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咸安数字学校同成长

2017-12-25陈德安

中国教师 2017年23期
关键词:王奶奶教学点美术课

陈德安

我是咸安区大幕乡蔡桥教学点的教师,也是该教学点唯一的老师,今天要讲述的是我和咸安数字学校的故事。

咸安隶属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南与湖南、江西接壤,北与省城武汉相邻,素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是武汉城市圈成员城市之一。咸安境内一半是城区,一半是山区。近几年,与武汉相邻的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南部山区农民外出务工和搬迁到城里的速度也在逐年加快,留守儿童的比例也越来越高。我工作的大幕乡蔡桥教学点就是这样一所大山深处的乡村

学校。

近几年,教学点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少,许多家长到了城里后看到城里良好的教育资源与环境,就不愿意把孩子再留在教学点了,而是接孩子进城读书。记得2013年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家距学校只有200米左右的王奶奶牵着孙子的手,找到我说:“陈老师,让我孙子转到镇中心小学去读书吧。”“为什么转校?王奶奶,你这种舍近求远的做法,会给自己和孙子在生活和学习造成许多不便的。”老奶奶含着眼泪说:“陈老师,我也知道到镇上租房子会增加许多经济负担和困难,但是拗不过我儿子和媳妇啊!他们说镇中心小学学习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看着这一老一少期盼的眼光,我无奈地开了转校证明。

这是第5个要求转校的学生了。总共才12个学生,转出了5个。我知道这是由于我靠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教书,学生成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机械地认字、做题造成的。城里的学校不仅有数学、语文课,还有美术课、音乐课和英语课,而这些课对我——一个民转公教师、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音乐、英语和美术知识的老师来说,是教不了,更教不好的。家长们要把孩子转走,我内心十分难受与煎熬,却只能眼巴巴得看着,什么也做

不了。

2014年秋天,咸安区教育局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成立了咸安数字学校。数字学校用网络将一个中心校和两个教学点连接起来,组成教学共同体,中心校的教师通过网络给教学点上课,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匮乏、开不齐课、开不好课的问题。蔡桥教学点、桃花尖小学(教学点)与城里的二号桥小学组成了教学共同体,开通了同步互动课堂。二号桥小学的教师通过网络给蔡桥教学点和桃花尖小学的学生上英语课、音乐课、美术课。学生们都很高兴,上课积极性很高。教室的墙壁上、桌子上多了许多涂鸦,学生们变得爱唱、爱跳、爱画,校园里多了许多欢声笑语。看到他们的变化,我打心里

高兴。

中心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英语发音标准,唱歌优美动听,美术素养很高。我衷心地赞叹他们高超的专业素养,但也有些担忧:如果哪一天网络中断,或者停电了,而我对这些一窍不通,这些课怎么上?身为教师,我却不能像中心校的教师那样带着孩子们一起唱、一起画、一起跳,那么我是什么教师呢?

于是,我开始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在同步课堂上,我既是老师,也是学生。我跟孩子们一起,跟着中心学校的老师练习画画、学习音律、学习英语单词的发音。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过去了,现在我不仅能熟练使用教室里的全部多媒体设备,而且还能在互联网和其他平台下载教学资源;基本学会了简谱,掌握了音符、音节、拍子、调号等音乐知识;学会了调色、画简笔画、折纸、做简单的手工;还学会了26个英文字母的标准发音,学会了简单的单词,学会了一首简单的英语儿歌。

现在,我是这样上美术课的。2017年5月28日,美术主讲老师告诉我们两个教学点的助教老师准备第二天学生画画的材料——画纸、剪刀、胶水、蜡笔、尺子等,因为端午节即将到来,美术课的主要内容就是画龙舟和粽子。我们提前做好准备。第二天上课,主讲老师先让三校的学生通过视频欣赏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的热闹场景,继而展示龙舟和粽子的图片。三校学生看到图片立刻兴奋起来,这时主教老师让学生照着展示的图片画画,我们发放材料,并协助主教老师指导学生画出龙舟和粽子。一堂课下来,学生们都画出了漂亮的龙舟和粽子,主教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点评。课后,我把学生的作品一一通过网络传给主教,希望能给这些学生鼓励。

现在,我是这样上语文课的。例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时,因为二年级的学生还不太能完全理解文中的语言,所以,我利用下载的课件帮助学生突破难关。“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学生对这一句话不理解,我先在屏幕上展示整株蒲公英,让学生有全面的认识,然后一颗蒲公英种子飞出去,随即种子放大,蓬蓬松松的花瓣清晰可见。那蒲公英靠什么飞翔呢?屏幕上刮起一阵微风,并带有风声,风儿一吹,蒲公英种子随着悠扬的音乐声一颗一颗出发,重点词“纷纷出发”在屏幕上出现。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止为动态,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蔡桥教学点变了,我也变了,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我也重新找回了自己作为老师的快乐。家长看到同步互动课堂和我上的课,互相议论:这下可好了,咱们的孩子跟城里孩子一样,能听优秀老师上的英语、音乐、美术课啦!

2015年春季开学,也是第一天,王奶奶带着孙子又来找我,要求回来读书。王奶奶笑着对我说:“现在我把孙子放在你这里读书,每年要节约几千元钱呢,而且我儿子媳妇说再也不担心孩子的学习了。”像王奶奶这样把孩子送回教学点读书的家长越来越多。2015年,蔡桥教学点学生人数增加到24人;2016年,学生人数增加到31人。

信息技术让蔡桥教学点的学生享受到了和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资源,让学生在现代化教学中成长。但我也深知,仅仅靠现代化的设备是不够的,我深知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学习各种教育理论,用理论更好地指导我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科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让教学点的孩子们真正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现在我在蔡桥教学点教书,和学生们一起在咸安数字学校里幸福并快乐着!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大幕乡蔡桥教学点)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王奶奶教学点美术课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失忆
智擒小偷的王奶奶
失忆
美术课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找蜡笔
善意的谎言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