关于实验过程的微视频,供学生学习和参考。(5)实验报告的电子版填写。学生做完实验后,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打开网上统一格式的空白电子版实验报告,填写好实验内容后,直接提交即可,教师可以通过直接打印提交的实验报告,然后进行评阅打分,可以减少学生收集报告的工作和避免实验报告丢失。

3.2.3 教师资源配置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平台的高效、稳定运行,需要设置负责实验教学与指导的实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平台运行管理的管理人员,以及需要具有互联网实验管理系统维护能力和设备的日常维护的技术人员。人员的数量、专业、学历根据实验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多少来确定。

3.2.4 完善各项制度

要使实验教学平台健康平稳地运行,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保障。实验网上管理平台的管理和维护需要制定制度来约束,没有制度的约束,平台就会出现无人管理和无人维护的情况,实验教学平台整体就会瘫痪。实验室的管理需要制度约束,没有制度约束,设备出现故障也没人知道,出现故障也没有人修理,人为毁坏也不需要担责,甚至设备使用会出现扎堆现象。师生的考勤需要制度约束,没有制度约束,教师可能随意改动时间,学生可能不来做实验。与实验教学平台相关的事项都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有了制度的保障就可以保证实验教学平台正常运转[4]。

3.2.5 落实管理

实验教学平台建成后,有了相应的规章制度,需要落实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制定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执行,只要有一次不按照规章制度来办事,相关人员就会存在侥幸心理,就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按规章制度办事。

4 结语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基于“互联网+”教育的改革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基于“互联网+”教育的实验教学改革研究提出了改革的一些措施和建议。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具体情况也各不相同,可参考本文针对各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实验教学的改革。希望能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地方。

[1]雷怀,王童.“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98-102.

[2]王秀萍,王琳玲,董春桥.“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272-273.

[3]王轶,石纬林,崔艳辉.“互联网+”时代青年教师信息素养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3):109-114.

[4]赵翔,赵明生.浅谈计算机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与管理[J].现代教育技术,2010(13):153-156.

Discussion on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et +” education

Ma Xiaoxin, Liu Lijuan, Liang Jianming, Kang Kai, Hu Yilo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Zhangjiakou 075000, China)

In the Internet age, as a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cultivate advanced application type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Internet education popularization application and national “Internet+” action plan, and put forward the reform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based on “Internet+”education, to provide a good reference for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advanced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ternet+; application type; experimental teaching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名称:“互联网+”时代工程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SD161034。

马晓欣(1983— ),男,河北张家口,实验师;研究方向:机械工程。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互联网+实验教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