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7-12-26穆立新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系统化化工职业院校

◎穆立新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穆立新

在当前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含义;其次,全面分析了化工工艺专业调研与岗位分析;最后,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当前职业教育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也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达到提高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目标。职业院校的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相关课程的建设。通过对传统的职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有效地探索课程建设的方式来提高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以达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化工生产是一个集技术化、规模化、综合化、自动化以及系统化于一体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分工以及岗位针对性等具有较高的要求,较为复杂的工作工程,这些特点决定了对于化工相关课程体系的建设难度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最开始起源于德国,该模式是当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教育方法,该模式以职业导向为核心以及实际的工作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建设。目前,职业院校的化工专业在国家重点专业建设的支持下,大力发展和推进基于工作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专业调研与岗位分析

通过对企业调研,可以获取企业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以及工作模式、人才需求等有效信息,从而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时对于专业定位、专业设置以及人才目标等进一步明确,从而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效信息和依据,这也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之一。

职业院校主管教学的领导、一线任课教师以及该化工工艺领域的专家和技术团队等组成了课题组,课题组以座谈会、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对相关化工企业的专业人才需求等进行调研和分析。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一线的操作岗位以及基层管理岗位在中职层次化工毕业生从事的岗位中占据的比例较大,少量部分化工毕业生从事的是质量监控、设备检修、工艺管理以及化工工艺开发等工作。课题组通过对化工工艺专业学生所面向的工作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行了分析,对相应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进行了归纳,如下所示:

一线操作岗位以及基层管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化工单元操作能力、设备操作能力、设备维护和保养能力、DCS操作能力、化工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等。

质量监控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化学仪器使用能力、化学测试分析能力以及质量管理能力等。

设备检修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设备维修和保养能力、故障分析和排除能力等。

工艺管理以及化工工艺开发岗位所需要的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工艺流程图识别分析能力、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化工文献利用和搜索能力等。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对当前化工企业的人才需求等进行全面的调研和分析显示,目前中职化工工艺专业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一线操作岗位、基层管理岗位、质量监控岗位、设备检修岗位、工艺管理岗位以及化工工艺开发等岗位。通过对上述岗位人员的综合素质、职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知识水平等进行全面分析,并且梳理、总结以及归纳上述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可以得到行动领域,最后,由该行业的专家根据行动领域的要求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学习领域,确定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专业能力的核心所在等,从而完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建设。 基于工作过程的化工工艺的行动领域主要包括化工单元操作、设备操作、设备维护和保养、DCS操作、化工安全生产管理、化学实验操作等。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原料的处理、化学反应、化学产品的分离和精制以及产品的包装和销售。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化学公共基础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工设备、化学反应过程、化工DCS操作、化工过程检测与分析等。从而可以实现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进行转换。

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在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之前,对于化工工艺专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考虑,主要考虑将工学与化学有机统一、工学交叉要求,与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要求以及学习年限等因素相结合,从而中职院校可以确立“三级能力、三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施时采取一体化教学的方式。

“三级能力、三轮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根据三年制的学习年限限制进行。化工工艺专业学生第一学年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储备化工工艺专业知识,并且在第二学期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见习等方式,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理论基础知识。第二学年学生主要学习专业核心的理论知识,并且第四学期可以组织学生到化工企业进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第三学年学生主要学习职业拓展课程,注重学生化工管理、产品销售等能力的培养,并且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后就业增加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采取形式丰富的教学方式,实现人才培养效果。为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第一,中职院校应该加强与化工企业的沟通交流,构建“校企合作”的模式,根据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让中职化工工艺的人才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全面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第二,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模式,教师改变以往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在学习行动中的主动性,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化工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在课程体系设计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社会能力以及方法能力的培养,使得所设计的课程体系与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目标相符合,以达到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

(作者单位:济宁市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系统化化工职业院校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一起化工安全事故的警示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应用化工第43卷(1~12期)目次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