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策略

2017-12-26朱春燕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26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朱春燕

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策略

◎朱春燕

随着高等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发展得也越来越迅速。这就要求对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体制必须更加完善,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跟一般的企业审计有很大的区别,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涉及面广,操作也比较复杂,其评价体系也相当不健全。这就导致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问题。本文从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出发,进一步分析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是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是防止干部腐败的一种重要的监督手段。但是在审计过程中,又存在着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对审计制度进行规范和完善。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关系到高校领导干部的任用,如何提拔好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至关重要。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点

针对性强。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考查在职领导在任职事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具体情况,比如:高校领导人有没有侵吞国有资产和受贿情况。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查高校领导人个人是否有违法违纪行为,还要查明单位是否存在虚假财务损益的情况。并根据具体的责任和效益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风险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对经济事项作出审计还要对领导作出客观的评价,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也决定了审计存在较大的风险。

责任大。高校经济责任审计责任重大,如果不按照实事求是对领导干部作出正确的评价,就会挫败干部的积极性,影响高校工作的有效开展。如果扭曲事实还会造成严重的违法行为和国有资产的流失,可见其责任之大。

审计对象的特殊性。财务收支审计针对的对象是一个单位,工程项目的审计针对的对象是一项工程。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是对人的审计,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内的经济职责履行情况进行评价。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

评价标准不统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评价标准,在实践中就难以评价。对于高校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他的经济责任是什么,也就没有相应的衡量标准了。这对领导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非常不利,也使得审计工作难以顺利开展。这就加大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给审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风险。

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大多数高校的领导干部都不会主动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他们认为有问题的干部才会被审计,只要审计就会有问题,缺乏对审计制度的认识。一般的干部调任都是组织上已经定下来的,认为在决定之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多余的,完全是走过场,或者一旦查出问题之后,就会影响晋升等大好前途,所以拒不配合审计工作,亦或者是故意刁难审计人员。这就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产生很大的畏难情绪,审计结果也不如人意。

审计缺乏完善独立的机构。高校应该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人员配置也要达到一定数量。但是,一般的高校机构都不完善,数量也远远不够。高校的内审部门都是直接受到学校领导直接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校的控制,也使得审计缺乏独立性,受到高校内部人际关系的极大影响。

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审计人员一般都是财会专业的,在知识结构上,相对比较片面,比如,对计算机方面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审计人员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多种专业知识的全方位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少之又少,综合素质不达标,一旦遇上复杂的审计任务就会力不从心,进而影响审计的质量。

各部门缺乏配合,进而影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高校的各级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当多多支持,组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以及审计等部门组成,必须协调好各级关系,加强配合,这样才能发挥好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而一些高校没有成立专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小组,导致相关的职能部门协调和配合度不够,影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获取审计信息的途径有限,从而加大审计风险。财务收支有比较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信息能够准确获得。而经济责任审计的信息有一定的期望值,与实际有很大的差距。如果审计部门只依据账面信息来对领导进行经济责任评价,显然是缺乏依据的。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更是难以全面掌握,甚至一些违规行为也无法获得。一些领导干部的贪污受贿行为一般都不会入账,根本无从查起。 一些帐外的信息难以查实,所以,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先审后离”原则贯彻力度不够。高校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必须在领导干部在职期间内人事调动或者在任期结束或者辞职之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在领导干部调离或者上任之后才开始做审计工作,因此,审计部门的工作根本没法和其他部门进行很好的沟通,就使得审计工作无法顺利、有效、准确的进行,无法对领导干部进行考察和监督,就得不出准确的评价。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人员少,任务又相对较多。当人事调动较少时,审计工作人员还能够在短时间内出色的完成工作。遇到批量进行任免、调动时,所有的审计工作必须扎堆完成,任务多、时间紧就会导致审计效果不佳。特别是一些任期较长的领导干部,其经济问题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审查清楚,要想在短时间查清楚,就必然导致审计工作无法深入进行。审计质量也无法得到保障。需要几个审计小组同时完成的工作,几个审计人员是无法按时、有效的完成的。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加强各部门的配合,有效的发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有效运用审计成果。高校经济责任审计步骤分为编制审计计划、实施审计计划、运用审计成果等方面的内容,必须将纪检监察、组织人事以及审计等部门组织在一起,形成合力,才能得出准确的审计结果。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制定合理的审计计划,办事透明化,各部门密切配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反腐倡廉的步伐。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命运,至关重要,只有发挥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作用,才能促进高校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加深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审计制度,将审计工作纳入日程,加强各部门人员对审计工作的认识,加深对审计工作人员的理解,各部门也可以对审计结果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交流,进一步促进审计人员能够更加规范地工作。

增加人员数量,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建设复合型人才队伍。在批量进行任免、调动时,需要大量的审计人员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而怎样才能更加快速、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审计人员必须要有专业的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才能够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审计结果才具有参考价值。加强审计人员之间的学习和交流,提拔业务能力强的审计人员给其他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审计队伍整体素质。一个队伍内的审计人员要交流学习,不同高校的审计团队更应该加强交流,汲取好的方式方法,才能够加快审计工作进程。

统一评价标准,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根据高校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责来明确他们的权利与责任,促使他们更加的明白自己能做什么应该承担什么,这也有利于他们在其政谋其职,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另外,还要做好领导干部的岗前培训工作,这也使得领导干部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的岗位职责,为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拓宽审计信息渠道,减少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必须整合各个监督部门的力量,使监督主体达到统一,这样才能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更加准确。

切实贯彻“先审后离”原则。审计工作应在领导干部任用或者调离之前进行,审计部门要与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有效的监督领导干部,防止审用分离。而且还应该对审计结果进行后续调查,及时向管理部门做好反馈,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对领导干部实施监督。

综上所述,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高校内部的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能够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让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有责任心,也利于他们个人的前途的发展,对公对私都是有益处的。但是,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只能摸索着前进,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的规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反腐倡廉中发挥其作用,促进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学院审计处)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领导部门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