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同沟还是“拉锁链”?

2017-12-28车耳

世界知识 2017年20期
关键词:下水道海绵雨水

车耳

共同沟,也叫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设置在地面上的各类公用管道管线挪至地下,并留出维修人员行走道路的那种宽阔的地下隧道。这种共同沟把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等各种功能的管道管线集中在一起,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既方便检测维修,又不占用地面上的资源,同时还可以改变之前分段管理、相关部门各行其是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具有综合治理意识。

“拉锁链”则相反,这是在我们国家颇受诟病的一种公用管线管道铺设管理方式:道路不断被挖开—填上—再挖开—再填上……或是铺设电缆,或是铺设煤气管道、水管道,等等。

法国人的睿智

在法国,地下水道就叫阴沟,词意中并没有地下综合管廊的意思,没有共同沟的意思。法语本来是种比较复杂的语言,但是这个词字面上的意思却非常简单。因为在将近200年前,那位著名的奥斯曼男爵在设计巴黎城市规划时,世界上还没有电灯也就没有电缆,没有电话也就没有电话线……所以就没有需要在地下综合的东西。但是聪明的法国人预见到了地下管道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未来世界的价值,所以一开始就很有远见地将地下水道建造得像隧道一样,又高又深,有的地方不但可以行车,甚至可以行船。

据统计,巴黎地下水处理系统管道总长达2400公里,已经远远超过北京到香港的距离。同时,这个地下长廊有多达6000个地下蓄水池,约2.6万个下水道进出口,而且都有铁制立梯、石块砌成的阶梯与地面相通,塞纳河两岸均建有巨大的泄洪口。每天有超过1.5万立方米的城市污水通过这一下水道系统排出市区。下水道深度几米到几十米不等,隧道高度也有几米,都是以石头和砖混结构造成,坚固耐用,抗潮又不湿滑,在巴黎地下纵横交错。其排水渠宽约3米,旁边则是宽度超过l米的查检人员通道,隧道顶部和侧部排列着各种管线。由于这个下水道如此宽阔,预留空间如此之大,在以后社会出现各种发明创造后,在电灯、燃气、电话以及网络相继发明和使用后,都可以随时将不同类管线铺设在里面,而且也方便维修。所以它既是共同沟,也是地下综合管廊。

一想到下水道,人们会觉得那里污秽不堪、臭气熏天。巴黎下水道恰恰相反,那里四壁整洁,道路干净,还有良好的照明设备。由于这个地下长廊过于宏大和漫长,为了便于判定方位,就使用和地面上一样的街名和门牌号码,以便于实地检修人员和地面上办公室监测人员之间的交流。每天,这个系统有上千名专业维护工人和技术人员通过计算机、影像等技术手段对下水道进行水量和环境监控。

城市建设上不是要起多么好听的名字,而是要切切实实地做事,同时不能目光短浅,逼得后人一次次重复建设。巴黎人没有综合管廊或者共同沟这样优雅的叫法,至今他们仍称之为下水道,然而,这种综合性功能一开始建造者就想到了,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变化、技术如何进步。巴黎下水道系统建于19世纪中期,可谓历史悠久。然而它的设计既科学又超前,使其时至今日仍能高效运作,甚至成为了巴黎一景,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参观。在下水道漫步,听着维修工人的解说,看着地下河一样滚流不息却并不肮脏的阴沟水——生活污水是经过处理厂分解后才排入下水道的,以及墙壁上已挂着各种管线、却还为未来预留了足够空间的百年工程,无人不感到震撼。

中国人的问题

国内各大城市中,重复修路是最污染且扰民的问题之一。好好的道路,说挖就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我们在建国后承继的是苏联的设计理念,这个理念强调一切出于安全考虑,都要掩埋地下,不让人知道。然而,如果图纸保存不好,地面上不断变化,几年之后建设者自己也不知道确切位置,所以要大面积“挖着看”。其次,我们的城市发展超乎寻常地快,而相应的规划也一变再变。地下设施本来是按照原来的人口扩张和楼宇面积设计容积率,但之后地方政府为了GDP增长和部门利益胡乱批地盖楼,只看地上亮丽之处,不管地下暗流涌动,使得城市排淤负担一年比一年重。再次,也可能是更“中国化”的问题,就是我们地方政府部门太多、层级太多、官员太多,导致人浮于事,每个部门分管一块,分割严重,管路面的不管地下,管电网的不管水网。于是造成这种没有长远规划的“拉链”建设重复出现,不知道浪费了多少资源?!

其实,国内很早就有共同沟的经验,那就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在北京长安街沿线建设的,之后在上海和深圳都曾经有过相当规模的实践。专家们痛心地指出,共同沟未能大面积推广的原因并不是资金问题,主要是思想意识落后、法律法规欠缺,还有部门利益偏好的问题。在思想上,地方政府还是那种得过且过的短期行为理念,官员以自己的升迁和上级指示为主,而不是以服务辖区百姓为主,不是以公共利益为主。此外,地方政府缺乏制度约束,直到2005年才陆续出台一些有关规定,但是地下管线的规划、测绘及档案管理分属不同部门,一旦设计方案涉及各机构利益分配和责任承诺,马上就会出现扯皮,互不相让,最后还是得上级领导协调,人治思想远大于法治理念。相比之下,西欧国家对公共设施的施工和管理均有严格规定,比如德国和英国对管线更新审批严格,规定每次开挖不得超过25米或者30米,且不得扰民。

形象工程不能再搞

不知道需要多少场大雨才能把这些官员们浇醒?!不知道需要多少次“城市观海”才能让他们痛下决心?!不知道需要多少百姓财产受损才能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短视?!

共同沟和海绵城市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建设共同沟和海绵城市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共识,但是落到实处则困难重重。观念的转变是从“面子”到“里子”的转变,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尤其对那些好大喜功、喜欢修建形象工程的地方官员来说。

共同沟和海绵城市建設有共同之处:它们都注重内涵而非外延,注重“里子”而非“面子”,注重实际效用而非浮夸效果;它们都是长效机制,是百年大计的工程,是一种从短视到有远见的转变,是思维方式和观念上的转变;它们都具有包容的特点——共同沟容纳了来自人类社会不同部门的智慧,海绵城市则容纳了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它们都具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从一定角度讲,大雨、大雪都是大自然的馈赠,而不仅是天灾。法国从2011年开始在城市化地区探索采用征收雨水管理税和发放雨水管理补贴的激励方式鼓励雨水管理,对于未采取雨水源头管理利用措施的区域采用征收雨水管理税的方法。德国主要靠采用惩罚性措施。目前,德国在新建工程之前,无论是工业、商业还是居民小区,均要设计雨水利用设施;若无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将征收雨水排放设施费等雨水排放费用,金额大小与当地降水状况和业主所拥有的不透水地面面积等因素有关。

我们国家的设计人员痛定思痛,也开始制定相关措施,比如要求花园和草坪低于路面以便吸纳雨雪水,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出于美观考虑而高出路面。同时要求新建小区都要设立大蓄水池,分段管理,下雨前将池中水抽出来放掉,以便大雨到来之前腾空水池。这些新规都是出于长治久安的考虑,就像目前规定大城市新建楼宇必须要建地下车库一样。

基于人类生存百年大计的考虑,针对共同沟或者海绵城市的建设,无论规划者、设计者、建筑商还是管理者,都应该具有很强很高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准。决策人还要胸怀开阔,远见卓识。同时制度建设和法规都得跟上。在这一点上,西方国家早已走在前面——无论是法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还是我们的近邻日本。而我们的“拉锁链”式的方式早已受到各方面的诟病,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在当前经济需要转型、需要寻找新增长点的时候,共同沟和海绵城市的建设都更显得迫在眉睫。为此,必须改变陈旧观念、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摈弃部门间羁绊,否则,这项建设很可能会沦落为各个城市申请补助的手段以及大搞形象工程的借口。

(本文得到了中信改革发展基金会及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海绵城市建设的融资风险与退出机制研究”

<批准号16AZD011>的资助。作者为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欢迎读者与其交流。邮箱:erche2000@sina.com)

猜你喜欢

下水道海绵雨水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海绵是植物吗?
神奇的雨水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