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对中国茧丝绸产业的启示

2017-12-15刘珍

中国纤检 2017年7期
关键词:丝绸

刘珍

“十二五”期间,中国茧丝绸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丝及丝绵类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蚕桑经济收入超过200亿元,丝绸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真丝绸商品出口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越来越多的茧丝绸服装进入了普通百姓的衣橱。

二五”期间,中国茧丝绸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年均蚕茧产量稳定在65万吨左右,丝及丝绵类产品总产量达12万吨以上,蚕桑经济收入超过200亿元,丝绸工业总产值达2000亿元以上,真丝绸商品出口保持在35亿美元以上,越来越多的茧丝绸服装进入了普通百姓的衣橱。

我国茧丝绸产业的历史优势和现状

由于生丝产量有限,即使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繁荣时期,茧丝绸也只占纺织纤维总量的0.8%。随着各种合成纤维先后问世,茧丝绸在纺织纤维总产量的比重几十年来逐步降低,虽然在2008年世界生丝产量已增至8万吨,但因为世界纤维需求增长更快,茧丝绸在纤维总产量的比例降低为0.172%。随着消费理念的转变和世界经济的复苏,国际上对茧丝绸的需求也将增加,因此茧丝绸产业在国际上会有很大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中国的丝绸轻盈、精细,跟欧洲人惯常穿的亚麻和毛呢相比,色泽和触感简直是云泥之别。17世纪时,中国丝绸的价格被炒得几乎等同黄金,曾达到12两黄金才能买1磅丝绸的天价,绝对是有钱人才追求得起的高档奢侈品,欧洲本土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但在贵族们心目中,只有用中国的丝绸才有面子。18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最多竟达75000余匹。利益驱动下,许多本土欧洲丝绸也开始绘制龙、凤、花鸟等中国传统图案,并且注明“中国制造”假冒中国原装进口。

而如今,中国丝绸在世界上奢侈品地位已经不再。丝绸发源地中国的生丝产量占世界70%以上,丝绸贸易额占世界的80%,但中国丝与绸的出口长期陷于量升价跌的怪圈。中国茧丝绸二次制成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制成品出口处于相对劣势地位,市场份额不到14%,高端供给不足,产品附加值低,丝绸大国却不一定是丝绸强国。虽然中国丝绸业拥有原料生产供应方面甚佳的有利条件,但在国际上却一直没有知名度颇高及市场占有率可观的品牌,国际上对中国丝绸的客观评价仍滞留在中国的坯绸只有经过意大利后处理或法国精加工之后,方能荣登高档时装服饰之列。在西方高端消费品市场,一款小巧的普拉达灰色绸缎手包要1500元,一件正品范思哲丝绸面料燕尾外套需要19200元。随着物流的便利和信息的畅通,即使是高得令人咂舌的价格,还是吸引不少国人竞相以代购、海淘等方式去疯狂购买。

虽然只有中国、印度、巴西和泰国种桑养蚕,出口丝类,但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因有深加工能力或转口优势,是丝类贸易的重要参与者,西方国家通过主导生丝原料世界贸易规则,靠着资本密集、设计优势、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营销模式占据丝绸产业制高点,中国、印度等生丝原料输出国拥有最好的生丝资源却为别国做了嫁衣。中国丝绸出口企业主要以量的增长来争夺国际市场份额,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丝绸市场价格的混乱。就国内来说,我国劳动力、土地、资源等要素供求关系趋紧、成本持续攀升,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扭转,茧丝绸产业传统比较优势明显弱化。蚕桑生产基础薄弱的问题未得到根本解决,丝绸生产技术与装备研发相对滞后,产品设计与品牌建设能力不强,茧丝绸企业提质增效仍面临严峻考验。

供给侧改革振兴中国茧丝绸产业的重要性

振兴茧丝绸产业,就是让古老中华文明焕发生机,让西方社会看到中国人的智慧与实力。茧丝绸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它融农工贸于一体,一头连着农民、农村和农业,一头连着国际国内市场。中国的丝绸产业要实现价值回归,实行供给侧改革,必须从政策上支持,科技上扶持,开发新的健康型、功能性、个性化丝绸产品,满足新兴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而拥有13亿人口的丝绸内销市场更是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茧丝绸产业符合绿色发展理念,随着回归自然和爱护环境的低碳生活理念逐步深入人心,这一产业愈加具有魅力。桑树本身不占用良田,可以保持水土,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丝绸制品穿着舒适、健康,为精英阶层出席重要场合的服装材质首选。而养蚕缫丝模式在小农经济时代就发展得比较成熟,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对环境污染零污染,比较适合家门口就业,能够提高当地农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中央1号文件《实行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明确提出发展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和做大做强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特别指出蚕桑。

发展茧丝绸产业符合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要求。美国、瑞士、西班牙等在长丝纤维原料,丝绸技术装备开发方面具雄厚实力。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先进蚕丝生产国,在蚕丝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日本企业还用蚕茧和蚕丝开发汽车装饰材料,隐形眼镜,人造皮肤等。而我国丝绸产品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还偏弱、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整个产业级次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以服装为龙头的系列终端产品,开发丝绵、丝绒、丝麻等混纺产品,加快高档真丝绸产品和含丝纺织产品的功能性开发,贴心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丝绸起源于中国,早在黄帝时期,就有“蚕神献丝”“天神化蚕”的故事,为中国丝绸产品注入更多中国元素,讲好东方神秘丝绸故事,向全世界释放丝绸文化魅力,打造知名中国品牌,才能实现丝绸价值回归和产业升级。

茧丝绸产业符合发展现代农业要求。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显示,经济作物不低于170亩,才会具有国际竞争力。因此,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技术集成、产业融合、核心辐射等功能作用尤为重要。20世纪,日本的“农协+农户”产业组织模式曾对日本茧丝绸业的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种蚕茧生产组织形式实现的产业化程度高,茧丝质量明显优于中国。桑农集中意味着抵抗风险能力加强,职能部门送服务、送技术更易于开展。另外,政府可以号召桑农购买商业保险以抵抗自然灾害。

振兴中国丝绸产业需要工匠精神和更多中国创造

振兴茧丝绸产业呼吁工匠精神。我国茧丝绸产业人才流失严重,品牌文化和设计创新不足,缺乏世界一流服裝设计师和品牌运营师,产品抄袭严重,粗制滥造者甚多。因此,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促进丝绸产业发展尤为重要,只有设计者、缝制者在每一流程细节中追求完美和极致,才能以品质赢得消费者信赖。

振兴茧丝绸产业需要更多中国创造。上世纪的缫丝机器,主要由欧洲和日本研究及生产,我国一直沿用至今,虽历经改造,工作原理仍然是物理感知,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导入近乎没有。缫丝业劳动强度大、劳动环境差、劳动效率低。国际上织造、印染、缝制等都有了信息技术,有了全检测控制和自适应控制技术,出于国家利益的切身考虑,具有技术垄断地位的发达国家不会轻易将具有领先水平的高端技术转让给我国。另外,丝绸生产机械的可靠性是关键,可靠性是国产设备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的症结所在。因此,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缫丝设备和纺织机械对促进丝绸产业发展更为迫切。

(作者单位:山东省纤维检验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丝绸
参展“丝绸苏州2020”的思考与启示
海上丝绸路
遥望“丝绸路”
路上丝绸
2016 年《丝绸》总目次
丝绸般的黑发,盘旋少女顶上
丝绸情调
丝绸去哪儿了
我国丝绸行业发布首个国际标准
书讯:《江苏丝绸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