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浅析《色戒》

2017-12-23李慧

青年文学家 2017年33期
关键词:弗洛伊德

摘 要:这篇论文采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对王佳芝最后匪夷所思举动进行解释,说明王佳芝为何在最关键时刻放走易先生。论文中穿插着分析,论述以及细致的解释。这篇论文旨在帮助读者了解王佳芝牺牲自己成全一个汉奸的原因。就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会因一时冲动的所作所为而后悔,而有时不会,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色戒》,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人物纠结矛盾的心理。

关键词:色戒;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

作者简介:李慧(1989.2-),女,山东龙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3-0-01

一.引言

《色戒》是张爱玲晚期的作品。这部小说,充满着疑问,陷阱,心理的挣扎以及无尽的怀疑。精彩的剧情,独具匠心的叙事手法,充分展示人物丰富的心理活动。变化莫测的情节安排,以及生动细致的人物描写,让人不免感叹人性的复杂。《色戒》中主要人物心理活动的急剧变化,实际不同程度地展现了人的本我,自我及超我。通过使用弗洛伊德的人格三重结构理论分析《色戒》这本小说中,所展现的本我,自我及超我之间的矛盾,从而对这部小说有更深层的理解和认识。

二.《色戒》与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结构理论

1.弗洛伊德人格三重结构理论分析《色戒》

在弗洛伊德晚期的作品《自我和本我》一书中,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本我是本能,受“快乐原则”驱动,本我通常收到超我的限制。超我遵循“道德原则”,道德准则是人们在长大和受教育的过程中所习得的。自我处于最艰难的位置,不仅需要负责满足本我和超我,并且使两者协调平衡。《色戒》中王佳芝,邝裕民与易先生的心里纠缠,实际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相互矛盾而相互依赖的关系。

1.1本我在《色戒》中的体现

本我是人最为原始的状态,是潜意识形态的思想。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受享乐原则驱使,避苦趋乐,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本我是人格中,阴暗且难以接近的部分,我们只能通过梦境或神经症状建设而了解本我。本我大部分是消极的角色,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且混乱无序,只追求个体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Freud, 1971)。在《色戒》中,王佳芝受到邝裕民的吸引,邝裕民高大且英俊。此时的王佳芝,由于生理本能,自我发挥作用,驱使王佳芝不断接近邝裕民。然而与此同时,超我提醒王佳芝,邝裕民正直且内敛,因此她也需克制欲望。在王佳芝身上,我们看到了超我抑制本我。由于做一个好人是正确的,因此自我没有陷入两难境地。王佳芝满足于与邝裕民之间的关系。爱情和爱国并不矛盾,但未知的任务打破这种和谐。

1.2自我在《色戒》中的体现

自我是从本我逐渐分离出来的,位于人格三重结构的中间层,一方面调节本我,一方面受超我抑制。自我遵循现实原則,以合理的方式满足需求。现实原则终止享乐原则,使人能够在自身与周遭环境中,进行平衡调节。自我是任何的执行者。《色戒》一书中,为了利用美色诱惑易先生,王佳芝压制超我及本我,并逐渐在潜意识中接受了这个现实。最后王佳芝甚至享受与易先生的性爱关系,由于自我在看似合理的方式满足了需求。个人意识存在与自我中,然而并不是自我的所有表现都是有意识的。自我将真实与虚假区分,它帮助我们建构思想,使思想和周围的事物有意义(Snowden,2006)。当王佳芝回到同学中,商量暗杀时间,却遭到排挤时,王佳芝希望快点回到易先生旁边,这使一切变得有意义。这种意义的赋予,实际就是自我的作用。

1.3超我在《色戒》中的体现

超我与本我截然相反。超我遵循道德原则,完全按照社会所制定的标准来合理行事,然而本我只追求满足个人欲望。超我掌控是非感和愧疚感,它通过让人按照社会所指定的标准来合理行事,以此帮助人融入集体(Snowden,2006)。社会标准包含规范,价值观和理想,这些是人们在成长和受教育中获得的。超我试图按照理智行事,但并非简单遵循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的道德规范。非意识的指令与人目前所接受的道德伦理相矛盾,然而这些指令却在非意识层面影响人们。超我并非完全宽容和理性,也可能会自私,甚至以个人方式获取完全的伦理胜利。在《色戒》中,王佳芝并不想与梁润生发生性关系,尤其是王佳芝本身还是处女。然而,王佳芝从自我很快得到安慰,因为她的牺牲不违背超我,与此同时符合本我对于私欲的满足。王佳芝通过牺牲来引起邝裕民的注意。然而,她并没有得偿所愿。

三.结语

《色戒》这本书的特殊之处不仅表现其主题、文化蕴含以及情节的创造力上。这本书所刻画的人物,往往都经历内心世界的不安,以及外部世界的混乱。这篇论文尝试使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来分析《色戒》中人物的心理活动,通过分析人物心理变化,来展现男女主人公内心本我,自我以及超我的相互矛盾。追寻爱情的信念,破碎的梦,未预料的来自同学的蔑视,以及无法坚定革命的信念和决心,最终解释了王佳芝相互矛盾的行为。

参考文献:

[1]Freud, S. (1971).The complete introductory Lectures on Psychoanalysis, London: Alden and Mowbray Ltd. p537.

[2]Snowden, R.(2006).Teach yourself. Freud. Mc Graw-Hill.pp.105-107.

[3]张爱玲(Zhang Ailing).(2007). 色戒[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案目击者含泪作证
2700万美元!弗洛伊德案和解金
“措词口水战”:将乔治·弗洛伊德事件引发的抗议称为“Riots”(暴乱)有何深意 精读
从弗洛伊德入门精神分析
APsychoanalysisofHoldeninTheCatcherintheRye
心理分析泰斗弗洛伊德
漫画
弗洛伊德的爱情之火
——评《心灵的激情:弗洛伊德传》
花开一朵,至情绽放——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看杜丽娘
女王的6年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