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职称评审,学校“咋当家”?

2017-12-27铁铮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职称学科评价

@邓军(广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职称评审权限的下放,既是国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优化评审管理程序的新举措,也是高校内涵式发展,逐步实现自主管理的标志。如何用好职称评审这一人才评价的重要杠杆,构建人力资源管理良性的竞争与激励机制,坚持正确的职称政策导向,公平科学地开展评审工作是关键。高校职称评审改革:首先,应当建立更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教师,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研究、教学、实验教辅等不同类型,建立分类评价标准。其次,应当建立更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除了科学、客观地对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评价之外,在教师职称评审的过程中,高校還应当鼓励教师充分发挥所长,潜心提高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水平,激发创新意识,最终使大学的课堂和校园不仅成为知识传授的场所,而且成为各种新观念、新想法、新思想萌生、涌动、交流和碰撞的园地,助推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李洪波(江苏大学副校长):

教师职称评审下放,对高校来讲是一件甜蜜而烦恼的事情。高校要当好职称评审的“家”,需要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契合职称“本性”。职称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和技术水平、工作能力、工作成就的反映,兼具资格和职务两种属性。就资格属性而言,学校必须构建清晰、公正的评价体系;就职务属性而言,针对教育教学实效,必须有较为客观的考核办法,作为评审的重要标准。二是符合学科“特性”。职称评审工作长期以来“一刀切”,不符合高校用人实际,权力的下放为学校实行学科的差异化管理提供了方便。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水平,结合学校的学科布局和发展战略,制定不同的评价体系,在数量和标准上向重点学科倾斜。三是强化学术“德性”。学校自主进行职称评审,可以很好地将师德建设作为首要条件纳入评审指标体系,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四是有权不可“任性”。有权必有责,尤其在学术权力还很容易受到行政权力干扰的当下,必须注重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

职称评审在高校是天大的事儿。如今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高校重任在肩。如何在评审中评出公信力、凝聚力,不仅是一门大学问,而且还事关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切不可掉以轻心。首先,职称评审要公开、公平、公正。信息越公开,教工越信任。教工越信任,事情越好办。任职标准不但要科学,而且要人人皆知。评审过程要阳光,将评审置于全校监督之下,采取公开答辩等方式,并接受相关质询和投诉。其次,职称评审中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要耐心细致地做好有关说明和解释工作。对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切实解决。切不可简单行事,以免引发负面情绪和事件。再次,职称评审标准要有相对稳定性,以使教师有基本遵循。这个标准是参评教师提早准备的依据。切忌一年一变,让教师无所适从。最后,要多方面关心教师,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职称并不是教师追求的全部,要让教师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切身感受到学校无微不至的关爱。

@ 程华东(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

教师评职称,可以说是学校最大的“民生”。学校“咋当家”?这是一个校领导的头等“案头事”。从学校角度看,建立并坚持一种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是职称工作的“重头戏”。这种工作机制应有如下特点:一是科学性,即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促进教师能力和水平提升;二是公正性,即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才成长氛围;三是有效性,即符合学校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有利于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四是持续性,即体现传承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要求,有利于提高职称评审工作科学化水平。此外,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也是职称工作的“应有之义”。评前定规则、评审讲程序、评后重引导,让“以人为本”理念贯穿职称评审全过程,让思想工作覆盖职称工作全过程。期待更多学校用好职称评审“指挥棒”,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早日形成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良好局面。endprint

猜你喜欢

职称学科评价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职称:追寻幸福中的成长
“超学科”来啦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