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支原体肺炎的老年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

2017-12-18张丹红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0期
关键词:西沙支原体计数

张丹红

(吉林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支原体肺炎的老年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

张丹红

(吉林大学校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目的分析支原体肺炎老年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红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用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高于对照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莫西沙星能有效提高老年支原体肺炎患者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支原体肺炎;老年患者;莫西沙星

支原体肺炎发病机制是因肺炎支原体造成肺部急性感染,而形成肺部和呼吸道急性炎症,是当前临床常见肺炎类型之一[1]。支原体肺炎可通过损害人体肺外多脏器影响人体身体机能,严重可造成死亡。而老年患者由于其生理原因,一旦感染支原体肺炎难以快速治愈,因此,提高支原体肺炎老年患者治疗有效很重要。当前,对于支原体肺炎感染多通过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然而,长期服用此药物易产生抗药性造成后续治疗困难,同时服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易产生不良反应。而莫西沙星为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疗效快、安全系数高、不易产生耐药性,在支原体肺炎治疗上也有较好效果[2]。本文将莫西沙星在老年支原体肺炎临床应用上作简要实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支原体肺炎的老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其中,实验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51~67岁,平均年龄(57.3f3.5)岁;病程3~12天,平均病程(6.4f3.2)天。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52~64岁,平均年龄(56.5f2.9)岁;病程3~14天,平均病程(6.7f3.6)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常规检查后,给予对照组红霉素治疗,1 g红霉素加500 mL葡萄糖注射液(含葡萄糖5%),静脉滴注,每日早晚各一次。给予实验组莫西沙星治疗,250 mL注射液(含莫西沙星400 mg),静脉滴注,1次/d。连续滴注14天。

1.3 疗效评定标准

1.3.1 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检测

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离心转速,取上清,运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比浊检测C反应蛋白水平;抽取患者静脉血2 mL,运用自动化分析仪,检测白细胞计数水平。

1.3.2 疗效对比

分为无效、有效、显效三大类。无效:X线检测和胸部CT诊断肺部阴影未减小,发热等临床症状无任何改善;有效:X线和胸部CT检测肺部阴影部分被吸收且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显效:X线和胸部CT检测肺部无阴影,临床症状消失。其中,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实验组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组别nC反应蛋白水平(mg/L)白细胞计数水平(109/L)

表1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比较( s)

实验组258.01f0.235.79f1.06对照组259.13f0.796.73f0.21 t-6.81-4.35 P<0.05<0.05

2.2 两组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显效率为60%(15/25),对照组显效率为32%(8/25);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36%(9/25),对照组有效率为44%(11/25);实验组无效率为4%(1/25),对照组无效率为24%(6/25)。上述可知,实验组总有效率(96%)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P<0.05)。

3 讨 论

支原体肺炎是因肺炎支原体感染造成急性肺间质炎性病变,作为原核细胞微生物,肺炎支原体可通过大环内酯药物进行治疗。而研究发现,大环内酯类药物、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等药物能有效识别肺炎支原体,并有较强抗耐药性。由于传统临床中多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支原体肺炎感染治疗,致使肺炎支原体逐渐产生较强耐药性,进而影响治疗效果。而能有效抵抗喹诺酮类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还未大范围出现,因此,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有效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作为第四代氟喳诺酮类抗菌药物,莫西沙星可通过抑制DNA复制活动从而达到杀菌目的,且莫西沙星能够有效抵抗革兰氏阳性菌,减轻其耐药性,进入人体后能够在支气管、肺部钻膜中保持较高含量,从而起到治疗人体各系统感染作用[3]。

在本次实验中,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后,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和白细胞计数水平明显低于传统治疗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莫西沙星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传统疗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证明,莫西沙星可有效提高老年支原体肺炎感染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1] 梁绍明.莫西沙星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观察[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08):35-37.

[2] 胡 菊.莫西沙星与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4,7(9A):18-18.

R563.15

B

ISSN.2095-8242.2017.070.13801.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西沙支原体计数
古人计数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这样“计数”不恼人
鸡败血支原体的流行特点、鉴别诊断及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