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形象的女性化与洪湖凤舟文化

2017-12-21王梦琪

中国民族博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乘风女性化洪湖

王梦琪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凤形象的女性化与洪湖凤舟文化

王梦琪

(长江大学文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3)

凤凰作为一个古老的图腾,经历了龙凤文化的选择,凤最终作为一个女性的符号被大家所认可。洪湖凤舟文化的起源同凤形象的女性化有着必然的联系,对于凤形象的女性化的研究和洪湖凤舟文化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资料都比较有限,且对于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凤的意象研究,对于凤形象的女性化的研究以及洪湖凤舟文化的研究都有待加强。

凤;女性化;凤舟;洪湖

2006年,国务院规定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是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手段,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光绪十四年起,洪湖凤舟文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有幸跟随我的导师罗勋章教授前往洪湖凤舟之乡——乘风村参加田野调查,看到了乘风村民对凤舟文化的热爱,以及致力于洪湖凤舟文化旅游开发的激情。

洪湖凤舟文化与慈禧,这位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女性紧密相连,这也是促使我研究凤形象的女性化与洪湖凤舟文化这一课题的重要原因,希望能对凤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所帮助。

一、生殖崇拜中的文化符号

易中天先生在中华史《祖先》一书中指出,中华民族的史前史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氏族、部落、国家的诞生。表现为文化模式,则分别是生殖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宗崇拜。在母系社会,是生殖崇拜的时代。这是原始的社会生态决定的。原始人寿命极短,因此只能用高出生率来对抗高死亡率。为了获取神秘的生殖力量,人们开始从自然界来寻找崇拜的对象。多子多孙的蛙和鱼都成了人们膜拜的对象,也成了女性生殖崇拜的代表。这在一些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物中都可以体现出来。

(图片来源:陈焱.中国史前艺术中的生命母题研究,20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殖崇拜已经不仅仅是对女性的生殖崇拜,男性在生命创造中的作用也得到重视,男性的生殖崇拜也需要象征物,于是就有了鸟和蛇,两者都是男性生殖崇拜的文化符号和代码。蛇后来进化成为龙,鸟则成了凤。

二、龙凤文化交流中凤的女性化

(一)性别选择与凤的特征

龙和凤一起作为象征中华民族的吉祥物,从远古时代流传至今。在长期的流传中,龙逐渐占居了主导地位,特别是成为帝王的图徽。凤则主要用于后妃、贤臣的比喻。从先秦至唐代,凤的性别经历了专喻男性和两性共存,直至明代龙与凤的象征意义在宫廷出现明确的分野,龙象征帝王,凤比拟后妃,在舆服制度上充分体现出来。凤凰的“性”变自宫廷而民间,女“性”取代两“性”共存,成为凤凰最终固定的“性”别。

凤的特征可见于出土的文物和文学作品中,楚人尤其崇凤,在出土的楚国文物上,凤的符号随处可见,无论是漆器、玉器等器具上,还是丝织品上,都可以看到楚人的崇凤之情,凤符号的广泛运用与凤的形态特征有密切关系。

(二)凤形态与女性形态的关联

在凤凰“性”变演绎的数千年历程中,凤凰的体态也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商周青铜器上的凤凰,其造型特征是闭嘴瞪眼、长冠卷尾、昂首凝视,在规矩谨严、威严神异中突现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意志!南方的楚凤则体态活泼、气宇轩昂,颇有雄健之风。

凤在《山海经》中出现了有12次,如《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五百里,曰丹穴之山,其上多金玉… …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凤形态的变化可以从出土的文物上面考证。商周时期,凤凰被看做神鸟,青铜器上的凤凰造型呈现的是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凤凰的造型走向清新生动,线条也演变得更加柔和。秦汉时期的凤凰开始走向民间,这一时期的凤凰形象都有一种动态的美感。到了富有开放意识的唐代,塑造出的凤凰形象既充满男性的健壮有力,亦尽显女性的妩媚丰盈。而宋元时期的凤凰借鉴了鹰的形象,翅膀较大,体态修长,显示怡然自得的情调。明清时期的凤凰形象逐渐程式化、规范化,凤纹装饰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造形。

(三)凤的饰物化与女性的关联

凤的装饰作用,最早被秦始皇挖掘。《中华古今注》:“始皇以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秦始皇)令三妃九嫔……蹲凤头履。”尽管此时,凤凰只是用来做女性装饰,但这为凤凰后来的女性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到汉代,又有了凤凰爵。凤形冠饰,开始只限制在皇室,后来贵族妇女也能戴了。到唐代,备受女性青睐的凤钗已是女子人人能戴的了,只不过因贫富的差异而有金制、银制与铜制的区别。凤凰从权力的使者变成为美的化身,世俗化、唯美化成为凤凰的主要特征。

女皇武则天做皇帝不搞龙瑞而制造凤瑞,有自比为凤的意思,这为后来凤凰成为女性的象征开了先河。到了清慈禧太后执政时期,所有有关龙凤的图案,都是凤在上、龙在下、凤大龙小,以此来彰显慈禧的地位高于皇帝。[9]这也可以印证洪湖凤舟的起源:“凤灯之祸”和“凤舟之福”。

三、洪湖凤舟竞渡与女性的关联

(一)洪湖的女性表征

1.慈禧

洪湖市乘风村的“凤舟文化”由来已久,相传清光绪十四年间,在洪湖新堤举办的元宵节灯会上,龙灯高大雄伟,而一旁的凤灯却很小。有人将此事奏报朝廷,慈禧大怒,认为这是对自己的藐视,下令斩了指挥彩灯的州同张幼书,摘了沔阳知州陈佑勤的顶戴。后来端午节临近,新任沔阳知府借机取悦慈禧太后,提出既有凤灯之祸,为何不可以造凤舟之福呢?当时就有人提议:就借西太后的“西”字之圣名,让西岸划“凤舟”。沔阳知州听此提议大赞,还下令只能让凤舟赢。

端午节当天,凤舟将龙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慈禧知道后大悦,赐黄马褂给予表彰。从此乘风村就以金黄色为主题颜色穿着。当时消息传开,西岸周边的现柏枝、新旗、远景、乘风、云峰、杨咀、小河等村竞相赶制凤舟。洪湖就形成了端午节东岸划龙舟、西岸划凤舟的习俗。不管是“凤灯之祸”还是“凤舟之福”,都可以发现当时无论是慈禧还是官员民众们都把凤看作是“女性”的象征,尤其是尊贵的女性。

2.凤头凤尾

与龙舟不同的是,凤舟是凤头凤尾,从知网上的搜索结果来看,凤舟的研究相对于龙舟来说并不算多,从研究成果来看,2003年至今有20余篇是研究凤舟文化的。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地域:洪湖凤舟和广元凤舟,洪湖凤舟是基于慈禧的传说,而广元的凤舟文化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据史料记载,武则天生于今四川广元。故乡的妇女也为家乡出了这么一位伟大的女皇而倍感骄傲。为表达对武则天的崇敬之情,纪念诞生于此的女皇,每年武则天的生日正月二十三,广元妇女便梳妆打扮,穿戴一新,载歌载舞的乘坐凤舟喜游河湾,到嘉陵江黑龙潭祭拜,祈求“乌龙感孕”的传奇能够再现,再为家乡多生出几位使天下女子为之骄傲的女中豪杰。两地凤舟的起源都是源于女性,用凤头和凤尾制成凤舟,来表达对女性的尊敬和崇拜。

(二)洪湖凤舟踩头人的变化

凤舟竞赛之时,有59人,第一人便是踩头人,洪湖乘风村凤舟协会选定女性为踩头人,但踩头人并不是一直都是女性,凤舟最初的踩头人是男性。当时的男性还是占更高的地位,且由于划龙舟需要一定的体力,负责划凤舟的还是男性。

踩头人的变化是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在男女平等的基础上才产生变化的,这是其历史原因。另外是家族关系,凤舟踩头人必须从对凤舟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的人或家族中选出,且必须是嫡系。这也是凤舟协会为感谢其家族或本人对凤舟文化传承作出的贡献。其次是增加端午文化观赏性。踩头人的工作主要是进行表演,凤舟协会在选定踩头人之后,会提前进行训练,教会凤舟表演的动作要领。

本文关于凤舟以及其民俗的部分都是基于对洪湖乘风村凤舟协会的宣传人张林海的采访。非常感谢张林海先生在凤舟采风活动中的接待和对凤舟文化的展示,以及张先生慷慨提供家谱对我们研究的帮助。

[1]易中天.易中天中华史:祖先[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3(5):92.

[2]余心言.中华凤文化漫谈系列之一凤的起源[J].百科知识,1999(9).

[3]吴艳荣.论凤凰的性变[J].江汉论坛,2005(5).

[4]袁珂.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6.

[5]戴丹鸽,黄建荣.凤凰阴阳属性的历史观照[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4).

I206.2

A

王梦琪(1992-),女,河南洛阳,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专门史。

猜你喜欢

乘风女性化洪湖
开放的山东,乘风前行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洪湖水浪打浪
探究男装女性化时装的色彩运用
乘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让无人机飞防乘风起航
瞻仰洪湖烈士纪念碑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