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像见证多元文明,促进民心相通

2017-12-28沈健

世界知识 2017年20期
关键词:文明世界文化

沈健

又一个“十一”电影黄金周就要到来,这是中国电影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收获季节。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我们电影人希望在满足本国观众精神需求的同时,也更大地发挥电影在沟通中外交流、促进文明互鉴方面的作用。

今天的世界电影,无论形态、种类如何多样,只要内容是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展示的主题不外乎是对人类文明本源的尊重、对本国文化核心价值的坚守、对生态文明的认同,以及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斥责,它们集合起来赞颂的共通主题,便是对世界文化多元共生的不懈追求。

2000年,中国电视媒体还极少走出国门,我们闪亮公司策划了《世界电影之旅》栏目,在当时的广播电影电视部支持下启动,经过将近两年的筹备于2002年元旦在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正式开播。这一栏目的宗旨,是以丰富多采的世界电影为媒介,通过中国电视记者的视角,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之间搭建一座尊重理解之桥。

我们先后访问了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这其中不仅有美国、法国、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也有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等前苏联东欧国家;不仅有印度、埃及、伊朗、土耳其、埃塞俄比亚等文明古国,也有塞舌尔、文莱、毛里求斯、突尼斯、约旦、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小国。15年来,我们用多达数千集的电视专题纪录片,关注各国电影的产业与文化,挖掘和推荐人文底蕴深厚的世界电影佳作,也深入这些国家的现实生活,亲身体验当地人民的生存境遇。

为了实现电影文化外交的梦想,我们面对愈演愈烈的新媒体冲击和泛娱乐粉丝经济的狂飙,承受着节目收视率偏低的压力,坚持派摄制组前往亚非拉地区。我们的记者在巴西深入贫民窟“上帝之城”,冒着被流弹击中的危险,介绍巴西电影人对底层民众的社会责任感;在阿尔巴尼亚寻到曾因《宁死不屈》一片风靡中国、如今却生活清贫的老演员,与他一起重温中阿两国曾经的友谊;在罗马尼亚拍摄到《勇敢的米哈伊》《最后一颗子弹》等电影的老导演第一次得知自己在中国拥有非凡知名度,激动得泪流满面。我们的记者也曾在撒哈拉沙漠中与贝都因人一起翩翩起舞。

正是由于我们对平等、自信、开放的文化立场的坚守,《世界电影之旅》在2004年荣获广电系统颁发的“中国电视百佳栏目”奖。多个国家的政府首脑与高官接受了《世界电影之旅》的专访。2010年,津巴布韦共和国驻华大使代表总统向《世界电影之旅》栏目颁发“媒体贡献成就奖”,我本人也获得“津中友谊大使”称号。也是这一年,罗马尼亚在上海世博会展馆中循环播放《世界电影之旅》制作的“罗马尼亚之旅”纪录片。2015年,法国文化部在世界电影诞生120周年之际授予我“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联合国文明联盟连续十年邀请我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年会并发表演讲,目前正与我们合作,加紧筹备发起一项以电影文明为主题的全球倡议。

《世界电影之旅》和闪亮公司也承载着着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使命,已数十次组织或协助组织中国优秀电影导演和演员及新片创作团队赴海外办展、考察、实地拍片。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国家的广泛响应,被誉为对人类文明的辉煌礼赞,也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我们积极开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拍工程,已经结出中国与印度合拍片《功夫瑜伽》這一阶段性果实,目前正全力以赴与哈萨克斯坦合作赶拍反映二战期间冼星海在哈旅居故事的电影《音乐家》,即将提上日程的是中、印尼首部合拍电影《大海啸》(暂名)。

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更是中国的舞台,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文明,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明文化,对于我们全面认知世界的文化谱系、思考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具有启示作用。

强大靠实力,伟大靠胸怀——这是我们对国家电影事业的期许。正是基于对全球电影文化的观察与思考,我们积极倡导并推动中国电影界将目光更多投向好莱坞之外的世界电影版图,以艺术品质为电影创作的中心,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电影人的光荣使命: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让中国电影在多元的世界格局中拥有与不断上升的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影响力。

猜你喜欢

文明世界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