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12-20肖美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股骨头效能功能

肖美艳 徐 赟 段 欣

临床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肖美艳 徐 赟 段 欣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将其随机等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临床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GSE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股骨头坏死患者采取临床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显著提高自我效能感及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路径;整体护理;股骨头坏死;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3.020

股骨头坏死是临床骨科危重症,常见病因包括股骨颈骨折术后复位不良、骨组织形态发生病理学改变。本病可使患者骨小梁微观结构改变,骨细胞凹陷,进而使骨承受的载荷值降低,从而出现髋及膝关节疼痛、行走功能障碍,甚至有致残危险。现阶段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头坏死较常采用的方法,相关研究显示[1],通过手术疗法将已坏死的髋关节替换为人工髋关节假体,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并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手术作为一项侵入性操作,有一定创伤性,若护理干预不当,易引起患肢感染,从而对患者预后产生不利影响。有研究报道指出[2],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采取系统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并明显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本研究探讨临床路径联合整体护理对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功能恢复、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接收的股骨头坏死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制定的有关股骨头坏死的诊断标准[3]。(2)经X线摄片或MRI检查确诊。(3)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4)意识清晰,具备语言表达能力。(5)股骨头囊性病变,骨质密度欠均匀。(6)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创伤引起的骨折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病理性骨折。(2)合并心力衰竭或其他终末期疾病。(3)认知功能障碍。(4)行动能力完全丧失。(5)中途退出者。将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52.57±5.31)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2例;年龄35~69岁,平均年龄(51.36±5.2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取整体护理,入院时,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方案;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并主动了解其心理需求。对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应采取有效疏导方法予以干预,同时向其介绍康复案例,以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树立其治疗信心;术前加强病情监控,重点观察患者血压、肝肾功能、心率等;向患者讲解股骨头坏死的基础知识、治疗现状及方法等,促使其疾病认识水平;术后加强疼痛护理,如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或听音乐,以减轻疼痛感;术后对患者患肢皮肤颜色及温度进行观察,同时注意其切口部位是否存在红、肿、痛等炎性症状,敷料渗透后需及时为其更换,以预防感染发生;开展常规功能锻炼,如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股四头收缩运动,外展肌力训练、步态训练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方法:(1)患者入院当天,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住院环境、住院规章制度、作息时间、主治医师及管床护士,并将管床护士联系方式告知患者及家属,以便及时与其取得联系。(2)入院第1天,将术前检查常规项目向患者详细说明,并对患者病情、睡眠状况、疼痛程度进行了解,指导其正确摆放功能位。(3)入院第2天,为患者讲解手术治疗流程及重要性、日常注意事宜,并有效评估其心理状况,然后与患者家属共同配合,为其营造和谐、轻松愉悦的住院气氛,以消除或减轻患者心理负担,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接受治疗。(4)入院后第3天,具体说明术中注意事项及术后常见不良反应,并妥善完成术前准备工作。(5)术后第1天,对患者心电图及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控,给予预见性切口感染护理,同时实施健康教育,向患者强调遵医行为的重要性,并充分保证其休息时间。(6)术后第2~6天,为患者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经常为患者翻身,以避免出现压疮。此外,为患者进行按摩,以防出现便秘。(7)术后第7~13天,循序渐进地实施功能锻炼,踝泵训练,10 min/次,3次/日。直腿抬高训练,10个/次,4次/日。髋、膝关节屈伸训练,3~5 min/次,3次/日。注意关节活动度应由小至大,次数应由少至多,并严格控制运动强度。(8)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出院后功能训练的相关要点,叮嘱其按时到院复查,并长期跟踪随访,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及不遵医行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1)采取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4]。Harris评分包括疼痛(40分)、畸形(5分)、功能(50分)及活动范围(5分)等4项内容,共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越好。(2)采用我院自制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此量表包括日常保健、健康管理、遵医行为及心理调节等4个方面,每项10分。评分越高,自我管理能力越强。(3)采用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价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5],GSES量表共10项内容,每项评分范围0~4分,共40分。评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高。(4)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价[6]。SF-36包括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总体健康等4项,每项均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或t’检验或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rris评分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rri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Harri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1)为t’值,2)为t值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表4)

表4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F-36各维度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股骨头处于骨盆下方,对人类的负重行走及运动起到支撑作用。若股骨头受到巨大压迫或关节面软骨磨损,可导致股骨头血供循环障碍,骨因缺血即可发生股骨头坏死。本病是一种病理变化过程,且初始发病症状较为隐匿,若病情迁延日久,可导致髋、膝部活动受限,并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故及早进行有效诊疗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极为关键。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主要目的为终止病变进展、修复病变组织及恢复承重能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救治终末期股骨头坏死病变最为有效的手术方法,其临床疗效显著,可使患者步行能力恢复。但相关研究显示[7-8],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长期保持固定体位,加上术中使用止血带捆扎下肢,容易损伤其下肢静脉血管,使其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此外,年龄较长的患者术后凝血功能减退,因而其出现创面出血及感染的几率较大。以往临床多采取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手段干预股骨头坏死患者,但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及患者对护理期待值的提高,导致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难以满足患者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整体护理是一种强调心理护理、重视全面护理及康复训练的系统化护理手段,其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保持患者系统稳定性为护理宗旨,并通过准确评估患者社会、心理、生理等多层次需求,从而确保护理服务的整体性。相关研究显示[9],临床应用整体护理,可使护理人员从遵医嘱被动开展护理工作转变为主动对患者整体病况进行了解,并预见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并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临床路径护理通过依据患者个体病情差异,以护理时间为横轴、以护理开展项目为纵轴制定一个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循着路径内容实施相应护理,可为患者提供有序的、预见性的护理服务。在股骨头坏死护理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通过向患者及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可使患者更加了解自身病情,并增强其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合理疏导负面情绪,可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并主动进行康复锻炼,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通过有预见性地实施防护措施,可减少压疮、便秘等并发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通过循序渐进地开展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血液微循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通过给予出院指导,长期跟踪随访,可掌握患者后续功能恢复情况,并及时应对有可能发生的特殊状况,从而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情况[10-11]。陈岚研究表明[12],给予股骨头坏死患者全面、系统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并促进患者尽早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GSE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在股骨头坏死患者护理中联合应用临床路径护理与整体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自我效能感,明显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并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1] 刘少华.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4):102-103.

[2] 张宏杰.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术中的护理配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239.

[3]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显微修复学组及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骨缺损及骨坏死学组.成人股骨头坏死诊疗标准专家共识(2012年版)[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2,5(2):185-192.

[4] 徐 丽,高 洁.阶梯式康复训练对髋臼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评价[J].淮海医学,2015,33(3):300-302.

[5] 王海燕,许燕玲,胡三莲,等.中文版康复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效度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3):268-270.

[6] 米尔阿里木·木尔提扎,赵 巍,王 利,等.患者体重指数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时间的影响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4,20(10):938-941.

[7] 遇伟君.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0):243-244.

[8] 陈巧玲,全小明,王小俊.中西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股骨头坏死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0(2):172-174.

[9] 赵明霞.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北方药学,2014,11(5):184-185.

[10] 冯利霞.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6,48(5):639-640.

[11] 郭小荣,蒋芙蓉,崔巧梅,等.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股骨头坏死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甘肃医药,2016,35(11):872-873.

[12] 陈 岚.护理干预在股骨头坏死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61-262.

Effectofclinicalpathwaycombinedwithholisticnursingonpostoperativefunctionalrecovery,self-efficacyandqualityoflifeofpatientswithosteonecrosisoffemoralhead

XIAOMei-yan,XUYun,DUANX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Zhumadian,Zhumadian 463000)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pathway combin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functional recovery, self-efficacy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Method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February 2017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holistic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linical pathway combin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The functional recovery, self-efficacy,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Harris score, scores i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GSES score and SF-36 score in all dimension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pathway combined with holistic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unction of hip joint, significantly improve self-efficacy and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

Clinical pathway; Holistic nursing; Femoral head osteonecrosis; Self-efficacy; Quality of life

463000 驻马店市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一区

肖美艳: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8-14)

(本文编辑 崔兰英)

猜你喜欢

股骨头效能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不同粗细通道髓芯减压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比较
8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CT与核磁共振诊治比较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