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采风

2017-12-27

中国水利 2017年21期
关键词:节水型太湖河长

行业采风

河长制管理公示牌

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新区水环境综合整治

水利的接班人 摄/张继来

水美乡镇——月城镇水乡晨韵 摄/郁兴东

生态优先,先行先试

无锡市委、市政府按照“源头治理、精准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长效治理”的总体思路,持续推进河湖治理,确保河湖水质一年比一年好。

持续治理蓝藻,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坚持标本兼治,优化治太举措,持续强化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不断探索实践,从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到技术创新,走出了一条“科学化监测预警、专业化队伍、机械化打捞、工厂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信息化管理”的蓝藻治理和湖泛防控新路,蓝藻治理“无锡模式”日臻完善。同时,科学实施“引江济太”,不断完善常态化的调水引流机制,优化河网水系,推进河湖连通,国家级治太走马塘拓浚延伸工程已全线竣工通水,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年底即将完工并通水,新孟河、望虞河西岸控制工程已启动建设。

创新管护模式,全面深化河长制。无锡河长制工作经过10年的历程,创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河湖管理与治理新路,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5635条村级以上河道实现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市、县(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河长全部落实,各级河长分工履职,责权明确。10年来,依托河长制这个平台,“党政领导、河长主导、上下联动、部门共治、长效管护”的河湖管护网络逐步健全。近几年,全市密集出台21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方案,7个涉及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保护的地方性法规,17个配套实施意见和工作制度,在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管控”系列政策文件的同时,把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太湖治理、生态文明建设、“水十条”等相关指标作为硬指标硬政绩,纳入年度政府工作目标考核重要内容,强化专项考核。

抓好试点示范,推进水综合治理。无锡市是水利部确定的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围绕“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五大体系建设,无锡全力推进“一湖一城、一岛三带、九园百村”等16项重点示范工程建设。试点期内实际共计建设125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总额226亿元。针对不同水资源禀赋、水生态特点、水文化底蕴和水景观特色,以实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生态”为目标,推进“水美乡村”建设,共创建完成12个水美乡镇、102个水美村庄,累计建成6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5个省级水利风景区。

泊 摄/王鸿涌

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不断加大节水力度,无锡市、江阴市、宜兴市已经全覆盖建设成为国家级节水型城市群,无锡市先后被省政府命名为“江苏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江阴市、宜兴市、锡山区成为省级节水型社会示范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成效显著,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等节水关键指标位居全省前列。

强化取水用水监督管理。率先建立用水审计制度,率先公布取用水大户名录,率先开展企业用水对标达标和节水标杆企业建设。

深入开展节水减排。工业节水,以控制点源污染为重点,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布局调整,推动形成园区内企业统一取水、统一供水、串联用水、统一处理污水、统一回用的节水减污新格局。农业节水,以控制面源污染为重点,扎实推进农村水利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建设,示范推广喷灌、微喷灌、滴灌、移动式灌溉、渠系防渗、全自动智能化、变频恒压自动和物联网自动灌溉技术。生活节水,以控制点面污染源为重点,以节水型社区、学校等载体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爱水惜水、节约用水”为主题的节水型社会建设。

积极推进雨污水再生利用。推进雨水利用,宜兴、江阴、锡山、江南大学等建成一批雨水利用典范。在新建住宅小区推广雨水利用项目建设,建成39个雨水利用项目,雨水利用达3345m3/d。目前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率已达30%以上。

标本兼治,综合施策

强化源头治理。着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领先优势的智能制造产业、具有特色优势的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主导战略和创新驱动核心战略,扎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化工企业四个一批 (关停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和重组一批)专项行动”。同时,高标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截流管网实现城乡基本全覆盖;累计建成5220块“排水达标区”;全市建成73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8%,全面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执行一级A标准,太湖一级保护区内试点执行优于一级A标准,“排水户纳管率、污水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尾水排放提标率”处于全省、全国领先水平。

推进生态保护区建设。以太湖湖体为中心,将全市行政区域划分为太湖一、二、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沿湖200m左右范围内全面建成湿地生态景观隔离带,全面撤除一级保护区1km范围内的传统种养业,全面完成沿湖纵深1km范围内所有企业和农村居民点的搬迁,沿湖纵深5km范围内全面建成循环经济带;对有条件的沿湖地区全面实行退渔(田)还湖,扩大水面面积,提高湖水自净能力。着力打造太湖生态保护圈,深化环太湖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构建环湖生态屏障,建设江阴长江生态安全带,开展宜兴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

严格限制排污总量。严格实施总量减排制度、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倒逼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突出河长制“一河一策”、水功能区“一区一策”治理,把水功能区治理、“水十条”河道断面水质达标治理、贯彻落实“1+4方案”、河长制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逐条河道、逐个水功能区梳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方案,落实综合治理措施,明确部门职责分工,合力推进实施,限期达标;强力推进入河排污口封堵和整治、整合,严格落实尾水“生态处理+再生回用”,水利、环保部门依法严格实施入河排污口设置许可、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加强排污监管。全市入河排污口数量由2006年的1100个下降到2016年的103个。

持续提升饮用水水源安全保障水平。江湖并举确保供水安全。新建长江锡澄水厂,实现了“江湖并举,互济互备”“江湖源水互备、清水管网互连互通、地下水补充应急”的供水格局。全面建成源水预处理和净水厂深度处理工程。自来水制水技术和工艺规范全国领先,正在建设锡澄水厂和江阴市小湾水厂深度处理工程。区域应急备用水源体系不断完善。投入28亿元,扩建2个区域水厂,建成41km“安全供水高速通道”,形成4个净水厂互连互通的“清水通道”;投资8.1亿元建成油车水库备用水源工程,规划建设桃花水库、西氿“引江济氿”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江阴利港、绮山湖地下水应急备用水源地。

江尖水利枢纽 摄/沈 滢

特色鲜明,成效显著

在“治太统领,河湖并举,综合施策,共建共享”的治水探索中,无锡把太湖治理与河道综合整治、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作为市委市政府最大的民心工程、实事工程,举全市之力,铁腕治污、科学治太、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扎实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出无锡特色。在工作机制上体现四个率先:在全国率先推行河长制管理、率先推行排水达标区管理、率先推行水环境区域补偿制度、率先推行生态补偿制度。在工作举措上实现五个全覆盖:太湖保护区规划建设全覆盖、控源截污全覆盖、河长制管理全覆盖、太湖长江双源供水全覆盖、监测监控网络全覆盖。在科技治水上形成六大自主创新技术:蓝藻打捞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生态清淤与淤泥固化技术、污水深度处理及再生回用技术、节水减排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工程技术。

建设成效显著。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提高。2016年列入“十三五”国家考核的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73%。太湖水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太湖湖体主要水质指标呈逐年改善趋势,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持续下降,水体从中度富营养转变为轻度富营养。用水效率持续提升。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由2005年的30.7m3降到2016年的9.98m3,万元GDP取水量由111.5m3降到29.17m3,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60%提高到80%。

获得公众认可。近5年,无锡在太湖治理、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方面共投入经费约 650亿元,实施并建成3300个重点工程。其中,无锡地方投入566亿元,占87%;中央和省补助84亿元,占13%。全面施行生态补偿机制,掏出真金白银对80余万亩(1亩=1/15hm2)生态保护区域每年注入生态补偿资金8500万元左右。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社会水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升华,公众对水生态满意度、百姓幸福感和获得感持续提升;无锡先后荣膺全国生态市、全国最佳人居环境城市、全国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中国最具国际生态竞争力城市,被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列为全国30个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试点市之一。

无锡美,美在山水自然资源环境。经历了大自然警示的无锡对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水生态文明,不断促进和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始终是摆在无锡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水生态文明建设永远在路上。“十三五”乃至今后更长的时期,无锡将以更大力度持续推进水生态环境治理,持续深入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山清、水秀、天蓝的生态环境,把无锡建设成为“水净、水活、水美”、“水清岸绿、河畅湖美”、江河湖泊水景观交相辉映、蓝天碧水与绿色城市相互融合、人水和谐的滨水花园城市,为加快建设聚力创新、聚焦富民、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强富美高”新无锡提供坚强的支撑和保障!

文/无锡市水利局

责任编辑 张瑜洪

猜你喜欢

节水型太湖河长
山西省总河长、副总河长(总湖长)及省内主要河流省级河长的公告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浅析沅江市推行河长制模式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
新时期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措施
节水型抽水马桶
太湖三白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太湖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