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冰山下的八分之七

2017-12-27陈雪明

考试周刊 2017年31期
关键词:文化性背景语言

陈雪明

摘 要: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引导学生潜入文本,读出作品中的情感和思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深度解读要从关注作家背景、挖掘语言、突出文化性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关键词:深度解读;背景;语言;文化性

美国作家海明威在《午后之死》提出“冰山原则”,他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其中作品中的文字和形象是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隐藏水下的“八分之七”。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作品也都具有这种特质,那深藏于文本中的“八分之七”的深层内容,单靠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生活经验,是无法准确感知的。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潜入文本,进行深度解读,读出作品中所深蕴的内涵,内化到学生灵魂中,以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促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深度解读,探寻那“八分之七”的隐性世界呢?

一、 深度解读要关注背景,体察作者心意

要实现与文本的深度对话,进行深度解读,必须读进去,读到文本的骨子里去,因此,阅读时要知人论世,把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咀嚼,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学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如果学生对范仲淹的被贬谪的那段经历不了解,怎么能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博大胸襟,如何能体悟到那种“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理想抱负。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如果学生对鲁迅的那段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原因没有了解,怎么能感受到作者在字里行间体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对先生的敬意,就无法达到精神阅读的高度。

如果我们的《岳阳楼记》只剩下了引导学生品味岳阳楼的美景,我们的《藤野先生》只剩下了概括作者留学的几件事,我们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是否就弱化了,学生思维触角摆动的幅度是不是太小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太浅显了,对文本的感悟是否太平面了。

文本的解读绝不仅仅是源于文字的语言游戏,言为心声,作家的生命高度就是如此深刻地决定着作品的高度,作家们通过创作文学作品,为我们铺设了一条通向整个民族、人类建设的文明的桥梁,让我们用他们的眼光引领学生进行文化之旅,获得教育的幸福和温情。

二、 深度解读要挖掘语言,彰显作家思想

要想有效指导学生由“浅阅读”状态进入“深阅读”状态,就需要我们在解读的时候细读文本,咀嚼文字,充分解读文本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含义,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这样才能穿越文本符号的表层意义,实现深层次的过程。

曾听过一堂《安塞腰鼓》的课,教师通过这几个教学步骤引导学生深入鉴赏语言,解读文本的精神内涵。教师先安排了不同的朗读方式,或领读、男生读、女生读、全班齐读,或激昂、或平静、或急速、或舒缓,读后请学生说说阅读感受。学生大都说道“威武、雄壮”等。教师因势利导,点拨得出文章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激荡澎湃的活力,这样的内容决定朗读的方式,这样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接着再启发学生:文中哪些句子传递这种感觉更强烈一些?学生圈画语句,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朗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段。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继续延伸学生的认识思维: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此时教师补充作者与陕北的关系,刘成章写陕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表达对黄土精神的敬仰的思想,从而达到“语句传递精神”的教学效果。

蔡富清在《朱自清选集第三卷》中说到“文字之所以佳胜,正在于它们所包含的思想”。教师在这过程中通过对语言的解读,让学生明白用这样的语言形式能最恰当地表达这样的思想境界,达到了文本的深度解读效果。

三、 深度解读要突出文化性,体现作家人文内涵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准确抓住一篇文章的独特个性和精神命脉,在与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契合点上生成教学内容。

《信客》选自余秋雨的散文《文化苦旅》,余秋雨的散文之所以被称为文化散文,是因为它不止于个人的小感悟、小启示,而以独特的视角去感悟体会世间人情,它广揽社会,纵横历史,剖析民族心理,充满大气,极富人文关怀,从而凝定为一种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信”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守信”“诚信”是公民要遵循的道德操守。文中的信客工作是辛苦的,《信客》原文中写道“他们一概是肩挑、背驼、手提、腰缠,咬着牙齿走完坎坷长途。”“一身破衣旧衫,满脸风尘,状如乞丐。”年轻信客知道这一份职业的艰辛与凶险,但仍“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他的坚持不懈,是对老信客的承诺,他的诚信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前来吊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老信客仅因一条细细的红棱子就毁了“诚信”形象,他没有怨别人,而是深深懊悔,并推荐了年轻信客,信的文化在两代人之间传承。细读《信客》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是想借两位信客的经历,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信文化。所以教学时要解读出文章的这些文化内涵,生成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的人文精神,从而探寻民族精神,提升品位,促成学生文化人格的建构。

没有难度支撑的语文课堂,经常会表现为浅尝辄止,在低线上寻热闹,犹如经济上的“虚热”,股市上的“虚高”,这时特别需要我们清醒的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做一些有深度和灵魂的解读活动,对作者心灵世界的逼近体察,对文本主题意蕴的纵深审视,对文化内涵的透辟追寻,这样的课才更像一节实实在在的语文课。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汲安庆.视角、融合与创造[J].语文教學通讯,2014年1期:16-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性背景语言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文化自信:凸显英语教学的时代特点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研究以大足石刻为例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分析
从《丽水金沙》看民族歌舞发展中商业性与文化性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