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艺术

2017-12-16李惠敏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旧知雾凇泉城

李惠敏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语更是艺术中的艺术,“良好地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一节课的开场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教师在备课时大都十分注重导课环节的设计。回顾我校两位老师的研讨课,探讨他们的导课环节,我意识到,只有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学情,把握学生的导课,才是真正“有效”的导课,这样的导课才是名副其实的“凤头”,才能真正地“生效”。

一、激趣型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离不开学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对维护学生学习动机,达成教学目的具有重要意义。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了兴趣才会入迷,入迷才能钻进课文中,才能转化成巨大的动力。在教学中,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故事、寓言、谜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案例:《泉城》第一课时

春城——?

冰石城——?

城——?

羊城——?

山城——?

水城——?

泉城——?

采用抢答猜谜形式,学生兴趣盎然,最后由竞猜泉城自然导入课题,教学效果很好。

案例:《小动物过冬》第二課时

1.生与老师一起写“物”。

2.生齐读课题。

3.猜谜语说动物名称。

4.出示课件,看图说话:嗡嗡嗡,我是一只小蜜蜂;呱呱呱,我是一只小青蛙;……

5.你喜欢哪个小动物?为什么?

这节课的导语,分了五个小环节,时间拖长不说,内容更显繁杂,思路也不够清晰。猜谜语环节很有趣,学生都抢着答,看起来兴趣盎然,但这一环节应放在第一课时作为导语,让学生认识文中的几个小动物,而第二课时就没有必要再来重新认识小动物了,所以我认为这一环节教师就应忍痛割爱——删去。接着第四环节看图说话也是紧承上一环节来的,也可和谜语一起放入第一课时。剩下的一、二、五、环节连起来就比较顺畅自然了,学生第一课时学的生字“物”得到了巩固,“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又复习了课文大概内容及主要角色,为本节课的精读学习做好了铺垫,这样的导课才是真正地“有效”——时间、环节、内容的有机统一。

二、情境型

案例:《雾凇》第一课时:

1.出示江泽民题词,师深情朗诵:

寒江雪柳

玉树琼花

吉林树挂

名不虚传

2.师:这是江泽民同志在1991年去吉林视察期间恰逢雾凇奇景,欣然写下的赞颂之词。这是怎么样的一种奇观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雾凇那独特的韵致。播放课件,欣赏雾凇。

诗句和直观的画面导入,营造了一份诗情画意的情境,旨在将学生引入诗画般的课文中。这样的导入简介明朗、直入主题、直观形象、富有诗情画意,学生怎能不被吸引呢?怎能不满怀期待地往下阅读呢?常言道:“响鼓还需重槌敲。”如果说一节课是响鼓,那么导入则是重槌的第一槌,一定要浑厚激越,能直击学生的心扉,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产生智慧的火花,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或心理杂念的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提高学习效率,这个导入无疑是精彩亮丽的。

三、复习旧知型

案例:《雾凇》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课文感受吉林雾凇奇观。

1.出示雾凇视频。

2.出示四字词语。

请同学们边读词语边想象,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第一组词(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师问:谁来读?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我感受到了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的雾凇。

真棒,谁能读得比他更好?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玉石一样有光泽的雾凇。

——请女生读。

第二组词(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师问:请自由读第二组词。谁来读?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我感受到了银光闪闪、千姿百态的雾凇。

说得真好,谁再读?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松柳凝霜挂雪,如朵朵白银,十分壮观。

——请男生读。

这是我上《雾凇》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的是复习导入法。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以旧启新、以故引新、温故知新,有时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地去学习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雾凇对于我们江南的孩子来说,没有亲眼所见,更没有亲身体验。第一课时也只是借助图片初步认识,所以这节课的开头我就先让学生观看雾凇的视频,通过动态的图景把学生直接带入吉林的松花江边,调动他们对雾凇的直观感受。然后读四字词语,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对雾凇的感受说出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加深对雾凇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总之,小学语文课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巧妙地使用好开课几分钟,无论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是大有益处的,往往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设计有效的导入,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堂、学到知识,这是我们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也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猜你喜欢

旧知雾凇泉城
泉城颂
雾凇岛的“繁花”
雪后泉城银装素裹美如画
《曲艺泉城》
难忘泉城
雾凇奇观
岁末
雾凇岛
雾凇岛
浅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转化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