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探究

2017-12-29冯晓颖

成才之路 2017年34期
关键词:模仿个性作文教学

冯晓颖

摘 要:职业学校要改变德育课重理论说教轻行为指导、重照本宣科轻实践教学、重卷面成绩轻全面考核等现象。教师要教学做合一重在培养道德行为,模块化教学强化学生德育实践,实行学分制突出日常德育表现,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作文教学;创新能力;个性;模仿;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1;G633.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34-0004-01

取材、立意有新意,构思、表达有个性,这样的作文才能体现出创新精神,称得上优秀习作。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善于革新,不循规蹈矩,要勇于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从布局和语言上引导、鼓励学生迈开创新的步伐。

一、注重匠心独运的选材与构思,培养创新思维的习惯

作文教学尤其要注重“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进行思维创新的方法,使之拾级而上,一步一步迈上创新的台阶。首先,教师要着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让学生的眼睛成为一双慧眼,面对新奇的事物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视有所思”;让学生的心灵更具敏感性,能够勤思善悟,始终保持着对大自然及自己生活其中的社会的关注与热爱。要让学生带着热情了解花鸟鱼虫、风霜雨雪,观察家庭生活、大千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从中捕捉丰富而又独特的信息,储存于自己的作文素材库,以服务于自己的作文。教师要鼓励学生从狭窄的圈子中走出来,将脚步迈向更广阔的天地,将目光聚焦到更有深意的人物或事件上来,努力做到“两耳也闻窗外事,两眼也观书外景”。其次,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用求异的眼光去审视各种各样的事物,用善感的心灵去感悟多姿多彩的生活,用个性化的头脑去思索各种问题,不人云亦云、随声附和。比如,可以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发出自己质疑的声音,展现自己擅长思考与表达的语文才智。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多向思维的方法去筛选材料,表达观点。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等多方面进行阐述,既着眼于事物的正面,又着眼于反面,还要注意纵横联系。这样,在综合性审视的基础上立体地、多维地进行表述,作文就会别具一格,颇有见地,体现匠心独运的构思之美。

二、注重海量阅读与积累,从模仿起步奔向写作创新的境界

“下笔如有神”的前提条件是“读书破万卷”,这是前人总结出来的写作规律。缺少丰富的语言材料储存與思想情感的积淀,笔下是不可能诞生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观点独到的作文的。语文教师要在教好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增进学生对古今中外名著的情感,让学生与名著同行,跟名人对话,活跃思维能力,提升文学素养。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注重引领学生在海量阅读的基础上迈开模仿的步伐,大胆借鉴、揣摩运用、勇于尝试,进而奔向写作创新的境界。仿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古今中外好多著名作家,都是从模仿开始步入文坛并拥抱成功、创造辉煌的。王勃化用庾信《马射赋》中的诗句,于是笔下诞生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受到一些外国小说的影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一些小说起初也带有模仿的痕迹。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处理好模仿与创造的关系,引导学生从课文或课外读物中探寻规律,去仿立意选材、语言组织及构思谋篇,进而习得语用技巧与思维能力,提升书面表达水平。比如,教学《端午的鸭蛋》时,可以让学生着力学习汪曾祺幽默、平淡而有味的语言表达风格;教学《变色龙》时,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作者以小见大的取材方法及不动声色、不加褒贬但好恶情感却力透纸背的构思特色,并让学生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

三、注重营造敢想敢说敢评的氛围,让学生作文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在作文实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以“引路人”的角色介入其中,发挥点拨、引导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满怀热情地投入到积极的创作实践中,去完成自己的“大作”。为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进行思维创新的环境,使之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并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与思想情感的表达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首先,教师要让作文教学活动始终弥漫着民主、宽松、和谐的气息,允许学生敢想敢说,敢于质疑,并引导、鼓励大家针对某一热点话题进行思维上的交锋,实现思想观点的碰撞与分享。比如,教师教学《散步》时,可围绕“责任与爱心”这一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表达与众不同的观点,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作文,让学生的习作闪烁着个性化的色彩。对于在作文中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的学生,教师要大张旗鼓地认可与表扬。对于优等生的作文,要从立意、选材、语言、构思等方面给予全方位评价。对于中等生或后进生的作文,则要挖掘亮点,发现局部之美,适时表扬,注入动力。再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以习作沙龙的形式对同伴的习作进行阅读、评价,相互学习与借鉴,或让学生通过办班级小报的形式,使习作由封闭走向开放,拥有更多的读者,从而真正地表现生活,服务生活。这样,更能彰显出作文的交际与沟通价值,结出累累的创新硕果。

参考文献:

[1]冯敏.浅谈写作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7(07).

[2]赵春阳.作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6(11).

[3]李慧萍.写作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J].江西教育,2017(06).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仿个性作文教学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