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脏腑”之言 安度多事之秋

2017-12-19李宁

中老年健康 2017年10期
关键词:入秋水液肺脏

李宁

在中医学中,将季节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阶段,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五行。想知道其中的微妙关系吗?我们请武警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朱宏来讲解一下。

问:时下正值金秋十月,秋季在中医的五行中有什么特点呢?

朱宏:秋天属金,代表气体向内收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金。秋天收获,人们储蓄粮食为过冬作准备,树叶凋落,所以秋属金。

金的特点是稳固,秋天在脏为肺,在秋季,气候特点为燥,不宜食用辛辣的食物,宜食用白色的食物,白润肺。土生金,金生水,金克木,火克金,五行与五脏相互促进制约,维持人的正常生理活动。但如果一方“太过”或“不及”,就会出现五行相乘的局面。以金克木为例,在正常情况下,金能制约木,若木气不足,金虽然处于正常水平,木也难以承受金的克制,因而造成金乘虚侵袭,使木更加虚弱。但如果木气过于亢盛,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木亢侮金”。

所以只有五行之间相互滋生、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才能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变化与发展。

问:大家都知道秋季要“养肺”,那么有“娇脏”之称的肺脏在秋季要注意哪些呢?

朱宏:秋季在脏为肺,而气候多清凉干燥,由于肺为清虚之脏,喜润恶燥,故秋季易见肺燥之证,临床常见干咳无痰、口鼻干燥、皮肤干裂等症。

肺是五脏中最娇嫩的,入秋后它最容易受伤。肺脏清虚而娇嫩,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为脏腑之华盖,肺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易受外邪侵害。外感六淫之邪(风、寒、暑、湿、燥、火)从皮毛或口鼻而入,常易犯肺而病,其他脏腑病变,亦常累及于肺,故有“娇脏”之称。

秋季气候忽冷忽热,最容易引起伤风感冒。因此,加强体质的锻炼尤其重要,俗话说:耐寒锻炼从秋季开始。另外,还要注意增减衣服。入秋时节,由于大气湿度降低会出现秋燥,此时最不适应的是肺部。因此,饮食方面,宜食用白色的食物,如川贝梨、冰糖银耳等,其中也可加一些沙参、麦冬等来养阴清肺,补充水分。

问:如果肺脏受到侵袭,相对应的会出现哪些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朱宏:肺主行水,“通调水道”。肺气的宣发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入秋季后,容易出现阴虚肺燥的情况,胃肠蠕动缓慢的人很易发生便秘。因此,大家平时还应多吃滋阴润燥、补脾健胃的食品,如红薯。红薯性平味甘,入脾、肾经;有补中和血、益气生津、宽肠胃、通便秘等功效。此外红薯叶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铁,只要吃一盘,几乎可以满足一天的需求。

肺朝百脉,主治节。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送到全身。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应在秋季开始每天早晨加强室外锻炼,循序渐进,以迎接冬天的到来,适应寒冷的空气。

另外,患有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在秋季到来之时,应格外注意。绝大多数肺心病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并发肺气肿的后果,因此,积极控制这些疾病是避免肺心病加重的根本措施。

肺主皮毛,故皮肤病患者在秋季易复发,要注意饮食和预防过敏。易患皮肤病的人也应少吃辛辣食物,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如梨、白萝卜、银耳、燕窝等。手脚干裂的患者在秋季应注意适当减少泡脚的时间,而且水温不宜过热,泡后一定要记得涂抹润肤露,以防手脚干裂加重。

肺在志为忧(悲)。悲忧皆为人体正常的情绪变化或情感反应,由肺精、肺气化生。秋季萧条,可使一些人产生悲伤、沮丧等抑郁情绪。过度悲哀或者过度忧伤,属不良的情志变化,又可损伤肺精、肺气,或导致肺气的宣降运动失调。悲伤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此时应适当出去走动,游玩,调节心情。

肺在液为涕。鼻涕由肺津所化,由肺气的宣发运动布散于鼻窍。如肺津、肺气充足,則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寒邪侵肺,肺失宣,肺津被寒邪所凝而不化,则鼻流清涕;肺热壅盛,则可见喘咳上气,流涕黄浊;若燥邪犯肺,则可见鼻干而痛。平时外出应注意戴口罩,在室内可使用加湿器加以缓解。另外,还可以用三七油涂抹鼻腔。

问:那么,除了肺脏以外,还有哪些人体脏器在秋季变化较多呢?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五行与四季

朱宏:谏议之官——脾。喜燥恶湿是它的生理特性之一。脾之所以有喜燥恶湿的特性,是与其运化水液的生理机能分不开的。脾气健旺,运化水液功能发挥正常,水精四布,自然无痰饮水湿凝聚。然脾气升动,才能将水液上输于肺,即所谓“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而脾气升运的条件之一就是脾体干燥,不被痰饮水湿所困。

入秋后,我们宜健脾去湿,可多食用一些黄色的食物,抑或在平时煲汤时放一些人参、黄芪、党参、大枣等用来健脾气,也可在熬粥时放一些山药、芡实、薏苡仁等来养脾阴。此外,还可用苍术、白术、厚朴、茯苓等燥脾湿。

君主之官——心。心主血脉,主藏神。起着主宰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作用,故称心为“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在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与四时之夏相应。

心与夏气相通应,是因为自然界在夏季以炎热为主,在人体则心为火脏而阳气最盛。而秋冬季气温逐渐转凉,是心脏病易发的季节,心脏病人平时要注意预防和休养,从入秋以来,应注意防寒保暖,预防感冒,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适量运动锻炼。此外,更应控制情绪,因为人在大怒或大喜时,肾上腺分泌增加,血管收缩,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容易造成心脏负荷加重、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发心脏病。

将军之官——肝。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为“刚脏”,主升主动,喜顺达而恶抑郁。在五行中属木,为阴中之少阳,肝与四时之春相应。

中医五行中认为金克木,在脏腑中则为肺金克肝木。秋天肺金亢胜,使肝木受到抑制,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肝木的阴津是濡养眼睛的源泉,当其受到抑制时,阴津分泌降低,使眼睛得不到濡养,感觉干涩。秋燥易使肝火旺盛,秋季进补要注意控制体重,体重过重会让肝脏工作更辛苦。而且要注意饮食,不喝生水,也不要生食海鲜,因为蛤、蚝以及贝类等容易受到A型肝炎病毒感染。

作强之官——肾。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主水,主纳气。肾藏先天之精,为人体生命之本源。在五行中属水,为阴中之阴,肾与四时之冬相应。

只有肾精、肾气充盛,吸入之气才能经过肺之肃降,而下纳于肾。肺肾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呼吸的生理活动。所以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若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气浮于上;肺气久虚,伤及肾气,而致肾失摄纳,均会出现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症。

肾病患者由于肾气虚弱,抵抗力差,稍不注意就会受寒,出现呼吸道症状。特别是老年病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耐受性较差,感染的几率更大。应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并进行合理的锻炼。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秋水液肺脏
入秋后养猪注意这些问题
背后七颠百病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肺脏介入医学》已出版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别让“爱美病”带你入秋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时尚入秋心机get
饮水
中医脾主运化水液理论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