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2017-12-20林志芳张云霞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指标体系专家

林志芳 张云霞

·护理论著·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效果分析

林志芳 张云霞

目的:构建一套适合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的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择广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护理相关领域专家12位作为函询对象,采用德尔菲(Delphi)法进行3轮专家函询,构建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综合评分。结果:3轮专家函询的积极系数均值为97.22%;权威程度系数(Cr)分别为0.801、0.799、0.789;意见协调系数(W)为0.26~0.39(P均<0.05)。确立3个1级指标和16个2级指标、49个3级指标的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专家的权威性、积极性及意见协调性的集中程度均较高,并构建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效果

10.3969/j.issn.1672-9676.2017.23.001

为满足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进一步提高居民的健康素质,需不断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加强建设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国内基层医院社区护理现状多存在社区护理人员资源分配不均、培训不合理、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导致社区护理服务整体质量的提高和社区护理服务的建设受到制约。社区护理(Community Nursing)是以社区人群健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家庭为单位,个人为对象,提供预防、保健、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基层护理服务[1]。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社区护理质量的前提,而社区护理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部分,也是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较为薄弱的关键环节,可见构建一套规范有效、符合社区护理发展现状、便于实施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改善我国社区护理服务质量、增强社区护理服务管理的重要保障[2]。本研究旨在探讨构建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并为社区护理质量提高提供依据和参考意见。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6年7月~12月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选择广东省的12位专家作为函询对象。所选专家均来自社区护理、社区护理管理、保健等与社区护理相关的各个领域,年龄35~62岁,平均年龄(42.59±5.13)岁,工作年限12~32年,平均工作年限(22.48±6.21)年。职称:中级7名、副高级4名、高级1名。学历:本科10名,硕士1名,博士1名。

1.2 建立指标库 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国内外文献研究、社区护理管理书籍和质性访谈,搜集社区护理质量相关术语,建立了3项1级指标和16项2级指标、49项3级指标。

1.3 方法 2016年7~12月共进行3轮Delphi法专家咨询[3],采用电子邮件的方式发放和回收问卷,通过电话或邮件专人指导问卷填写,以确保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

1.3.1 第1轮问卷咨询 根据专家小组成员初步拟定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家咨询问卷。其中问卷包含:(1)填写说明及要求。(2)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每个指标的“重要性”依照Likert 5级分为很重要(9分)、重要(7分)、一般(5分)、不重要(3分)、很不重要(1分),设有修改意见栏目,可逐条进行修改、补充、删减,并请专家进行评分和自我评价。(3)说明专家对社区护理工作的熟悉程度和本研究判断依据。

1.3.2 第2轮问卷咨询 回收第1轮问卷咨询结果结合专家反馈意见设计第2轮问卷。其中问卷包含:(1)填写说明及要求。(2)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问卷每条重要性评价标准与第1轮相同,并附上第1轮的结果作为参考,请专家再次进行评分并提出修改建议。

1.3.3 第3轮问卷咨询 结合2轮问卷咨询,确定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百分权重法确定1级、2级、3级指标的权重系数,根据专家对3级指标重要程度给予等级评分,3级指标的得分值/所有3级指标总分值=3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同样的方法分别计算1级、2级指标的权重系数。

1.3.4 赋权得分标准 采用加权累加综合评分法计评价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级指标护理质量,评分值×2级指标权重系数×1级指标权重系数=赋权得分,所有赋权得分累加的总分为综合评分。每个指标评分值的满分为100分,根据Likert 5级分为很不好(0分)、不好(25分)、一般(50分)、好(75分)、很好(100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2007和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算术平均数、满分、积极系数、权威系数和各项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4](W)并检验其显著性,运用加权均数计算各指标的权重。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专家的积极系数 采用问卷积极系数表示。本研究第1轮发出问卷12份,回收有效问卷11分,积极系数为91.67%。第2轮发出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11份,有积极系数为100%。第3轮发出问卷11份,回收有效问卷11份,积极系数为100%。

2.2 专家的权威程度(Cr) 专家对本研究问题的判断依据(以判断系数Ca表示)以及熟悉程度(以熟悉程度系数Cs表示)决定Cr。第1,2,3轮Cr分别为0.801,0.799,0.789。一般视Cr>0.700为可接受,所以专家对本研究的权威程度较高,且结果可信度高。

2.3 专家的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 3轮专家函询后,专家对各项指标意见的Kendall协调系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专家的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

2.4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 经过3轮Delphi专家函询结果讨论及专家小组的修改、补充、删减,最后形成了3个1级指标、16个2级指标和49个3级指标并计算其权重系数,见表2。

2.5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分 将基层医院社区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转化为调查问卷表后,选择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最后所有赋权得分累加综合评分均较高,说明指标体系的应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效果较佳,见表3。

表2 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权重

表3 基层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综合评分

3 讨 论

Delphi又称专家规定程序调查法,采取匿名的方式发表意见,经过多次反复函询和反馈,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逐渐趋于集中,最后获得高准确率的判断结果[5]。本研究为检验专家函询的可靠性,采用了专家的积极系数、专家的权威程度、专家的意见协调系数。3轮问卷结果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1.67%、100%、100%,反映了专家对本研究给予关注与支持,同时也符合统计学的要求。专家的选择是Delphi法预测本研究成败的关键,研究结果显示3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Cr=0.801、0.799、0.789,该系数越高说明专家函询结果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协调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专家对指标重要程度的意见较一致。由此可见,本研究专家函询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相对集中,也为基层医院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指导意见。

目前,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根据不同区域的社区资源配置、服务需求、护士能力培训内容与发展方向不同,建立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便于实际操作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升整体社区护理质量[6-7]。本研究在尚少梅等[1]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按照指标体系的敏感性、特异性、可行性特质确定了3个1级指标、15个2级指标和49个3级指标,满足了社区护理服务的多元性和工作场景的开放性、可行性,同时也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基础医疗的“六位一体”功能。

本研究结果突出对社区护理质量各指标进行针对性条目细划分,体现了指标的综合性、区域性、特异性和可行性等特质,不断深入开发社区护理服务多种功能,为居民持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全面提升社区护理质量,给予居民或患者温暖关怀和关心也很重要,所以专家特提出临终关怀护理服务,并添加在3级指标有关条目中。为了优化社区护理服务管理和操作,在3级指标中专家提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归档,对重点人群进行分类管理如慢性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孕妇,因此在2级指标中增加了相关条目。此外,为落实理论基础以最高要求实践指标内容,在这一过程中贯彻社区护理管理中结构质量、过程质量和结果质量的原则。并且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有利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发展和提高。

综上所述,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和对指标条目的意见协调性均较高,并建立了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的指标及条目,具有一定的良好应用效果且为今后进一步完善基础医院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依据。由于不同区域发展状况不同,本指标体系在不同地区适应性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1] 尚少梅,侯淑肖.我国社区护理学发展的思考与展望[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855-857.

[2] 刘少鹏,邓璐璐,范福玲,等.应用德尔菲法构建标准化患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33):4733-4735.

[3] Guzys D,Dickson-Swift V,Kenny A,et al.Gadamerian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as a useful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the Delphi technique[J].Int J Qual Stud Health Well-being,2015,10(10):3402

[4] Stepanov A.On the Kendall Correlation Coefficient[J].Statistics,2015,100(3):301-302.

[5] Lee K,Kim HJ,You M,et al.Defining the activities of publicness for Korea's public community hospitals using the Delphi method[J].Medicine,2017,96(11):e6402.

[6] 冯 雪,刘国莲,马楠楠.社区产后家庭访视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0):1162-1167.

[7] 徐佳宁,温贤秀.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5,12(2):134-136.

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effectanalysisofevaluationindicatorsystemforcommunitynursingqualityingrass-rootshospitals

LINZhi-fang

(Jiahe Street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of Baiyun District,Guangzhou 510440)

ZHANGYun-xia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150)

Objective:To construct a set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ommunity nursing quality of grass-roots hospital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and to analyze its application effect. Methods: Purposive sampling was adopted to select 12 experts in the field of community nursing at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Guangdong province as the objects of inquiry. Three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were conducted with the Delphi metho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ommunity nursing quality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and overall rating of 6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s. Results: Mean value of positive coefficient of 3 rounds of expert consultation was 97.22%; authority coefficients (Cr) were 0.801、0.799 and 0.789 respectively; opinion coordination coefficients (W) were between 0.26 and 0.39(allP<0.05).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ommunity nursing quality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was established with 3 level-I indicators, 16 level-II indicators and 49 level-III indicators. Conclusion: There were high authority and enthusiasm of experts and opinion coordination. It is highly practical and operable to construct an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for community nursing quality in grass-roots hospitals.

Community nursing of grass-roots hospitals; Nursing quality; Evaluation indicator system; Application effect

510440 广州市 广州市白云区嘉禾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林志芳),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张云霞)

林志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2017-07-26)

(本文编辑 冯晓倩)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指标体系专家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致谢审稿专家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请叫我专家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专家面对面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