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减氮增密措施对烤烟上部叶提质增香的效果探

2017-12-18赵红朝张兆扬赵建立董宁禹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豫西烤烟烟叶

赵红朝,张兆扬,周 童,赵建立,王 永,董宁禹 

(1. 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2. 红河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云南 红河州 652400;3. 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减氮增密措施对烤烟上部叶提质增香的效果探

赵红朝1,张兆扬1,周 童2,赵建立1,王 永1,董宁禹3

(1. 三门峡市烟草公司渑池县分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2. 红河州烟草公司泸西分公司,云南 红河州 652400;3. 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以秦烟96为材料,采用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减氮增密措施对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减氮增密处理的上部叶填充值增加,单叶重及含梗率降低,物理特性得到明显改善;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降低,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香气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其中,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9.73%、20.87%、9.19%、7.55%;感官质量突出表现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刺激性小、回甜较好。减氮增密措施对于烤烟上部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适宜在豫西烟区示范推广。

烤烟;减氮增密;上部叶;烟叶质量;香气物质

上部叶是烤烟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上二棚叶和顶叶,占整株烟叶的1/3,占烟叶总产量的30%~40%[1-2]。其品质同样占据重要地位,11个上等烟中上部叶占5个,占比45.5%;19个中等烟中上部叶占9个,占比47.4%[3-4]。豫西烟区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豫西烟区烟株旺长期间歇性干旱严重,成熟后期气温较低,热量条件相对较差,不利于烟叶正常成熟[5];部分烟田施氮量偏多、打顶过低等原因,上部叶往往出现组织僵硬、烟碱含量偏高、还原糖及糖碱比偏低、化学成分不协调、香气质差、香气量不足、刺激性大、含梗率高及填充性差等情况,烟叶配伍性较差,工业可用性较低[6-8]。因此,如何提高上部叶品质及香气含量,已成为豫西烟区烤烟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周泽庆等[9]研究认为,适宜的氮用量条件下,烟株生长发育状况良好,调制后上部叶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外观质量和感官平息质量较突出;汪丽等[10]研究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提高,各部位烟叶的还原糖及总糖含量增加,而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则相应降低,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李传胜等[11]研究指出,增密减氮减叶处理的上部叶含氮化合物含量降低,糖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香气质改善、香气量及甜感增加,刺激性减小。但以上研究的栽培措施在豫西干旱地区的适宜性尚不可知,研究拟通过田间对比试验,探究减氮增密措施对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感官质量的影响,旨在为豫西烟区优质烟叶生产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点和材料

试验于2016 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陈村乡进行,试验田块为壤质土,地面平整、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土壤全氮含量2.54 g/kg,有效氮含量154 mg/kg,全磷含量1.06 g/kg,有效磷含量11.22 mg/kg,全钾含量14.18 g/kg,有效钾含量186.14 mg/kg,有机质40.22 g/kg,pH值6.73。烤烟品种为当地主栽品种秦烟96。

1.2 试验设计

设置2个处理:(1)对照(CK),行距1.1 m,株距0.6 m,密度为1 010株/667m2,留叶数18~22片/株,施氮量6 kg/667m2;(2)减氮增密(T0),行距1.1 m,株距0.5 m,密度为1 212株/667m2,留叶数18~22片/株,施氮量较对照减少20%,为4.8 kg/667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每个小区面积667 m2。烟株于5月5日移栽,10月8日采烤结束。其他各项田间生产管理措施统一按照当地优质烤烟栽培技术进行。每个小区随机选取100株,将16~18叶位(自下往上数)进行标记,单独采烤,烘烤结束后选取等级为B2F的烟叶作为测定样品。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1.3.1 物理特性 参考《烟草物理检测》[12]的方法进行,主要仪器为郑州烟草研究院生产的TCZ-3型填充值测定仪,四川长江造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BHZ-1薄片厚度计和薄片抗张试验机。

1.3.2 烟叶常规化学成分 采用连续流动法(总糖、还原糖:YC/T 159—2002;总氮:YC/T 161—2002;烟碱:YC/T 160—2002;蛋白质:YC/T 249—2008;钾:YC/T 217—2007;氯:YC/T 162—2002),仪器为德国BRAN+LU-EBBE公司生产的AAIII型连续流动化学分析仪。

1.3.3 中性致香物质 委托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进行测定,采用内标法(内标为硝基苯),仪器为HP5890-5972气质联用仪。

1.3.4 感官质量 将烟叶切丝后卷成单料烟,邀请河南中烟技术中心的评吸专家对其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进行评吸,主要指标为香气质、香气量、透发性、杂气、浓度、劲头、细腻度、刺激性、余味及回甜,采用10分制打分法。

1.4 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Excel 2003与SPSS 17.0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减氮增密措施下的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

烟叶的物理特性主要包括厚度、叶面密度、单叶重、含梗率、填充性、弹性和吸湿性等,与烟叶内在质量密切相关[13]。由表1可知,减氮增密处理的上部叶单叶重及含梗率显著低于对照,填充值显著高于对照;厚度、叶面密度及拉力均略低于对照,平衡含水率略高于对照,但差异均不显著。参照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可知[14-16],减氮增密措施有助于改善上部叶的物理特性,提高其工业可用性。

2.2 减氮增密措施下的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

目前普遍认为,优质烤烟化学成分为总糖18%~22%,还原糖16%~18%,烟碱1.5%~3.5%,总氮1.5%~3.5%,蛋白质6%~9%,氯含量不超过0.3%,钾氯比以大于4为宜,糖碱比以8~10为宜[17]。由表2可知,减氮增密处理的上部叶还原糖及总糖含量较对照都有所增加,且差异达显著水平;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均较对照有所减少,其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钾含量、氯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此外,减氮增密处理的糖碱比、氮碱比和钾氯比均高于对照,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

2.3 减氮增密措施下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

按照香气前体物质的类别,可将中性致香物质分为4类: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及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18-19]。其中,新植二烯含量最大,故而将其单列分析。由表3可知,减氮增密处理的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9.73%、9.19%、20.87%、7.55%,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较对照增加5.75%,但差异不显著。总而言之,减氮增密措施能够显著增加上部叶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内在品质。

表1 减氮增密措施下的烤烟上部叶物理特性

表2 减氮增密措施下的烤烟上部叶化学成分

表3 减氮增密措施下烤烟上部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变化(μg/g)

2.4 减氮增密措施烤烟上部叶感官质量评分

感官质量是卷烟工业企业评价烟叶品质及香气状况的最直接、最可靠的标准[18,20]。由表4可知,与对照相比,减氮增密处理上部叶的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透发性较好,烟气浓度稍大、细腻度较好、回甜较好,而劲头、杂气、刺激性及余味相当。由此可见,减氮增密措施能够改善上部叶的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对于烟叶感官质量的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减氮增密措施可增加上部叶填充值,适度降低单叶重及含梗率,有效改善上部叶物理特性,提高工业可用性;可增加上部叶还原糖及总糖含量,降低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改善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可增加上部叶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内在品质,其中,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29.73%、9.19%、20.87%、7.55%;可改善上部叶的香气特性、烟气特性和口感特性,突出表现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透发性好,烟气浓度大、细腻度好、回甜较好。总而言之,减氮增密措施对于秦烟96上部叶提质增香效果明显,工业可用性显著提升。

当前,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卷烟工业对烟叶原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质量好的上部烟叶在现代混合型卷烟、低焦油烤烟型卷烟及近几年逐步兴起的细支烟配方中起着主导作用,对卷烟的香味和风格具有很大的贡献。因此,研究结果对于豫西烟区上部烟叶的开发利用及打开销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表4 不同措施烤烟上部叶感官质量评分 (分)

[1] 蔡宪杰,刘茂林,谢德平,等. 提高上部烟叶工业可用性技术研究[J].烟草科技,2010,(6):10-17.

[2] 王俊锋,许明发,林祖雄,等. 提高烟草上部烟叶可用性技术措施[J].广西农学报,2010,25(5):20-23.

[3] 徐增汉,王能如,王东胜,等. 半晾半烤法提高上部叶可用性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2003,(5):259-261.

[4] 宫长荣,刘 霞,宋朝鹏,等. 影响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因素及提高其可用性的措施[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103-108.

[5] 马中仁. 豫西优质烟栽培与烘烤[M]. 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9.

[6] 张国显. 豫西旱作烤烟优质稳产的优化水分管理模式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99,(1):20-24.

[7] 李雪君,王海波,丁燕芳,等. 豫西烟区烤烟新品种特征特性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3,42(3):42-45.

[8] 张继帅,程宝玉,苏富强,等. 豫西烤烟品种结构调整及配套技术探讨[J]. 中国烟草科学,2002,23(3):41-42.

[9] 周泽庆,王 伟,赵小青,等. 不同施氮量和施用方法对烤烟上部叶质量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3,(8):94-97.

[10] 汪 丽,刘 雷,杨文钰,等. 种植密度与施钾量对烤烟品质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06-110.

[11] 李传胜,史宏志,李怀奇,等. 增密减氮减叶模式对烤烟上部叶的提质增香效果[J]. 河南农业科学,2017,46(4):32-37,48.

[12] 吉书文,腾兆波. 烟草物理检测[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 尹启生,张艳玲,薛超群,等. 中国烤烟主要物理特性及其产区差异[J]. 中国烟草学报,2009,15(4):33-38.

[14] 阎克玉,袁志永,吴殿信,等. 烤烟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6(4):57-61.

[15] 王彦亭,谢剑平,李志宏. 中国烟草种植区划[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16] 孙建锋,宫长荣,许自成,等. 河南烤烟主产区烟叶物理性状的分析评价[J]. 河南农业科学,2005,(12):17-21.

[17] 刘国顺. 烟草栽培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8] 史宏志,刘国顺,杨慧娟,等. 烟草香味学[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19] Yun F,Liu G S,Shi H Z,et al. Interactive effects of light intensity and nitrogen supply on the neutral volatile aroma components and organic acids of flue-cured tobacco [J].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Environment,2013,11(1):1187-1194.

[20] 左天觉. 烟草的生产、生理和生物化学[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3.

Effects of Reducing Nitrogen Amount and Increasing Piant Density on Improving Quality and Aroma of Upper Leaves of Tobacco

ZHAO Hong-chao1,ZHANG Zhao-yang1,Zhou Tong2,ZHAO Jian-li1,Wang Yong1,Dong Ning-yu3
(1. Mianchi Branch of Sanmenxia Tobacco Corporation, Sanmenxia 472000, PRC; 2. Luxi Branch of Honghezhou Tobacco Corporation,Honghezhou 652400, PRC; 3. Sanmenxia Branch of Henan Tobacco Corporation, Sanmenxia 472000, PRC)

In this study, a field contras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aking Qinyan 96 cultivar as material,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educing nitrogen amount and increasing piant density on physical properties, chemical component, aroma substance and sensory quality of upper leaves of tobacc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ess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increasing plant density coul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filling capacity, reduce the stem ratio and the blade weight of unit area, physical properties are obviously improved;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the reducing sugar and total sugar were increased, while the nicotine, nitrogen and protein were decreased, which shows good coord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 The aroma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amount of phenylalanine degradation products,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 cembranoid degration products and neophytadiene were increased by 29.73%, 20.87%, 9.19%, 7.55%. The aroma quality of upper leaves was improved with much sweeter feeling and less irritation. Up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ducing nitrogen amount and increasing piant density c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pper leaves obviously, which was suitable for further demonstration in the west of Henan Province.

flue-cured tobacco; less nitrogen fertilization and dense planting; upper leaves; tobacco quality; aroma substance

S572

A

1006-060X(2017)11-0011-03

10.16498/j.cnki.hnnykx.2017.011.004

2017-09-13

河南省烟草公司三门峡市公司(2016)

赵红朝(1976-),男,河南三门峡市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烤烟种植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

张兆扬

(责任编辑:肖彦资)

猜你喜欢

豫西烤烟烟叶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烤烟上炕机械研制
不同追肥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二)
烤烟专用水溶根施肥技术介绍(一)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