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校服的质量突围

2017-12-19王虹

中国纤检 2017年10期
关键词:纤检局校服宁夏

王虹

9月5日,银川市十八中校园操场上人头攒动,新生校服集中发放正在进行。宁夏纤检局、教育厅的校服质量监管人员先后到达现场,他们联合学校及学生家长,现场检查这些校服的质量状况。这是校服流入校园前接受的最后一道质量考验,也是校服质量安全与否的最重要“关口”。

联合监管,严守质量最紧要“关口”

银川市十八中校长张淯娟一手拿着未开封的新校服,一手拿着一份检验报告,她仔细核对,确定检验报告对应的新校服各项安全性指标合格后,将检验报告收录在文件夹里,并将新校服封存留样。

“这个文件夹里收录了2014年以来我校采购所有校服的检验合格报告,我们最关注的是质量安全,因此要求厂家必须出具经专业检验机构检验的合格报告,我们才会收货,否则拒收。”张淯娟指着装满检验报告的蓝色文件夹告诉记者。

发放现场的墙壁上则张贴了带有二维码的校服质量检验报告,等待购买校服的家长只需要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够直观地查阅校服的成分含量和各项检测项目,并能以此辨认检验报告的真伪。

这是宁夏纤检局今年在校服质量监管方面的大胆创新。“为防止伪造篡改检验合格报告,我们首次尝试在检验报告上加设二维码,每份报告的二维码具有唯一性,让家长和学校验收质量变得简单。”宁夏纤检局业务科副科长唐亮介绍。

据了解,2016年以来,为保证中小学校服质量安全,提高校服质量监管效率,宁夏质监局纺织纤维检验局联合当地教育、工商等部门大胆创新校服监管模式。按照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的思路,建立健全校服管理机制,形成监管合力,以杜绝不合格校服流入校园。

“这是我们联合检查组到达的第一个学校。学校将在近期集中发放新生校服,我们也将联合教育部门、各区县市场监管局到一些学校开展联合检查,一方面是督促和明确学校履行校服进货验收的质量义务,另一方面也会当场查验企业所供大货是否有检验合格报告以及报告的真实性。这是2016年宁夏质监局、教育厅、工商局三部门根据国家四部委文件精神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确定的工作机制。”唐亮介绍。

同在现场的宁夏教育装备和校园风险管理科科长张文杰介绍:“我们很重视校服质量,但由于校服质量监管专业性较强,在没有建立联合机制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发文等手段约束学校,实际达到的效果有限。建立联合机制,能够借助纤检机构的专业优势及时发现问题,形成从生产环节开始的链条监管模式,对提升宁夏校服质量很有效果。”

为该学校供货的宁夏龙凤制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婧介绍:“我公司每年为银川市十几家学校提供校服,年产量十几万套,都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多年来纤检局对我们严格要求,所有校服必须合格后方可供给学校,因此,即使有些学校不要求,我们也会主动提供检验合格报告给他们。”

针对当天上午的检查结果,宁夏纤检局副局长杨学告诉记者:“根据以往的检查情况,市区学校较为重视校服质量,也能够较好地履行进货验收职责,但部分较偏远学校质量意识淡薄,我们每年将针对不同学校开展联合检查,争取几年下来基本实现全覆盖。”

“批批抽检”:开启校服监管新局面

据杨学介绍,早在2000年前后,宁夏纤检局就非常重视学生床上用品和校服的质量安全状况,并纳入了监督抽查范围。如果产品不合格,就依法处罚生产企业,并将不合格企业名单向社会公示,引起了社会,尤其是学生家长的广泛关注,对督促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有一定威慑作用。

“但当时宁夏地区的校服全部是定点生产,企业创新意识缺乏,很难让校服品质在封闭的市场环境下有本质的突破。”杨学说。

以教育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为契机,宁夏纤检局与当地教育部门联合监管校园纺织品,同时取消定点生产,当地企业大为赞赏,宁夏校服市场环境由此改变,校服监管的新局面正式开启。

2016年,宁夏纤检局确立了出厂前的校服“批批抽检”、到校后的校服“件件合格”的监管目标。这一做法是将校服监管的关口前移,注重源头治理,可谓是对“双送检”制度落地宁夏的大胆创新。

宁夏纤检局局长李文华解释,实现“批批抽检”最关键的环节是企业,我们要求校服生产企业在签订供货合同5个工作日内将供货对象、数量、时间等报我局和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由我局制定监督抽查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企业只要主动报告的,都纳入监督抽检,由监管部门派人到企业抽取样品,不收检验费。不主动报告的,则不纳入监督抽检,校方索要检验报告时,企业将送样委托检验,并承担检验费用。这种制度设计既减轻了企业经济负担,又可以让企业少跑路,还极大调动了企业主动报告的积极性,受到企业高度欢迎。

实践证明,这一做法符合宁夏实际,效果明显。宁夏校服大部分由当地企业供货,目前,全区35家校服生产企业已经全部纳入自治区监督抽查范围。截至2016年底,共抽取全区26家校服生产企业的样品399批次,涉及721所学校,学校覆盖面达34.5%,学生覆盖面达60.5%。今年计划再抽取600批校服,涉及全区1000多所学校,将基本实现校服出厂前监管全覆盖。

出厂前“批批抽检”就能保证流入校园的校服“件件合格”吗?李文华表示,“批批抽检”的做法解决了绝大部分问题,但难免有漏网之鱼,而且无法有效监管外来企业。为此我们联合教育部门对校服使用单位加强监督,我们要求校服使用单位履行检查验收和记录义务,验明并留存产品检验报告。生产企业或校服供应商没有检验报告的,不予接收。每年秋季开学后,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教育主管部門对学校落实这一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不留监管死角。

事实上,宁夏纤检局为实现上述目标做了大量基础工作。先是摸清校服生产企业底数。为获得准确数据,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请教育部门提供招投标及备案合同,他们主动提供了近三年的区内供货企业的名单;二是根据企业工商注册信息,请工商部门归纳梳理;三是根据以往检验记录,筛选甄别出了有校服委托送检记录的全部企业名单。将以上3个名单对比分析,得出了全区校服生产企业的准确信息,即目前正常生产经营的企业共有35家。然后对这35家企业逐个走访,全面摸清了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和经营业绩,为实现监管全覆盖和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创造了条件。endprint

“和前几年的留样相比,近两年校服质量明显提升,舒适和耐磨性变好,含棉量提高,企业也在按学生和家长的要求不断改进校服款式,比如,去年有的学生希望校服裤腿小一点,今年的企业就在这方面进行了调整,学生们也更喜欢了。”张淯娟校长告诉记者。

款式革新,在“挣扎”中前行

据了解,银川十八中的校服基本可以代表宁夏地区大部分学校的校服品质水平。从检验结果看,这些校服的质量符合国家最新标准要求。但从款式看,虽然宽大不合体的现象有所改善,但面料和色彩上显得较为传统单调,无法实现学生个性和校园文化的完美结合。

对此,供货企业向记者诉说苦衷:“这两年校服标准越来越严格,人工成本也不断攀升,我们要在校服10多年不涨价的基础上保证质量,并且不断满足越来越多学校在设计方面提出的要求,企业生存的确很难。”

张文杰也坦言:“不仅是校服,宁夏地区作业本等学生用品均存在限价规定,这是十几年前的物价规定,与当前市场价格水平不符合,我们也为此与物价部门沟通协调过,但进度缓慢。”

“我是主张学生穿校服的,也知道现在的100块钱与10多年前所代表的价值不一样,有家长要求校服做成日韩风格的,但价格是个很敏感的因素,而且我们要考虑到家庭困难学生的承受能力,因此只能要求企业在这个价格范围内尽量做到质量安全,品质有所提升。”张淯娟表示。

价格因素似乎成为制约宁夏地区校服款式革新的最重要因素,为此,企业和学校、校服管理部门等各方都在努力探索。

“我们牵头打破定点生产,让企业公平自由竞争,同时争取监督抽查专项经费,将当地所有校服生产企业纳入监督抽查范围,免收检验费,目的是减轻企业负担,让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李文华说。

教育部门则要求学校在家委会的参与下确定校服款式和价格。“某种程度上讲,家长更愿意选择品质优良价格稍高的校服给孩子。这对校服款式革新有促进作用。”张文华表示。

走进龙凤制衣有限公司的校服展厅,很多做工精良、款式新颖的校服呈现在内,服装设计专业出身的王婧还特意为主推校服款选择了可搭配的内搭或装饰,看上去时尚而有个性。王婧认为,做校服本身就是为教育事业服务的工作,企业需要用心去做,引领产业进步。她经营的宁夏龙凤制衣厂专注于校服生产20余年,因品质稳定赢得了很多学校和同行的赞赏。

“学校和家长对校服认识的改变需要企业去引领,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校选择了展厅内的款式,让我承担从设计到制作的整个过程。”王婧说。的确,龙凤制衣车间内正在生产的宁夏二十一小学校服属于日韩风格,校服面料品质优良,做工和裁剪也都标准精细。

王婧说自己对品质的追求一方面源于自己对服装行业的热爱,另一方面则是认真执行纤检局对质量的严格要求。她说:“我按标准要求去南方采购面料,很多面料商觉得不可思議,宁夏一个西北地区竟然有这么多要求。其实我都是按照纤检局给出的要求做的,当然这样做才能保证企业长远发展。”

今年1—7月,宁夏纤检局对全区30家校服生产企业的13.8万件校服进行了抽检,合格率达100%。宁夏校服质量提升明显,款式革新也在加快,有理由相信,宁夏校服将越变越好。endprint

猜你喜欢

纤检局校服宁夏
宁夏
记忆深处的校服
校服·校腐
宁夏
校服
内蒙古:纤检局针对实际需求制定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