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食品安全不留监管空白

2017-12-19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天猫舆情合格

文 / 中国健康传媒集团食品药品舆情监测中心

舆情概述

近年来,网购食品、网络订餐等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电商平台的进阶、外卖平台的崛起以及微商微店的崭露头角成为互联网食品经营的三大主渠道。在享受便利的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今年年初,正是淘年货进行时。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以下简称国家总局)公布对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酒类、速冻食品等6类常被囤为年货的食品抽检结果,500批次样品中多数合格,7批次样品不合格。而这些不合格产品大多来自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此外,北京、上海、广东、河北、天津、湖南、重庆等20余省份食药监局发布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梳理发现,抽检的多数样品合格,但存在部分纯净水细菌超标、部分酒类甲醇超标,以及一些食品防腐剂超标等问题。

随后,央视“3·15”晚会曝光日本核污染地区的食品现身国内市场。此外,7月起高铁试点网络订餐,8月“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中秋“私房月饼”朋友圈刷屏等事件成为今年网络食品舆情的重要一环,引发公众媒体热议。

与此同时,各级监管部门面对网络食品监管新挑战,也纷纷践行新举措,出台了各项意见办法,开展整治行动,营造良好网购食品大环境。

舆情走势

从舆情发展走势看,“网络食品”相关舆情走势总体呈现“波浪式”的特征,3月、8月出现两个明显波峰。在三个重点网售食品平台中,整体来看,电商平台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微商微店最低。个别时段网络订餐出现的热点事件使得该平台的舆情热度超出电商平台。

1月3日,国家总局通报7批次食品不合格。正值年初购置年货时节,央视财经等媒体以《这些“年货”不合格,别再买了!京东、天猫都有售》为题进行披露,引发了今年“网络食品”舆情的首轮传播。

热议峰值出现在3月,央视“3·15”晚会曝光深圳海豚跨境科技有限公司,为国内众多的电商提供货源。在其网上商城里,来自日本的核污染地区禁止销售的卡乐比麦片赫然在列。3月15日晚间,央视财经频道、央视网、央视财经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同步直播“3·15”晚会,在曝光各种侵权行为后,并对曝光企业进行了追踪报道,全景式展现、全媒体报道和直播掀起了舆论热潮。随着节目播出,网易、腾讯、搜狐、新浪等媒体率先对央视曝光出的侵权信息进行转载。地方媒体、行业媒体纷纷跟进,央视财经、澎湃新闻网等开始追踪事件的进展,节目播出不到半小时,北京、上海等地区连夜彻查曝光企业,报道量猛增,京东、京东全球购、天猫、天猫国际、蜜芽、洋码头等电商平台集体下架曝光的食品,信息量持续增加。

3月16日,国家总局针对食品营销欺诈乱象做了回应。央视曝光的侵权信息继续在互联网广泛传播,中国新闻网、新浪财经、《北京青年报》等众多媒体跟踪报道事件进展。上海、北京、山东等多地针对央视曝光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检查,同时各地连锁超市、农产品市场、电商开始进行自查。公众媒体继续追踪事态进展,自媒体网民纷纷热议,舆情持续高涨。

4~7月,舆情走势平缓。4月11日,国家总局发布1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部分不合格商品来自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新华网发布《这些食品千万不要买!天猫、京东上有售》,多家媒体转载通报。6月中旬,《楚天都市报》发表的《你在朋友圈买的这些网红食品可能全是假货!成本仅2块!》一文报道了湖南民警在巡逻中查出了一个通过微信朋友圈贩卖假冒食品的特大跨省团伙,其中就有受到不少白领追捧的“每日坚果”,掀起了又一轮信息的扩散。

8月15日,国家总局的抽检公告中显示,天猫超市在天猫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开心果,霉菌超标1.8倍。不合格信息发布之后,迅速引发媒体关注,当日法晚网、澎湃新闻、荆楚网、中新网、新华网、新视听网、食品伙伴网、新民网等众多新闻网站纷纷报道,舆情热度迅速上升。8月16日凌晨,“三只松鼠”在微博上的回应,使得舆情到达顶峰。10月,安徽省食药监局通报“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的核查处置结果,以及其主动中止IPO申请后再次更新预披露招股书等信息使得此次事件接近尾声。

9月6日,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播出的关于中外知名奶粉对比的节目中显示:6款海淘奶粉中有4款不符合中国标准,海淘奶粉的不合格率高达66%,引发业内关注。中秋期间,朋友圈“私房月饼”话题以及对其安全问题的讨论热闹非凡。美团外卖小哥“偷吃又吐回”事件让平静的10月在月末呈现了大反转。

报道内容分析

以2017年1~10月为监测时间段,按转载量排序,新闻网站“网络食品”相关报道的热点文章,如表1所示。

通过对相关文章进行内容分析和事件聚类,相关报道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各平台食品安全信息披露。如1月,《21世纪经济报道》刊文《这些“年货”不合格别再买了!京东天猫都有售》,通报了年初国家总局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3月,中国网财经的《315曝光有棵树销售核污染区食品 回应:全线下架日本食品》、海外网的《“3·15”晚会曝日本核污染食品流入中国 外交部回应》等文章披露了央视曝光日本核污染食品现身中国及后续进展;4月,新华网以《这些食品千万不要买!天猫、京东上有售》为题转载国家总局食品抽检通告,16批次食品不合格,半数以上来自于电商平台;中国经济网文章《三只松鼠开心果被爆霉菌超标1.8倍 网购食品需谨慎》、中国青年网《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近两倍 IPO之路再蒙阴影》以及《新京报》文章《三只松鼠开心果霉菌超标被罚 调查结果公布》等陆续报道了“三只松鼠”事件的始末;10月初,澎湃新闻发表《暗访朋友圈私房月饼:有的不标生产日期有的用坏水果中秋……》一文,揭露“私房月饼”乱象等。

表1 新闻转载量排行榜TOP 5

第二,相关政策信息解读及推出的监管新举措。2015年新修订《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使我国成为全球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的先行者。2016年,国家总局发布的《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进一步强化、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管理责任和入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在法规层面明确了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作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方的责任,以及作为食品相关经营者的义务。为积极应对网络食品销售大环境,各级监管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意见、办法,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为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

如《北京商报》文章《北京启动网络食品经营备案 京东、天猫、外卖平台成为办理经营备案主体》,报道了北京市食药监局出台了《网络食品经营备案事项办理规程》,涉及第三方电商平台及订餐平台;《中国医药报》文章《打造餐饮安全监管的“中国模式”》,梳理了从国家总局到各级地方监管部门基于网络订餐平台的监管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再如金羊网文章《神秘“外卖抽检车”现身广州 平台联动食药监盲检网络订餐食品》、法制网文章《四大外卖平台在京成立自律共建联盟承诺对违法商户同步清查联动惩戒》等报道了食药监践行新举措。

第三,就网络食品监管发表评论。如《法制日报》发表评论文章《网购食品监管不应止于先行赔偿》,称规范网购食品不应止于“先行赔偿”。首先,应加快《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实施,建立网络食品经营行为的准入和监管机制,在法律的框架内对网上销售模式进行规范管理,要求食品经营者均应先办理证照、再上网经营,从源头环节引导经营者自律。其次,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向消费者传授网购技巧及有关注意事项以降低网购风险。再次,要建立健全处罚制度,网售食品的处罚方式和程度,除了“连坐”网店及网站之外,可以参照传统门店食品销售的处罚模式,一旦发现过期或者假冒伪劣食品,要予以严厉处罚和打击,并在网上进行公示。

再如红网文章《朋友圈自制月饼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中表示,网络时代,微商崛起。赶中秋节的场,朋友圈里私房个性化月饼也卖得火热。自制月饼,不能游离于监管之外。微信不是法外之地,微商更不能肆意让“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当前,只有摆脱不能抽查、无法监管的“困境”,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

微博与微信分析

2017年1~10月,受热点事件影响,微博及微信平台“网络食品”相关话题关注度波动较大。

按照阅读量排序,热门微信文章、微博话题如表2、表3所示。其中“3·15曝光日本核辐射区食品”“三只松鼠霉菌超标”等获得较高关注度。

表2 热门微博排行榜

表3 热门微信排行榜

舆情点评

现如今,通过网络渠道购买食品或是订餐已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场景。互联网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同样带来了不可回避的食品安全问题。接连曝光的电商食品抽检不合格、“三无私房月饼”等信息不断刺激着消费者的神经。

2016年,国家总局出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对于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及通过第三方平台或者自建的网站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行为的查处,做出了明确规定。这也是全球首个针对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查处办法。可以说,我国在网络食品领域的监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庭厨房、私厨、微店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又对网络食品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新业态下的食品安全风险、完善相关的条例与规范,成为做好网络食品监管工作、构筑网络食品安全的基础。回过头梳理热议事件的特点,我们发现,关注度较高的食品安全事件,如“三只松鼠霉菌超标”“年货不合格”等信息多由食药监部门主动发布。这也反映出相关部门对该问题的重视和积极的行动。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对网络食品安全的监管,需要从“网络”“食品”两方面下功夫,也就是说,在强调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也必须将网络销售平台的主体责任提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日,天猫国际制定出天猫国际奶粉、保健品、食品行业的标准,这三个标准会与日常抽检结合,一旦发现商品不合格,天猫将联动国家相关部门启动下架、召回乃至销毁的快速处置流程。可以说,这释放出网络平台主动要求监管、联合监管的信号。然而,相关的标准和行动,不应仅仅停留在对国际品牌上要求上,也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家电商平台中。

可以说,守护网络食品的安全,做好相关监管工作,既需要相关部门加强与网络销售平台的沟通,加大对后者的约束,又需要网络平台的经营者自身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网络食品安全监管,需多方合力,需持续探索。

猜你喜欢

天猫舆情合格
捷报
从天猫的“新零售”变革中看商业的“新四化”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不合格的洗衣工
消费舆情
做合格党员
天猫“北伐”
神威大药房天猫旗舰店正式上线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