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说我国手表工业初创时期各地试制手表中的仿“罗马372型”机心

2017-12-29鲁湘伯

钟表 2017年6期
关键词:紫金山机心平底锅

文、图 / 鲁湘伯

图说我国手表工业初创时期各地试制手表中的仿“罗马372型”机心

文、图 / 鲁湘伯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许多国人的认知里,“罗马”一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意大利首都罗马(ROME),另一个是瑞士生产的罗马牌(ROAMER)手表。当年冷战铁幕之下,我国属于前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国家的经济封锁。我国早期进口的手表技术和产品主要来自前苏联、东欧和中立国瑞士。建国初期,由于我国经济非常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都很低,所以我国早期从瑞士进口的手表大多是较低价位的“三类”以下经济型手表(图1),其中“罗马牌372型”手表(俗称“大罗马”)在当时的国内进口表市场上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图2)。其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和瑞士国家“十”徽记(图3)以及插榫式表把是罗马牌手表最独特的标志(图4)。

图1:早期进口瑞士表分类表

图2:“罗马372型”手表

图3:“罗马牌372型”手表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和瑞士国家“十”徽记

图4:罗马372型手表插榫式表把

1955年3月24日天津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只手表,在此后“大跃进”背景下的五、六年时间里,国内许多地方开始出现试制手表的热潮(图5)。由于这一时期我国还没有手表专业设计人才,无法自己设计手表机心,所以各地试制的手表都是以某一种进口商品手表为蓝本,通过对机心零部件逆向测绘仿制而来。而被仿制最多的进口手表机心当属瑞士“罗马牌372型”手表。该表之所以被许多钟表厂仿制,其原因有二:

1. 由于当年“罗马牌372型”手表在我国进口手表市场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该机心进口零配件比较齐全,有利于试制单位仿制和选配零部件;

2.“罗马牌372型”采用简洁的轮系布局和桥式中夹板设计,主夹板机械加工难度较低,符合当时国内企业的机械加工能力(图6)。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北京、上海、广东、江苏、重庆、辽宁、山东、黑龙江等省市有十余家钟表企业仿制过“罗马牌372型”机心。本文要介绍的是其中六款曾小批量生产的仿“罗马牌372型”机心的试制手表品牌。

图5:当年新闻媒体报道全国各地试制手表的情况

图6:“罗马牌372型”机心

北京1型手表

1958年6月北京手表厂筹备处通过逆向测绘仿制“罗马372型“手表机心,试制成功“北京1型”手表,并开始小批量试生产(图7)。“北京1型”手表配装的仿“罗马372型”机心,除钻石轴承、叉瓦、摆轮游丝等因国内无法生产而采购进口原件外,机心其它零部件如夹板、齿轮、齿轴、条盒等均为北京手表厂自己生产(图8)。“北京1型”手表采用自行设计的外观件,其表壳和后盖没有采用“罗马372型”特有的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而是设计为市场流行的后装式表壳和螺纹后盖(图9)。

图7:不同版式的北京1型手表

“北京1型“手表填补了北京市手表工业的空白,并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项目参加北京建国十周年大庆工业成就展(图10)。到1961底北京手表厂共生产“北京1型”手表3729只(图11)。1962年北京手表厂试制成功自行设计的“北京2型”手表,“北京1型“停止了生产。“北京1型”手表并未投放市场销售,而是作为新产品在本厂和相关单位内部人员中“试戴”、“试用”。上世纪末,北京手表厂为打开新产品销路,曾经搞过“以旧换新”活动,用新手表更换“北京1型”、“北京2型”等老手表,使原本产量就很少的“北京1型”手表更为珍稀,在如今的国表收藏市场上已很难见到“北京1型”手表的庐山真面目。

图10:1959年北京建国十周年工业成就展上北京1型手表广告宣传单

图11:北京轻工志对北京1型手表生产的介绍

七一牌手表和紫金山牌手表

南京钟表厂于1958年6月仿“罗马372型“手表,试制成功“七一牌”手表。该表从机心到表壳都完全按照“罗马372型“手表的设计进行仿制,其钻石轴承、叉瓦、摆轮游丝及大小钢轮均采购瑞士进口配件,夹板、齿轮、齿轴、条盒及外观件则为自己制造。七一表的外观件也完全仿罗马表采用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和插榫式表把设计(图12)。

“七一牌“手表试制成功后,南京钟表厂又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将前装式表壳改进成流行的后装式表壳和螺纹式后盖,改进的手表定名为“紫金山牌”(图13)。与此同时,南京钟表厂还试制成功一款价格便宜的无钻粗码机心手表,该表也定名为“紫金山牌”。1963年之前,该厂这两款“紫金山牌”手表都有生产。1963年南京钟表厂被轻工部确定为经济型手表生产企业,“紫金山牌”无钻粗码机心手表(后经不断改进成9钻SN1型粗码机心,该机心还曾被郑州,湖南,广东等地表厂使用)作为经济型手表正式列入国家生产计划(图14)。自此,仿“罗马372型“机心“紫金山牌”手表结束了生产。南京钟表厂也成为唯一生产过两种品牌仿“罗马372型“机心手表的厂家。

图13:仿罗马372型机心的紫金山牌手表

图14:粗码机心的紫金山牌手表

卫星牌手表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市曾是国民政府的陪都,1937至1938年期间,我国东部各省份有大批以兵工厂为主的工业企业西迁到重庆落户,从而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基础。在众多西迁企业中,原隶属于国民政府兵工署第10兵工厂是一家生产火炮和炮弹军工企业。新中国成立后,该厂于1957年更名为“国营江陵机器厂”。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领先于西方的重大科技成就,这一事件被我国新闻媒体广为宣传报道(图15)。“放卫星”一词也成为歌颂“大跃进”成绩的代名词。几个月后的1958年3月重庆江陵机器厂试制成功仿“罗马372型”机心手表,并将该表命名为“卫星牌”(图16)。

图15:1957年10月初国内媒体对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报道

图16:1958年4月30日“每日新闻”报道重庆试制成功卫星牌手表

“卫星牌”手表完全按照“罗马372型”手表原样仿制,采用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和插榫式两段表把设计(图17)。由于江陵机器厂是老牌机器厂,厂内技术力量雄厚,设计生产能力较强,所以“卫星牌”手表机心零部件自产率较高。该机心除国内不能生产的钻石轴承、叉瓦、摆轮游丝和发条外,其它零部件均为江陵机器厂自己加工生产(图18),并且形成了小批量生产“卫星牌”手表的能力。遗憾的是,1960年因“三年困难时期”和国民经济调整政策影响下,江陵机器厂生产的“卫星牌”手表被迫停产下马(图19)。

图17:不同版式的卫星牌手表

图18:卫星牌机心和表壳

图19:重庆轻工志对卫星牌手表生产及下马情况的记载

沈阳牌手表

沈阳市钟表厂原为沈阳北市区钟表修配合作社,1958年开始生产表盘,1959年更名为沈阳市钟表厂,并开始生产表壳。1960年至1961年间,沈阳市钟表厂仿“罗马372型”机心试制生产出“沈阳牌”手表261只(图20)。“沈阳牌”手表没有采用“罗马372型”手表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设计,而是采用流行的后装式表壳和螺纹式后盖(图21)。限于该厂技术条件,“沈阳牌”手表机心零部件自生产率较低。1962年沈阳市钟表厂与安东(现在的丹东)手表厂合并成立辽宁手表厂,“沈阳牌”手表停产。1963年沈阳市钟表厂迁往安东市。

图20:辽宁轻工志对试制沈阳牌手表的记载

营口牌手表

1960年,营口钟表厂仿制成功“罗马372型”机心,开始小批量试制“营口牌”手表。该手表表壳也没有沿用“罗马372型”手表前装式平底锅形表壳设计,而是与“北京1型“表一样采用市场主流的后装式表壳和螺纹式后盖。当年营口钟表厂技术条件较差,生产的机心夹板甚至都未经过电镀防腐处理(图22)。由于装配仿“罗马372型”机心的“营口牌”手表难以达到市售商品的质量标准,在上海手表厂投产581型手表后,营口钟表厂即改用采购581型机心装配“营口牌”手表(图23)。

图23:装配上海581型机心的营口牌手表及机心夹板上的logo钢印

岁月如梭,“大跃进”的年代距今已过去六十余年。当年中国表业的开创者们,或已故去或已是耄耋老人。但前辈们创造的手表产品所见证的中国表业初创时期的艰难历程和他们敢为人先得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猜你喜欢

紫金山机心平底锅
紫金山院
5Y系列机心
——时尚的伴随
在行走中学习 于实践中建构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紫金山分校“行走课程”研究掠影
ETA7750的故事:世界上最伟大的计时机心
全球最大手表机心企业ETA的断供疑云
从整个行业来看,谁都拥有自产的计时机心?
层林尽染紫金山
平底锅上的煎蛋艺术
养个平做底宠锅物
养个平底锅做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