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班级合唱”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2017-12-22柳松玲

北方音乐 2017年20期
关键词:班级合唱音准声部

柳松玲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处州中学,浙江 丽水 323000)

提高“班级合唱”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柳松玲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处州中学,浙江 丽水 323000)

班级合唱教学是重要音乐学习领域,针对当前班级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通过常规的二声部基础训练、科尔文手势运用,合理安排学生声部、简化低声部等方法提高合唱演唱的能力。

有效;专业素养;基础训练;先入为主;演奏技能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2011版音乐新课程标准“表现”领域中明确指出演唱的重要性,对演唱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孩子们的认知水平提出了更恰合实际、更高的要求。对7—9年级的孩子要求能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合唱中积累演唱经验,进一步感受合唱的魅力。

这几年我深入研究班级合唱教学,探索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收获许多,现将教学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运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不断提升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班级合唱的有效教学,需要音乐教师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较高专业素养、具备合唱作品的改编能力、学生练声曲写作能力,以及敏锐的听辩能力和更高层面的听赏能力、音乐记忆力、较高的钢琴伴奏水平及缩弹能力、掌握娴熟的指挥技能、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等,只有教师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才能给学生传递美的教学。

(二)欣赏优秀的合唱曲目,激发兴趣

在现行教材中,二声部歌曲越来越多,七年级两册十个单元中就有四个单元安排的歌曲是二声部歌曲。这些歌曲各具特色,风格各异,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歌曲学习前,从欣赏入手,让孩子们静静聆听,闭上眼睛感受二声部的效果,感受音乐的美。同时,引入一些优秀合唱作品欣赏,观看著名青少年合唱团的演出,激发兴趣。让学生在听赏中尽情领略合唱的美,了解合唱歌曲较之齐唱歌曲增添了和声要素,丰富了歌曲的表现力,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了合唱的功能和情韵。

二、常规的二声部基础训练有利于班级合唱教学

(一)有效运用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是当代音乐教育内涵极为丰富的教学体系,它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特别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柯尔文手势对于学生的歌唱教学上有很大的帮助,他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

运用柯尔文手势进行二声部的音准训练,效果很好。由教师控制速度,进行长音、短音的训练。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柯尔文手势的训练,相互评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效果非常好。

(二)课堂设置常规的视唱练习

引入适合学生的常规视唱练习曲,提高学生的音准和视唱能力。对于学生正确掌握音阶有很大的帮助,如进行上行和下行音阶的练唱,学生的视唱能力,音准有了很大提高。将其做为课堂的常规训练,每节课抽五分钟给学生练习,不定时抽唱,其他同学点评,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学生的演唱音准问题。学生在能正确、熟练的演唱这些练习曲后,变换速度、情绪演唱,效果非常好。课后学生和我交流,现在他们对自己歌唱的音准上有自信了,同时在视唱能力上有很大提高。

三、得当的教学方法提高班级合唱教学效果

(一)简化较难的低声部旋律

由于孩子们音乐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对于教材中的有些歌曲,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进行简化,从简单到复杂,化难为易。可以将歌曲中的第二声部节奏、旋律等简化。如歌曲《我的祖国》,这是一首6/8拍的二声部歌曲, B乐段中的低声部旋律变化比较大,特别对于基础较为薄弱的班级,可以将其中的旋律适当的简化。如:7 1 7 6 |这一小节可以简化为7 6 |,简化后旋律变化相对少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增强了。

(二)先入为主教学,强化低声部

对于合唱歌曲,高声部是主旋律,高声部的发音位置较高,音色显得明亮,而且朗朗上口,学生较容易掌握。低声部发声位置较低,音色略显浓厚。如果学生在学会了演唱高声部后,再学习低声部,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就会受到最初音乐的影响,低声部容易受高声部干扰,导致音不准,声部不均衡等现象出现。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二声部的定势:高声部容易演唱。为了避免这种现象,教师要让学生“先入为主”。

(三)发挥轮唱的优势

合唱可以从轮唱着手,逐步过度到二声部合唱。轮唱和二声部演唱相比较简单,但轮唱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倾听音乐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轮唱中孩子们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二声部合唱奠定良好的演唱基础。

四、练就同时弹奏高低声部的本领

班级合唱教学时,教师的钢琴伴奏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固定音高。仔细研究教材中的二声部歌曲,不难发现,很多的二部合唱歌曲建立在三和弦的转换上。例如歌曲《彩云追月》《红河谷》《摇篮曲》《桑塔露琪亚》等。在进行钢琴伴奏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做到一起弹奏高低声部,将对学生的演唱起到很大的固定音高的作用,提高班级合唱教学实效性。

五、合理安排声部,提高演唱效果

音乐教室位置的排列一般情况都按照学习大组来排列,为了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特别是班级合唱教学时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学期初根据孩子们的音乐素质,演唱技能进行分组,把孩子们搭配均匀,让较优秀的孩子平均分配在高低声部中,各个声部中又以四人小组中一人音乐素质较好的原则来排列,让他们带动其他的孩子演唱和学习。这样,学生的声部均衡了,学生的合唱学习效果也提高了。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受到美的熏陶。”做为一名一线的音乐教师,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去开发“音乐课”这块阵地,使班级合唱变成可能性的,美妙、生动的教学,提高孩子们的音乐素质。我们始终要记住:“用好的方法教合唱。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享受!”

G633.951

A

猜你喜欢

班级合唱音准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班级合唱教学的有效方法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教学实践研究
论影响合唱作品音准的因素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