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媒称中国是2017年赢家

2017-12-26李珍青木李司坤魏辉甄翔王伟柳玉鹏

环球时报 2017-12-26

●本报驻日本、德国特约记者 李珍 青木 ●本报记者 李司坤 ●魏辉 甄翔 王伟 柳玉鹏

2017年向我们挥手告别之际,多家外媒报道了一个“预言”:已故20多年的保加利亚盲眼“灵媒”巴巴·万加曾预测,2018年将发生两件大事,一是中国崛起成为“世界超级强国”,二是人类在金星上发现全新能源……这则所谓的预言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什么人杜撰的故事,无从考证,不过能够被外媒再次翻出来,是因为它确实“应景”——年终岁末,在有关中国的各种盘点中,“持续崛起”正是许多外媒眼中东方巨人身上最显眼的标签。从“中国是2017年大赢家”,到“2017年中国确定大国角色”,再到“如何应对中国崛起是门艺术”,透过外界的热烈讨论就可以看出,中国书写的大国崛起故事对世界影响有多大。当然,中国过去一年以及未来的道路远非一片坦途,外部压力长期存在,边界矛盾暗藏冲突风险,半岛问题危机重重;从内部看,金融风险、贫富差距、生态环境等问题依然突出,社会治理也不时爆出问题。这些正是中国继续前行必须迈过的坎儿。

大国角色更加确定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24日报道万加关于“2018年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超级强国”的预言时特地强调,万加1996年去世以前,曾成功预言“9·11”恐怖袭击、日本“3·11”大地震、美国第44任总统是非裔等重大事件,总体准确率高达80%。报道同时表示,人们对这种预测的可信度存在分歧,有人盲目相信预言,也有人从科学和逻辑角度提出质疑。但另一方面,文章又试图描述预测有合理性:美国航空航天局将于明年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沿路探测金星,在上面发现新能源也不是不可能;中国经济近年来不断增长,“2018年对全球GDP的贡献确有可能超过美国”。

抛开万加预言本身是真是假暂且不论,“中国超过美国”显然不可能是短时间内能够实现的,《国际商业时报》在报道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统计方法。不过,这些报道倒是反映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持续崛起的关注,“崛起”正是外媒总结中国2017年时最常用的关键词之一。

“你害怕中国崛起吗?”英国《每日电讯报》25日从西方的视角写道,整个2017年,忧心忡忡的学者和专家们一直在暗中谈论“修昔底德陷阱”,就像斯巴达和雅典一样,崛起的强国引发当今霸主恐惧,战争不可避免。但现在你不必担心。就像最简单、最吸引人的分析术语一样,“修昔底德陷阱”是有缺陷的。除了有选择性地将现代世界与欧洲臭名昭著的血腥现代化之路进行比较,“陷阱论”的支持者忽略了一些重要观点。中国目前正在全球化体系中运作,它的崛起并非来自征服或者殖民,也不直接与美国对立。

新加坡《海峡时报》称,2017年是危险而充满考验的一年,美国飘忽不定,朝鲜不断“炫耀”。中国是2017年的大赢家。10月中共十九大闭幕时,习近平主席的有力治理得到显著加强,确保了他为中国设立的全球雄心继续迅速实现。今年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论坛,吸引了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领导人无需宣布“中国优先”,但用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一点。

奥地利《趋势》周刊近5期连续推出中国报道,分别从“改革实验开始”“邓小平与市场经济”“通往世界工厂之路”“谁致富最快?”以及“世界新主人”等5方面回顾和阐述中国的发展,称中国在2017年已经崛起为世界大国。“今日俄罗斯”电视台以“2017年中国确定了大国角色”为题称,虽然美国仍起着主导作用,但中国紧随其后。全球化成为中国快速崛起的重要跳板,自由贸易也是解决国际问题的最佳途径,而美国却在反其道而行。正是在这一形势下,2017年美国霸权失色,而中国确定了在世界的大国角色。

“人均GDP从200美元升至8200美元,人均寿命从66岁提升至76岁……”美国《明星论坛报》日前刊文称,虽然中国崛起在我们眼前发生快40年了,但其对十多亿人命运的改变并未得到充分理解和认识。30年、50年乃至100年后编写我们这个时代的经济史,我认为主要内容不会是美国的预算赤字、税收和医保,也不会是欧盟的欧元之困,甚至也不会是全球化问题。“定义我们这段历史时刻的,可能是中国惊人的经济崛起”。

“原则性和灵活性并举”

“从难以预测的特朗普到多变的金正恩,让亚洲动荡的元素足够多,既有南海问题这种长期存在的主权纠纷,又有洞朗对峙这样的新问题。”香港《南华早报》25日将目光投向中国这一年的外交领域。文章称,各方密切关注了今年的“习特会”,希望从中看到美国亚洲政策的蛛丝马迹。随着中国在国际秩序中的地位快速提升和美国可能在亚洲采取守势,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柬埔寨和泰国等国政策在发生变化,而对中国崛起的担忧则影响着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国的对华关系。

“美国之音”25日称,2017年,中国和印度陷入边界对峙。韩国部署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后,中国对韩国实施惩罚以及非正式经济制裁。有分析人士表示,在南海,北京的“军事扩张”在继续,但是中国还是表现出灵活性,致力于制定行为准则。台湾铭传大学政治学教授杨开煌说,北京是原则性和灵活性并举,“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已习惯在很多方面不同程度接触,优先达到避免冲突和战争的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今年中俄关系良好,中欧关系基本稳定。原本没有把握的是中美关系,因为美国换了新总统,许多人以为两国关系会有大的变化,结果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稳定的。周边来看,南海、东海都大致稳定,东西方向有点问题,西边是洞朗问题,东边是朝鲜半岛,但截至目前还是处于可控范围内。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中国稳步扩大自身在亚太乃至更广阔领域的影响力。华盛顿的变化无常让北京的魅力攻势变得更容易,中国甚至笼络到菲律宾这样的美国亲密盟友。过去一年来,特朗普政府的攻击性言论不断升级,中国则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扮演了更平衡的角色。“即便今后不会迎来中国一家独大的新时代,但后美国秩序还是一天天变得更加明晰起来”。

中国应对周边局势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强。香港“亚洲时报在线”25日以“2017:亚洲空中力量年”为题称,中国空军今年多次飞越第一岛链,并绕台湾飞行。这样的飞行现在已经常态化。台湾对大陆实力的提升想必最有感触。台湾TVBS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庞建国日前在北京参加座谈会时表示,两岸统一大势已定,台湾迟早得和大陆携手同行。希望过程尽量平顺,少些折腾。

“让人们从经济增长中受益”

上周,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2017”揭晓。最终当选年度国内字、词的分别是“享”和“初心”;当选国际字、词的分别是“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国“石英”新闻网站称,“享”的意思就是“分享”,这是对中国“共享经济”的认可。自从“共乘服务”在世界范围内流行以来,在中国,带有“共享”字眼的初创企业迅速增长。然而中国的共享经济也在等待泡沫破灭,一些规模较小的共享单车公司已经停止业务,并且没有将押金返还客户。

德国《明镜》周刊25日在“总结2017年的世界政治”报道中提到,除应对外部危机,中国还要继续应对国内的挑战,如腐败、贫富差距、债务等问题。另外,金融风险、社会治理不够完善也是外媒总结中国面临的挑战时提到比较多的点,比如应对社会事件缺乏有效沟通、清理流动人口执法粗暴等。

“问题的核心是让人们从经济增长中受益。”香港《南华早报》称,中国不惜代价追求经济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习近平主席领导制定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的新政策,防范重大风险。中国仍有增长目标,但实现这些目标将不再是首要任务。最近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采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解决经济上的不足和威胁,同时应对污染、贫困、性别不平等和贫富差距等。新方针受到欢迎,这是国家在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选择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