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举不都是对的

2017-12-26刘燕

求学·素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子贡鲁国同胞

刘燕

春秋时期,为了解救在外被卖为奴隶的鲁国人,鲁国国君颁布了一条法律:国民看到被卖为奴隶的同胞时,只要先出钱把他们赎回,回到鲁国后,就可以到相关机构领取相应的物质奖励。

这条法律在鲁国实行后,很多流落在外的鲁国人因此获救。在法律实行期,鲁国的风气改善很多,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互相友爱。因为做善事可以得到国家的奖励,很多鲁国人都很愿意帮助别人。

有一年,子贡在外经商,看到很多贫穷的鲁国人被迫卖身为奴。他二话不说,拿出大量钱财把人都赎了回来。最后,子贡还派人把这些鲁国人都送回了家乡,并出钱帮他们安居乐业。

这一消息很快就传到鲁国,人尽皆知。事后,子贡并没有像别人那样,到机构领取奖励,反而拒绝了国家的奖励。在他看来,自己本来就很富有,理应为国家分忧。

身为老师,孔子听到子贡的做法后非常生气。他大骂子贡不义。在孔子看来,凡事不过为了义利。按照鲁国法律,人们只要本着对落难同胞的“义”,就会自动生出恻隐之心,并在义心的推动下赎救同胞。而用法律和奖励来赞赏这种行为,更会让人们以帮助他人为荣。

子贡的做法固然显示了自己的德行,为个人赢得了更多的赞誉,却提高了大家行善的标准。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子贡的经济能力,都能像他这样为国分忧。子贡的做法看起来是善举,却会让做好事后按律法领取国家补偿的人显得行为下乘。有了这层顾虑,人们做好事时反而不如以前那样坦然自在。

事实证明,孔子的担忧不无道理。自从子贡的这一做法传扬开来,主动帮助同胞的鲁国人越来越少,很多鲁国人反而因此流落异乡。

子贡的做法看似无私,却等同于废除了法律的效用。如何让善举成为人人甘守的良知,甚至成为驻守心中的法律,鲁国的做法值得深思与学习。

【外链·同类素材】

有个猎人上山打猎,见到一只老鹰正在啄一只幼鹰,迫使幼鹰展翅飞翔,幼鹰被啄得遍体鳞伤,嗷嗷惊叫。见此情形,猎人愤怒不已:哪有母親这样对待子女的?他操起猎枪打死了这只老鹰,把幼鹰带回家养好伤,然后放幼鹰回到大自然中去。可是,这只幼鹰却因不能捕食而活活饿死。故事里,老鹰啄幼鹰,表面上看是恶,而实际上是为了幼鹰的成长。猎人好心救了幼鹰,却打破了鹰的生存法则,间接害死了幼鹰。

猜你喜欢

子贡鲁国同胞
陈代南
刘毕新
子贡如何花钱
不知不识
Being Humble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不耻下问
柳季与岑鼎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方庆云书法作品赏析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理想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