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赛珍珠翻译行为的“他者”构成与“民族主义身份”构建

2017-12-18刘蕾

魅力中国 2017年47期
关键词:赛珍珠他者水浒传

摘 要:借鉴韦努蒂的翻译理论,分析赛珍珠在《水浒传》的英译翻译活动中的 “他者” 构成和“民族主义身份”构建,以及在此影响下的“异化”翻译策略体现,并希望对文学翻译中的译者素质培养及主动性分析产生可供参考的价值。

关键词:赛珍珠 水浒传 “他者” “民族主义身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ther”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foreiniz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Pearl Bucks translation practices of Shui Hu Zhuan by employing Venutis translation theory in the hope of providing useful referenc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practices in terms of translators quality cultivation and subjectivity analysis.

Keywords: Pearl S. Buck, Shui Hu Zhuan, the Other, national identities

一、前言

名如其人,赛珍珠以其对中国人民生活史诗般的描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世界文学史上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除了大量文学作品,赛珍珠有一部翻译作品流传于世,即《水浒传》的英译版All Men Are Brothers。赛珍珠在翻译这一部作品时使用的异化策略及相应表现形式已经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被同时代以鲁迅的文人诟病为“硬译”到得到今天“帮助中国文化走出去”(王守仁,新华日报)的褒奖,不可否认的是学界对译者的评价铭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记。这种时代印记不仅有特定文化背景的影响,也体现出整个翻译理论评价的体系的发展和新动向。本文把赛珍珠的翻译研究置于韦努蒂以“异化”为典型特征的翻译评价体系内进行剖析和论证,探讨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和其独特的“民族主义身份”构建方式。通过挖掘赛珍珠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及其以此为基础和出发点的“民族主义身份”构建,对赛珍珠的翻译策略进行解读,并期待由此讨论产生具有普遍价值的理论,对现代的文学翻译有所启发。

二、“他者”和“民族主义身份”

“他者”(The Other)来自哲学范畴,在西方哲学中有深厚的渊源,这一概念相对于“自我”而形成指自我以外的一切人与事物。凡是外在于自我的存在,不管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可看见还是不可看见,可感知还是不可感知,都可以被称为他者。在柏拉图、黑格尔、胡塞尔、萨特等哲学家的理论体系中,他者是占据重要一席之地的概念,并跟随这些哲学家的理论发展经历涵义的变化。由于西方哲学从一开始就是关于主体(即自我)的哲学,所以“他者”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这一局面直到后结构主义理论的出现才有所改观。拉康(Jacques Lacan)发展的后结构主义的心理分析对他者的定义有不同的意思,主要指无意识(unconscious)(注:这一概念来自弗洛伊德)。在一个主体被消解、他者被发明的大背景下,他者的作用在后结构注意思潮中被凸显出,成为一个文化批评的重要命题。在韦努蒂的专著《翻译改变一切》中以“翻譯造成的差异--译者无意识”为标题的章节中,他借用拉康的“他者”概念,专门讨论了“译者无意识”对翻译活动的影响。首先,韦努蒂认为在翻译开始之前,源文本和译文之间并不预先存在一种形式、意义或接受方式的相似性。相似性建立在源文本和译文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差异的基础上,而译者所做的无非是解决差异或者使差异变得神秘化(透明的流畅式翻译带来的效果),而这种差异会持续存在于译文中,并使其交际功能复杂化。(Venuti, 2008:1-5)其次,韦努蒂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会释放出源文本被压抑而未得到表达的形式或意义方面的“语言剩余”,而除了译者的有意之举,“译者无意识”也发挥作用,帮助释放“语言剩余”。这里,韦努蒂借用了拉康的“他者”概念以及后者的相关论断:“能指链是促使主体(subject)产生欲望的某种缺乏(lack)的发生场所。”(Lacan,1977:256-265)欲望起源于“他者”,并非主体本身。而拉康对“他者”的定义则是:主体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内化的能指,其中就包括那些令主体对某种要求得到回应而得到满足感而产生期待的能指。(Lacan,1977:263)“他者”就是通过认同过程而构成的主体的能指链。这种构建的出现在主体无意识的情况下完成。在拉康的理论框架中,“无意识就是他者的话语”,“他者中能指的存在实际上往往对主体是封闭的,其存在主要是一种压制的状态”。(Lacan,1977:193,

200)当译者成为主体的时候,源文本的能指就是欲望产生的舞台。源文本在译者内心产生一种缺乏感,而译者则无意识中希望源文本满足这种缺乏,所以译者就对源文本进行改动从而得到满足。

在韦努蒂的专著《翻译改变一切》中以“本土偶然性--翻译与民族身份”为标题的章节中,他论述了翻译对国家/民族身份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性质和程度首先取决于对国家或民族的认知。Lefevere在其著述中曾引用Victor Hugo在其儿子于1865年Francois-Victor的莎士比亚的英译本出版前言中的话:“翻译一位外国作者的书就是增加自己国家的诗歌;这种令人开阔眼界之举不会让那些受益的人高兴,至少他们最初是不高兴的。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反抗。”(Lefevere, 1992:18)Lefevere的这段论断里充满矛盾,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翻译与国家身份之间的典型关系:翻译被认为是实施在国家上的一种暴力,原因就在于民族主义思想对身份的认知往往持一种形而上学的概念,认为既然有种族方面的生物学基础,再加上表现为某种特定语言和文化,所以国家具有单一性质的本质。在这种认识的影响下,既然翻译主要应对源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那么翻译就必然传达这些差异,借此对所谓的国家语言和文化的完整性造成威胁,译者的翻译工作就会受到本国文化学者的口诛笔伐。这种民族主义语文学上的排外主义息息相关,这种文化排外主义担心外国文学可能会污染本国传统,甚至用生物学表述成为“把别的人中的物质融入到自己的生命之血中,这真是令人难以想象。”(Lefevere, 1992:18)尽管有各种源于文化排外而产生的抵抗性,翻译的发生不可避免地使译入语国家/民族受益。受益的发生必经译者之手,译者“虽然翻译的民族主义往往受到具体的社会和政治目的而有心为之,但是译者和读者都不必意识到由译文产生的社会效应。民族身份的形成可能是无心之举,原因就在于民族身份形成于有其他起源的语言中,起源于主体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但是主体视其为自己的个人表达。”(Venuti,2013:119)

三、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

在以上讨论的概念和理论的参照下,不妨就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和“民族主义身份”构建方式做一探讨,以期对赛珍珠的英译《水浒传》版本All Men Are Brothers中使用的“异化”翻译策略做出解释。

在“他者”即“主体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内化的能指”的认识基础上,首先在此讨论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在赛珍珠作为主体,或具体而言在作为译者这种特定主体的情况下,在其进行翻译活动之前,赛珍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内化的能指很特殊,因为她的生活经历和环境使她的具备了独特的“他者”构成成分。

这种独特性首先体现在译者赛珍珠对汉语的习得过程和习得方式。因为自小跟随父母在中国生活,并且其父的传教士身份给了赛珍珠与中国普通百姓交融的成长环境,使她从幼年开始就浸润于群众话语中,在使用中接受了汉语表达方式上的生动性。她以能讲汉语而感到自豪,并宣布汉语是自己的母语。从这一点上,赛珍珠获得对汉语的天然认知和主体意识,不同于其他翻译家后天有目的性的习得方式,比如另一《水浒传》英译版本的翻译者沙博理(Sidney Shapiro)。沙博理32岁来到中国,此前只在美国学习过9个月的中文,后期的语言习得大多在其中国妻子的帮助下完成。所以不可否认的是,在其从事翻译活动前和从事翻译活动过程中的汉语习得大多是为翻译服务的目的性语言输入,是一种非自然的语言获得方式。比较而言,赛珍珠的语言习得过程自然化,其对汉语的语言观浑然天成,不受精英主义视角的影响。

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中的第二个组成部分就是对中国小说的接受方式和看法。赛珍珠从小在中国念私塾、读四书五经,在17岁回美国之前,接受了和中国学生一般无二的教育。正统教育之余,赛珍珠赛珍珠跑去书场听书,把《水浒传》里的故事听得滚瓜烂熟,甚至能活灵活现地讲上一段,这造就了赛珍珠对中国小说的独到看法。她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致辞时说“中国小说对西方小说和西方小说家具有启发意义”,“小说在中国从来不是一种艺术”,“中国小说用白话写作的真正理由,是因为普通人既不会读也不会写,小说只有用白话写成,读的时候才能被那些只能用口头语言交流的人听懂。”“中国小说是自由的。它随意在自己的土地上成长。这土地就是普通人民;它受到最充沛的阳光的抚育,这阳光就是民众的赞同;它没有受到文人艺术那种冰霜寒风的侵袭。”(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dc62670102vgt0.html)

赛珍珠的“他者”构成成分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她喜爱阅读中国经集典故,崇尚孔子的儒学思想。以英译版《水浒传》题目为例,赛珍珠借用了《论语》中的经典语句“四海之内皆兄弟”,译为All Men Are Brothers,借此表达小说中“大家都是好兄弟,为了行侠仗义而聚在一起”的主题。这个译名不仅正好符合这些英雄好汉的精神品质,也应和了“天下一家”的儒家思想。作為集中西文化于一身的特殊文人,经历了中国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见证了不寻常的社会变革和文化风潮,此后依然毫不迟疑地选择中国文化,充分显示其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另一个自信于中国文化的例证就是赛珍珠不满于外国作家写的关于中国题材的作品,促成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在1935年的出版,帮助中国人开始真正向美国人介绍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

总而言之,赛珍珠的“他者”的构成成分不仅来源于其作为普通人在中国的成长经历,也来源于其作为文化人士对中国小说的洞悉,更来源于其作为中西双重文化身份者对中国文化的倾向性。所有的这些成分合在一起,决定了在其翻译策略中选择了“异化”翻译,凸显源语中的中国语言和文化特色。

四、赛珍珠的“民族主义身份”构建方式

基于赛珍珠深厚的中国语言及文化基础和认知,以下把她的译者行为置于对中国的“民族主义身份”构建内进行讨论,应该是合乎情理的。不过具体的表现是赛珍珠用英语构建中国的“民族主义身份”,为英语读者构建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等民族主义特质。这一点和许多以同时代的文人不同。以鲁迅的翻译为例,他选择把很多外文作品译作中文,得到中土所没有的东西。他希望借助外国文学及理论作品,达到改善中国教育理念和文学论的目的,建立一个强壮的民族身份,达到改变中国在地缘政治关系中的从属地位,所以才有了《社会教育与趣味》、《文学与批评》等译作。对于中国的“民族主义身份”,鲁迅看到的是缺乏,所以通过引入外国思想来弥补和加强;而赛珍珠则看到了以水浒兄弟为代表的中国人顽强的斗志和不屈服的精神。

赛珍珠的翻译活动并没有因此改变英语国家文化话语或其他政治日程的成分。这脱离不开彼时西方文化的霸权地位非一人之力可撼动的现实,也源于赛珍珠并无改造西方语言和文化之野心的态度。关于翻译《水浒传》,赛珍珠所言表的是出于讲述一个好故事的初衷,没有言表的是为英语读者构建她所认知的中国形象、中国人形象以及中国文化形象。在诸如《大地》等中国题材的小说作品中,上述方面的构建是有意识的,而《水浒传》翻译活动平行于《大地》的小说创作,所以可以说赛珍珠在《水浒传》也有构建“民族主义身份”的目的。

前面提到,翻译遭到的抵抗,来源于译入语读者对“民族身份”的同质性认识基础上,所以他们秉持着翻译作品会为本国语言和文化掺入杂质的想法。赛珍珠具有独特双文化视角,其生活和教育经历赋予她更开明的语言观和文化观。这些都对赛珍珠选择“异化”翻译策略起到直接的决定作用。

五、译例体现

以下选取All Men Are Brothers之中的几个译例,说明前述的“他者”构成成分和“民族主义身份”构建方式在译作中的体现。

例1:......且听下回分解。

译文:Pray hear it told in the next chapter.

例2:话分两头......

译文:Now the story divides into two parts.

例3:......不在话下。

译文:Of him/this/that no more need be said.

赛珍珠认为中国小说的形式和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所以忠实地一一翻译了章回体小说中的如下套语,这种高程序化的保留是小说的章回体特色,也是《水浒传》故事在民间评书艺术中代代相传而存在的证据。其他诸如沙博理版英译《水浒传》则对此多有省略的做法。究其原因,赛珍珠有混迹于书场听评书的经历,有较之沙博理更丰富的“他者”构成成分,所以于她而言,这种章回体小说形式即使在英语读者看来费解重复,也必须在译文中得到保留。

例4:鲁达再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那醋钵儿大小拳头,看着这郑屠道:“洒家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做到关西五路廉访使,也不枉了叫做镇关西。你是个卖肉的操刀屠户,狗一般的人,也叫做镇关西!你如何强骗了金翠莲!”(第三回)

译文:Then Lu Ta went forward another step and as Cheng sprawled there, Lu put one foot on his breast. Lu Tas fists, each as big as a coarse earthen bowl, were outstretched and his eyes glared down at Cheng and he said, "I was at first a guard before the generals gate, and then I was raised to be an official over five different districts, and I do not think I held the title of lord in vain, and are you fit to be called by that name, who are but a meat-selling, knife-holding butcher——a man like a dog. Shall you be called an official?How did you dare to use force to cheat the maid surnamed Chin and named Jade Lotus?”

例4中构建了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是伸张正义的鲁达和狗一般低贱的郑屠。鲁达从最初“始投老种经略相公”升迁到“关西五路廉访使”,才敢以“镇关西”自居。在翻译中其实有一处误译,“I was at first a guard before the generals gate”回译为“我一开始在将军门口看门”,其实与原文意思不符,译者把“投”理解成“投奔在......门下”直译成了“在......门前做侍卫”。在后面的译文中用 “official” 对应“使”的官衔,用“lord”对应“镇关西”的头衔,并称郑屠只不过一个屠夫,狗一样的人,根本配不上这个称号。译者在此构建的是中国人对“官员”的看法:官员身份很尊贵,不容亵渎,非普通市井之徒可以使用。所以使用了“official”以及“lord”进行。至于把“投”译作“在......门前做侍卫”,则更有可能是为了体现鲁达从普通卫士做到“官员”的不凡实力,从而在鲁达和郑屠这两个人物之制造鲜明的尊卑对比。

六、小结

总之,赛珍珠翻译《水浒传》的“异化”策略选择取决于其“他者”的构成和“民族主义身份”构建的意识。在运用这两个概念对译作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之后,发现如果译者的“他者”包含了对源语言的浸润式习得过程、对源文本文学形式的整体接受以及开明的文化认同态度,并且译者有意识在译文中进行“民族主义身份”构建,译者就能自觉并成功地运用“异化”翻译策略。希望这个结论对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素质培养和翻译主动性分析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守仁. 赛珍珠,一生都在讲述中国故事[N]. 新华日报, 2017年6月30日(014).

[2]Venuti,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

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2nd ed.)[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3]Lacan,Jacques.(trans) Ecrits:A Selection

[M]. New York: Norton, 1977.

[4]Venuti, Lawrence. Translation Changes Everything[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

dge, 2013.

[5]Lefevere,André.(ed.and trans.) Translati-

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992

[6] 一嘉一的博客. [轉]赛珍珠在诺贝尔奖授奖仪式上的演说(1938)[EB/OL]. http://blog.

sina.com.cn/s/blog_70dc62670102vgt0.html.

备注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典籍英译的“异化”原则分析-- 以赛珍珠英译<水浒传>为例》(12YJC74006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蕾,女,1979年2月9日出生,籍贯河北保定,硕士,研究方向为典籍翻译和外宣翻译。

猜你喜欢

赛珍珠他者水浒传
赛珍珠与徐志摩的“生死缠绵”
风车山麓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半斤八两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爱心大使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