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作文评语的探索

2017-12-20倾昌林

速读·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品评眼光评语

倾昌林

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离不开评语。教师评语很重要,一方面,它具有评价的功能;比如厨师精心做了一道菜,让美食家品评,在品评之前,他的心是提到嗓子眼儿上的。听到好的评价,定然喜悦非常;反之,则会沮丧难言。学生作文交给老师品评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慎重下笔。另一方面,教师评语还具有导向性的功能。北宋的古文运动,如果没有欧阳修主持考试时对通达平易作品的青睐,很有可能宋代的散文创作会是另一番景象。基于教师评语的评价功能和导向性功能,笔者在学生评语上有如下的探索。

一、发现“亮点”,激发写作的热情

学生的作文,只要是他认真构思,认真写出来的。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只有用欣赏的眼光来看,才能发现更多的“亮点”。书写整齐美观、有真情实感、选材眼光独到、比喻排比等修辞合理运用等等,都是值得表扬的地方。另外,在对学生的同题目的作文评价时,可以进行比较的方法。比较时,注意发现有优点。有次,学生写了一篇《一碗拉面》的作文。借这碗热气腾腾的拉面,写出了浓浓的父爱。以小见大,文质兼美。在写评语时,我有意把他的作文和刚刚学习完的牛汉的作品《我的第一本书》进行对比。“都能以小见大,文质兼美。都进行了细致生动的细节描写。你,能和大家比肩。老师为你骄傲!”此后,这位同学的作文每次都十分讲究构思,作文越写越好。在评语中进行表扬,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尤其是来自老师的肯定,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

二、借他人之口,含蓄道出不足

有些学生的作文,少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多无病呻吟的矫情或俗套乏味的编造;少新鲜活泼的个性语言,多人云亦云的模仿或冠冕堂皇的空话。对这种类型的作文,我经常借先贤之口来道出其中的不足。“文章恰好,人品本然”,再进一步在评语中指出: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本然。如陶渊明的文章和诗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恰好。“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曾不吝情去留。”这是本然。不虚伪,不矫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就可以对两篇文章进行比较评价。同题目的作文,这个学生在这一方面写得很好,另一个学生也许在另一个方面表现出色。用这句诗歌,既肯定了他们的优点,又指出了他们的缺点,也让他们学习了古诗文。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著名学者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有这样的高见,“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这样的语句,在评语中出现之后,教师可以先做翻译,让学生明白,写好文章的根本原因,一定是所见者真,所识者深。换言之,就是观察得细致真切,了解得深刻。如此借用,让学生明白了作文的方法,同时也告诉了学生评判文章的标准,不仅对学生的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文章的鉴赏方法。

三、提问式旁批,启发修改

不厌千回改。唐代诗人卢延让的《苦吟》诗中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也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而成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长篇小说《复活》,也是历时十载,多次修改。可是,在修改文章时,好多学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尝试采用提问式旁批的方法来提醒学生,应该改什么,怎么改。有些学生作文叙事时经常采用概括叙述,写了多件事,字数还不到五百字。这种情况,我往往在旁批中提问:此时此刻,他的面部表情有哪些变化?他的心理会怎么想?你能否猜测一下?接下来,他的动作是轻柔的还是猛烈的?通過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考虑写作时的细节刻画。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如果能在叙述当中注意到,文章就丰满了。也就是说,文章能够吸引读者了。再者,在文章的开头或者结尾部分,进行提问,这时候,教师可以把修改之后的开头或者结尾写在旁批位置,然后提问,这样修改,妥否?以商量的口吻和学生在旁批中对话,进行有效的交流。学生拿到自己的作文本,看到教师的提问,会进行思考,能进行修改。这样才日有所长。

作文的评语,教师要树立鼓励为主的原则。切不可以挑剔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文。因为学生的作文是不成熟的作品,它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向成熟的。鸳鸯绣了从教看,要把金针度与人。教师是要千方百计金针度人。借古诗文评价,不仅使学生知道了自己作文的得失,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学习了古诗文的警句,一举多得。提问式的旁批,具体指导了学生的疑惑。如果学生能注意到教师的问题,并且在作文当中解决了教师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学生自己在作文中的难题。

猜你喜欢

品评眼光评语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心态决定眼光
看医改 医患各有眼光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
想着孩子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