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反贫困视角

2017-12-23朱希明

市场周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减贫贫困地区产业链

朱希明

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反贫困视角

朱希明

“精准扶贫”是中国共产党反贫困斗争的经验升华和观念转向。它促使“输血救济式”的扶贫向“内生造血式”转变。但“精准扶贫”只有在注重空间规划、科学设计产业布局的基础上,才能切实实现有效减贫、持续减贫、绿色减贫。理论和实践已然证明,产业扶贫是我国贫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而产业链则是产业扶贫成败的关键所在。

产业扶贫;精准扶贫;反贫困;调结构

很多学者都认为,经济的增长能够减少贫困,但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却存在差异性。这是因为经济增长虽然能够创造出新的大量的财富,但收入分配不公、人口增长速度等因素却起到了一定的抵消作用。正如我在《论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三个基础问题》中指出的:“公平缺失下的经济总量增长,对于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已经失去意义,只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对立面”。当然,除经济增长速率、收入分配、人口增速等因素外,经济增长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构成的科学布局同样对减贫具有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取得显著成效和辉煌业绩,这主要归因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所产生的外溢效应。但数据表明随着中国反贫困斗争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增速对减贫的贡献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根据《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7》,1978—1985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8.3%,官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786万人,1997—2006年中国人均GDP增长率为7.4%,官方贫困人口年均减少281万人,这说明,经济增长对中国农村贫困减少的作用是在下降的。”因此,结合产业结构探讨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减贫效应,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化对产业减贫作用的理解,也可以为中国当前制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转型政策提供一个反贫困的视角。

一、产业扶贫是脱贫致富必由之路

反贫困斗争的重点和难点是在贫困地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这是贫困地区彻底脱贫的必由之路。因为产业扶贫可以使贫困地区由传统的被动“接受方”转变为更为主动的“发展方”,不管在脱贫方式上,还是未来发展过程中,都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产业扶贫成为扶贫过程中极其重要的扶贫方式。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国家发展理念发生根本改变,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各行各业都面临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这就为以传统农业为主要发展手段的贫困地区带来巨大机遇。部分贫困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区的属性特点,将产业扶贫与农业特色相结合,将产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从而形成独特的农业特色、生态产业,进而摆脱贫困,寻求发展。因此,产业扶贫作为一种内生发展机制,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应当成为精准扶贫的战略重点和主要任务。要坚定地以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环节,打造贫困地区现代产业体系;以扩大对外开放、科学引导投资作为产业开发的强大动力,拉动贫困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坚实保障,大力增强贫困地区科学发展的活力;以推进地方政府自身建设作为产业扶贫的关键核心,提高地方政府驾驭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能力,科学划定区域发展的空间布局,科学设计产业发展的结构体系,扬长补短,做优谋强,进而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模式创新、发展路径调整、发展质量提高。当然,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同样应当立足片区资源优势、区域特点和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实施片区特色产业连片开发,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体系和支柱产业,提高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产业设计上应当遵循“补齐二产‘短板’,做大工业;发挥三产优势,做强服务业;凸显一产特色,做优农业”的设计思路。这一发展思路既强调三大产业各自找准着力点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又强调三大产业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便于我们探索一条农业为基础、工业为支撑、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之路,助推经济健康持续增长,早日打赢扶贫攻坚战。

二、产业链是产业减贫的核心

产业链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是产业发展构成中具有连续性、关联性、扩散性、互补性的产业组合形式,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是推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升级优化的最佳实现方式。产业链是产业发展的倍增器,在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中扮演着扩张效用的角色,它可以通过自身的链式作用,不断延伸技术关系、供应关系、生产关系、产品关系和价值关系,从而具备将优势资源集中组织、系统生产的聚集效应和引进产出的便利条件以及衍生拓展市场空间、持续增强减贫带动作用的特征。所以产业链不仅代表一个地区自生资源的占有程度,而且严重依靠相关生产要素的组织程度。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往往由许多因素所导致,但除了地区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劣之外,贫困地区由于自身缺乏资金、技术,对于已经形成的产业难以维持下去,造成了产业扶贫的链条断裂则是贫困地区致贫、返贫的关键所在。因此,产业扶贫不光是要将产业引进贫困地区,在贫困地区形成产业,也要重视产业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所以,发展健康绿色的产业结构,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扩大产业领域,扩大产业扶贫的辐射面是产业减贫的核心。但是,贫困地区的产业基础往往薄弱、单一,资源相对匮乏,生产要素的组织程度往往较低,“如何突破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和单一产品的开发,用能够链接各类生产要素和扩大生产规模、扩大产品种类和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开发建设”,这是形成产业链的难点所在。产业发展要实现持续脱贫,就必须要形成产业链,就必须要突破这个难点。因此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实现途径,绝不能停留在简单地沿袭传统生产方式,绝不能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和初级产品的开发上,而应该扩大产业的链接能力,提高产业价值水平,衍生产业的综合开发效应。“这对更广泛地提高贫困地区脱贫能力,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打造持久的致富机制极为重要”。产业链之所以能够实现增长与减贫的有效统一,是源于产业链的集群效应、吸纳效应和衍生效应。我国反贫困斗争的经验表明,对于实施产业扶贫必须要有前瞻性的产业规划、准确定位产业特色,科学组织系统生产,而不能朝令夕改,盲目跟风,必须杜绝低层次和低效率的重复。所以,产业扶贫的关键在于产业链的建设,只有改变以往只看局部,障眼全局、只顾眼前,忽视长远、只重开发,忽视规划、只重产业,忽视产业链的产业建设,才能变大水漫灌,输血济贫为造血内生,彻底脱贫。

三、贫困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如何助力精准扶贫

贫困地区“一产要做强”,解决农业“大而不强,杂而不壮”的问题。重点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盘活各类农业资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进特色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一产要做强,就要着力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不够优、技术支撑不够强、生产效能低、农业品牌少、经营组织市场化程度不够高,特色资源利用不够好的问题;着力推进农村特色经济的集中度,实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布局;着力立足农村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域特点和市场前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实现“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赢;着力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优势,综合开发自然资源、田园景观、民俗风情,积极发展集约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培育相对稳定的农村特色产业,实现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

贫困地区“二产要做大”,解决工业结构欠优、层次过低的问题。补齐工业“短板”,重点是优化平台,扩容提质。贫困地区要优化投资服务平台,扩大招商引资融资规模,科学规划产业布局,引领传统产业升级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一是抓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构建一批创断产业链条,打造一个产业特征明显、产业集聚度高、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这是贫困地区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贫困地区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当务之急是生产要素调控,淘汰落后产能,限制低端产能,或通过技术改造和引进投资,或承接产业转移,或转向新领域。二是要制定好产业培植发育计划,促进有希望、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崛起,形成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优势产业等。实践证明:加快打造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补足工业“短板”的必由之路。贫困地区加大工业园区建设、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是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是第一位。三是加快工业项目建设,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核心。按照定人员、定职责、定时间、定进度的“四定”办法,来保证抓项目的实效。审批“绿色通道”、处级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服务重点企业等,都是有效管用的好经验好做法。千方百计,精心策划、包装一批精品项目、特色项目,要敢于无中生有抓项目。四是加大政策宣传,用足、用活、用好国家扶持政策,这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保证。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杠杆和激励作用,综合运用投资、金融、税收、服务等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结构优化。

贫困地区“三产要做优”,解决传统服务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发挥三产优势,要从最有基础,最有条件的方面做起,同时也要顺应产业发展大势,培育重点。做优第三产业的重点是发挥资源优势。“要做好补齐发展短板的大文章,基础和前提是要摸清家底,明确发展的短板是什么,在什么地方。只有做到家底清、账目明,才能实现方向对头、措施对症。”要实现第三产业的优势,发展特色第三产业,必须找准定位,盘活资源,因势利导,加快培育自身特色,努力形成竞争优势。采取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群众自主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科学确定功能分区,有序配置资源,形成合理的片区区域发展空间结构。结合产业结构布局,加强扶贫政策的综合性和差异化实施。以创新突破瓶颈,以协调促进平衡,以绿色造就生态,以开放加强融合,以共享激发动力,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凸显特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指日可待!

[1]朱希明.论共同富裕理论研究的三个基础问题[J].济宁学院学报,2017,(02).

[2]汪三贵,胡联.产业劳动密集度、产业发展与减贫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14,(03).

[3]林鄂平.产业扶贫再认识[J].中国扶贫,2012,(17).

[4]“十三五”为何要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新华网(http://new s. xinhuanet.com/comments/2015-11/17/c_1117160743.htm).

F019.6

A

1008-4428(2017)08-30-02

朱希明,男,山东临沂人,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当代应用与发展。

猜你喜欢

减贫贫困地区产业链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福建省农村金融减贫的路径研究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贫困地区干部要摆脱担当“贫困”——基于山阳县干部队伍担当作为状态的思考
扶贫,我们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