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迈向可持续的未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颁“地球卫士奖”

2017-12-25编辑穆清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塞罕坝卫士建设者

编辑|穆清

迈向可持续的未来—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颁“地球卫士奖”

编辑|穆清

现在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

2017年12月5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音乐,老、中、青三位塞罕坝人从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手中接过象征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的奖杯。

“这是属于塞罕坝三代人的荣誉,”作为林场第一批建设者中的一员,73岁的塞罕坝林场退休职工陈彦娴早已白发苍苍,“此时此刻,我代表三代塞罕坝人来领奖,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半个多世纪里,三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一心一意地种树,一心一意地把荒山沙地变成绿水青山。”

争当地球卫士 环保英雄

三代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坚持植树造林,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于换来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陈彦娴作为前去内罗毕领奖的三位林场代表之一。她说,“在今天的中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理念家喻户晓,它通俗而深刻地讲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塞罕坝的故事印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绿色道理。还有许多像塞罕坝一样的绿色奇迹,正在让古老的中国更加生机盎然。”她说,“这将激励我们去创造新的绿色奇迹,也将激励更多的中国人行动起来,争当地球卫士、环保英雄,我们共同的家园一定会在这种激励与行动中更加和谐,更加美丽。”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塞罕坝曾是森林茂密、禽兽繁集。后来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到上世纪50年代,千里林海已变成人迹罕至、风沙肆虐的沙源地。55年前,369个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年轻人毅然来到这个黄沙漫天、草木难生的地方。半个多世纪里,前仆后继的三代塞罕坝人只做了一件事——种树。陈彦娴依然记得自己刚到塞罕坝的情景:“上山造林没水喝,满嘴起泡,嘴唇干裂,张不开嘴。我们只能把干粮掰成小块儿往嘴里塞。一天下来,泥水糊得满身满脸都是,不说话分不清谁是谁……”

回忆和讲述在塞罕坝造林的艰苦历程,陈彦娴却始终面带笑容。“虽然经历了很多磨难,但我不后悔。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塞罕坝。”

如今,第一代塞罕坝人都已至暮年,有些已经离世,但他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却跨越时空,薪火相传。作为第二代塞罕坝人的代表,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刘海莹参加了当晚的颁奖典礼。在他看来,塞罕坝的成功,除了依靠持之以恒的信念,也少不了科学求实的管理理念。

建场以来,塞罕坝一边抓造林,一边抓营林。特别是自1983年全面转入森林经营阶段以来,树立起“造林固本、经营培元”的理念,摸索出一套科学抚育管护的模式,实现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链条。“塞罕坝各项事业的发展,始终凝聚着科技的力量。”刘海莹说,塞罕坝的开发建设,就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科技攻关、可持续发展的进步史。如果用“拓荒”来形容第一代务林人,用“传承”来形容第二代务林人,那么,第三代务林人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80后”于士涛用“攻坚”来回答。于士涛解释说,经过55年的奋斗,整个塞罕坝能够造林的地方几乎已被开发殆尽。尽管如此,第三代塞罕坝人正在向更干旱区域、更高海拔地区发起挑战,通过科学研究、借助外脑等,突破了多品种种植、病虫害防治等难题,并承担了包括鸟类问题研究等多个科研课题,在新的时代继续艰苦创业。守业更比创业难。摆在于士涛这些年轻人面前的挑战是,如何接好林场经营的“接力棒”。“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老一辈的成果在我们手上可不能毁了,”于士涛说。

现在的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1.4%提高到80%,每年可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固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20亿元。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时间里,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塞罕坝的发展历程生动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是荣誉 更是责任

12月7日,在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高田各庄村的沿河公园,几名村民正在晒着太阳闲聊,清澈的饮马河水静静流淌。今年以来,卢龙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启动“绿色引擎”,打造生态卢龙。“塞罕坝为世界环境建设贡献了中国力量、展示了中国精神。卢龙县要认真学习塞罕坝精神,大力发展生态林、经济林,开展园林城、园林村镇创建,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实现经济发展向生态、绿色转型。”卢龙县委书记鞠世闻表达了对塞罕坝建设者的敬意。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的“地球卫士奖”,是联合国系统最具影响力的环境奖项,该奖项经历了最严格的评选,获奖者都是全世界在环境保护领域最为杰出的事例和人物。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在颁奖时表示,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故事激励着所有人。经过三代人不懈努力植树造林,现在建成了面积广阔、苍翠茂盛的森林。“他们用快速而行之有效的方式,让森林又回来了。”索尔海姆激动地说,“这是不可思议的成就,激励着全球其他地区的人们。我将到塞罕坝林场,与建设者们会面,聆听他们的故事”。

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故事证明,退化了的环境是可以被修复的。这是极具价值的投入,根植于基层的实践往往对全球环境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当前,全球许多地区都在进行植树造林的工作,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事迹将推动这一进程。

在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看来,这一奖项是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0多年艰苦创业的肯定,也是激励和鞭策。“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中国可以创造更多像塞罕坝这样的绿色奇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猜你喜欢

塞罕坝卫士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铁道小卫士
风中小卫士
建设者
奋战在塞罕坝的农大人
江苏“塞罕坝”水上绿森林
福照到家!
我是环保小卫士
平凡建设者申晓春:海外10年写不凡人生
塞罕坝林场向世界诠释“美丽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