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市BRT系统现状分析

2017-12-18靳晓玲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46期
关键词:专用道主城区昆明市

◎靳晓玲

昆明市BRT系统现状分析

◎靳晓玲

文章从昆明市城市发展现状出发,调查研究BRT系统在昆明的发展历程和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文献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数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对昆明市BRT系统现状进行分析,找出BRT系统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昆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支撑,缓解城市交通面临的巨大压力和矛盾,促进BRT系统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汽车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交通面临巨大的压力和矛盾,社会各方也迫切希望城市交通拥堵能够有效缓解和改善。1999年昆明率先建成国内首条公交专用道,开始BRT系统探索和实践,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昆明市BRT系统与国际上的BRT系统相比,只是在公交专用道设计和建造上积累了相关经验,而BRT系统的其它构成要素并不完善。

昆明市城市发展现状

昆明地处云南省中部,四季如春,有“春城”的美誉,面积21011平方公里,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商贸﹑和历史文化名城,是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要塞,亦是滇中城市群的核心圈;同时,昆明也是我国西南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是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各国一级口岸城市。昆明市主城区面积小,但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大,2005年主城区常住口数为250万人,而截至2015年主城区常住人口达到了600万人,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8%,全市机动车保有量到达200万辆。截至2016年昆明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超223万辆,并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道路面积年平均增长约为6%左右,导致交通供求关系失衡。虽然主城区相继建成了一环﹑二环﹑三环及绕城高速,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主城区交通压力日渐增大,使得昆明二环内交通主干道在交通高峰时段有近47%的道路出现拥堵,平均车速仅为15公里/小时。造成昆明市道路拥堵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城市缺乏快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城市现有的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不能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二﹑交通管理方式滞后,信息化﹑科技化含量低。三﹑多条主干道因施工围挡被占用,影响了公交通行效率及服务水平,公交分担率下降。四﹑居民出行仍然以小汽车与非机动车为主,导致机动车增长速度过快,加重城市交通拥堵。

昆明市BRT系统发展现状

图1 北京路路中式公交专用道

图2 昆明BRT系统建设情况

1994年昆明与苏黎世开展了公共交通领域的合作,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战略。1999年完成了国内首条内侧式(路中)公交专用道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如图1。2004年9月在“公交优先”交通政策的指导下,昆明规划了总长约40KM的“井”字型BRT系统专用道路网,可为城市中心区75%以上地区提供高品质的BRT系统服务(如图2)。2005年昆明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凡条件允许的市区主干道,都应逐步辟建公交专用道,形成较为完善﹑便捷的城市公交主线网,对有条件的公交专用道,采用横向隔离式封闭或半封闭管理”。2005年6月1日,西昌路公交专用道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昆明市形成了“井”字形公交专用线网络,成为国内首个公交专用道网络覆盖率达到75%的城市。截止2007年,由主城区北京路﹑人民路﹑金碧路﹑西昌路构成约25.8km的“井”字型公交专用道网络以及22.7km的北京路北延长线和广福路BRT系统,见表1。2010年底昆明公交专用道规模最大时,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高达38%,相比2006年的18.7%增幅明显,4年内翻了一番。随着2011年起城市发展建设及地铁施工建设推进,截至2016年昆明市市政工程施工围挡道路面积约25万m2,施工围挡长度14064m,主城区BRT系统线网逐步取消,公交出行分担比率急剧下降,城市交通拥堵进一步加剧。

昆明市BRT系统存在问题

BRT系统线网老化。2011年以后随着城市建设及地铁项目施工,昆明市逐步取消人民路﹑西昌路﹑北京路公交专用道,维系中心城区公交系统高效运行的“井”字形专用道体系也已经基本取消。公交专用道的总里程由2010年160km下降到目前的不足76km,公交运行速度和运营效率也随之大幅下降,平均运营速度从18km/h降到14km/h以下,日均客流量也从280万人次下降到220万人次。

表1 昆明市已建公交专用道情况

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现如今的公交线网没有实现城市各区域之间的相互衔接,特别是联接城市中心区和各新区的放射轴线缺乏大运量公交通道,很多公交线路是以大量孤立的单线存在,难以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例如:呈贡新区BRT系统规划建设发展缓慢,导致沿线居民出行困难。昆明主城区BRT系统线网老化及设施不完善已是不争的事实。

BRT系统专用道运营效率低下。昆明市自1999年建成第一条BRT系统专用道来,其技术特点是:第一﹑在城市道路中央建设内侧式公交专用道;第二﹑为提高乘客换乘率,把BRT系统车站设置在干道交叉口。但是这样的站台设计在如今的昆明已经遭遇水土不服,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在早晚交通高峰期,由于乘客的激增导致BRT系统车站前人满为患,大量乘客拥堵在站台上等待付费上车,同时很多乘客为了乘车和换乘肆意横穿马路,这样不但降低了BRT系统的运营效率,而且引发了新的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全部采用内侧式的中央专用道显然已经不适合城市的发展,特别在一些老城区狭窄路段还造成严重的拥堵。第三﹑BRT系统车辆容量较小,以分别位于城市中心区南北向的北京路公交专用道﹑东西向的人民路和金碧路公交专用道为例,昆明公交专用道的单向运力约为7千人次/小时~8千人次/小时,与国际上BRT系统高达2万人次/小时~3万人次/小时的运力相比差距较大,没能发挥出BRT系统在城市客运系统中的骨干作用。因此,BRT系统专用道运营效率的提升也是昆明快速公交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BRT系统配套设施不完善。昆明的BRT系统与国际上先进的BRT系统相比,其专用道建设﹑公交线网规划﹑车辆配备﹑站台建设﹑BRT系统的运力﹑服务水平﹑形象﹑舒适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在信息化和智能化程度上还远远滞后,由于主要站点和路口信息化及智能化系统的缺失导致发车效率低下,主要道口信号周期长,影响BRT系统的整体营运效率。高效的城市公交系统核心是公共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零障碍换乘,昆明BRT系统换乘设施和换乘制度不完善,导致整个BRT系统运营效率低下,城市居民出行换乘不方便,严重阻碍了BRT系统的发展,也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昆明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还需要合理整合。

BRT系统保障体系不完善。一个高效的BRT系统并不是仅仅通过设立公交专用道就可以完成,更需要在整个城市社会体系内,以公共交通方式作为交通领域的优先发展对象做出的整体响应。昆明市的BRT保障体系应着重从BRT系统基础技术框架以外来优化设计,例如:能够促进BRT系统发展的相关城市交通政策﹑财政支持﹑客运市场整合﹑新技术应用﹑先进的企业管理机制和技术及其它优惠政策等,以推动昆明市BRT系统的快速健康发展。

昆明是一个典型的中心城市,城市医院﹑学校和商业区等交通诱发高密度区域集中在二环以内,交通流在空间上向中心堆积叠加;再加上城市建设及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例如:路网结构不合理﹑公共交通设施不完善﹑公交出行分担比率低,造成目前主城区道路交通拥堵。因此,全面分析研究昆明市BRT系统现状,为构建昆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供重要支撑,竟而缓解城市交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矛盾,促进BRT系统健康持续发展,提高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才能有效改善城市交通拥堵。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专用道主城区昆明市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武汉建成全国首条共享单车专用道
重载改性彩色SMA沥青路面在BRT公交专用道上的应用
西安主城区砂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
邯郸市主城区及周边地区降水量
城市公交专用道设计标准探讨
宁波市环城西路公交专用道方案设计
新形势下,文联何为?①——以昆明市文联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