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新疆机采棉质量提升路径

2017-12-15马爱琴

中国纤检 2017年7期
关键词:脱叶全疆回潮率

马爱琴

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棉花价格下滑,新疆机采棉面积逐年扩大。据估算,新疆机采棉面积占全国机采棉总面积的90%~95%[1]。但是,从近年来全疆各级纤检机构以及纺织企业的反馈来看,新疆机采棉质量较差,影响了机械采棉在全疆的普及与推广[2]。

强化种采管理,推动规范种植与采摘

从国际机采棉发展历史来看,培育符合采棉机技术标准的棉花品种是机采棉普及的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规范种植和采摘。在严格意义上,当前新疆机采棉与国际意义的机采棉还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新疆机采棉必须要从种采等源头上强化管理。

(一)培育适合机采的棉花品种。 新疆地域广阔。由于地理、气候、种植历史与习惯等多种原因,全疆栽种的棉花虽然品种较多,但是过于重视产量,指标一致性差,适合机械采摘的品种少。国际机采棉实践表明早熟、含絮适中、结铃性集中、始果枝着生高度一致、株型紧凑的棉花品种更适合机械采摘。各级育种部门、科研院所要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加大育种科研力度,培育适合机械采摘的棉花品种,确保棉花早打顶、早成熟,提高成熟的一致性。

(二)优化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预防为先”的策略,落实好早期综合防治措施;重视极端天气对机采棉质量的影响,提高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严格按照自治区质量监督局、经信委、农业厅等部门2014年新颁布的《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地膜》标准,采用0.01mm及以上厚度的高标准农用塑料地膜,提高地膜回收率。在采摘前,要对田间地头的杂草、残留地膜等进行处理,有效清除杂物。根據机采计划和棉花成熟、脱叶、落叶情况,合理安排机采前期工作。

(三)制定最优的适时采摘计划。根据气候、棉花实际生长情况和机采设备技术参数条件等,适时化学脱叶催熟。一般在棉花开口率>65%进行化学脱叶。化学脱叶以两次为佳,根据实际脱叶效果酌量增减脱叶次数。脱叶率>90%且吐絮率>95%,进行机械采摘[3]。由于全疆昼夜温差较大,而且晚间露水较多,机械采摘的时间要严格控制,以每日11:00—17:00为最佳时段。在露水、阴雨天气等特殊时段严禁采摘。

(四)控制好机采棉质量。采净率要93%,籽棉回潮率要10%,含杂率要12%。一般情况下,要尽量保障籽棉不落地,需落地者要保持相关区域的整洁、干净,防止异物混入籽棉。配置专职质量监督员,对籽棉水分、杂质、成熟度等进行检验。凡是未达到质量要求的,不允许采收、交售,在源头上保证机采棉的质量。

完善后续管理,推动标准化

采摘后还涉及打模、储存、拉运、交售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管理效果也直接影响机采棉的最终质量。因此,在机采棉质量管理和控制中,还必须强化后续各环节的管理,坚持标准化、规范化,以改善机采棉质量。

(一)籽棉打模的标准化。所有打模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上岗必须持有相关证件。控制好成型模块的重量,一般在8.5吨左右,不宜超过9吨,也不宜低于8吨[4]。模块质量过轻,会加大运输成本;模块质量过重,则会造成密度过大,回潮率容易超标,并且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加大霉变发生风险。籽棉回潮率控制在10%以下。在打模过程中,严禁渗水;如果发现籽棉有发热、霉变或混有特杂,禁止打模。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所有模块进行信息化管理,提高质量跟踪效率。

(二)拉运、交售的标准化管理。根据采摘时间、回潮率等实施计划拉运。一般越早采摘的籽棉提前拉运,回潮率较高的籽棉优先拉运,以防止籽棉发热、霉变。到达轧花厂后,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入厂、摆放。收购的机采棉回潮率不得超过10%,含杂率则必须低于12%。加工厂在收购籽棉时,要严格把握水分标准,并根据回潮率进行动态保管。可以按照回潮率是否>8%作为界限,将籽棉按照回潮率8%和>8%两个级别进行管理,或者根据企业生产实际进一步细化管理。

改善加工工艺,优化机采棉加工流程

我国当前的机采棉加工设备和流程多为进口设备,与国内棉花品种、自然气候、生产技术要求等的相容性较差。这也是造成机采棉质量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加工工艺,使之更加适合全疆棉花品种、自然气候等实际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优化设备配置、工艺路线。近年来,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代表,在优化设备配置、创新工艺路线等方面探索了一套较为成熟的做法[5]。比如MY199轧花机+MQPQ3300气流皮清机+MQP434锯齿皮清机的配置优化在改善机采棉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此外,还有MY140轧花机+MQPQ3000气流皮清机+MQP630锯齿皮清机、MY126轧花机+MQPQ2700气流皮清机+MQP425锯齿皮清机等各类设备配置优化方案。在加工工艺路线方面,则提出对含杂率低的籽棉,可以进行选择性清理,以免过度打击棉花;对含杂率较高的棉花,则应采用加强清理,以进一步去除杂质。

(二)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强化新产品研发,尤其是相关设备的国产化。从现实来看,复合式籽棉清理机、新型籽棉异性纤维清理机、皮棉异性纤维清理机、籽棉温湿度调节系统、清杂式籽棉分离器等个性化设备不断涌现,有效地满足了机采棉后续处理的不同需要。未来要进一步推动新产品的研发,加大机采棉相关环节的科技攻关力度。同时,在政策上通过适当上调机采相关设备的补贴力度,帮助企业拓宽市场,降低企业研发风险。

多措联动,夯实机采棉推广基础

机采棉整体质量低与当前全疆机采棉推广基础不牢固有一定的关系。从某种程度来看,这甚至是制约新疆棉花机械采摘的突出因素。因此,必须要多措联动,把夯实机采棉推广基础作为核心工作。

(一)从“重数量”转向“重质量”。长期以来,我国棉花产业发展坚持数量引导,“重数量轻质量”的问题较为突出。这种思想突出表现为全疆棉花种植密度过高,适合机采的品种不足。但是随着人力成本上涨、国际棉价下降,数量发展战略已经不适合当前新疆以及全国棉花产业发展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要适时转变传统的数量引导观念,从“重数量”的模式转向“重质量”的发展模式,牢固树立全疆棉农的质量意识。

(二)政策配合引导。国际机采棉的发展历史无不表明:有效的政策引导对机采棉质量提升以及普及推广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要结合纺织加工企业的生产实际,并参考国际标准,结合新疆棉花实际,制定合理的质量标准,并最终实现与国际标准接轨。利用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农机补贴、农业生产资料补贴等政策,对机采棉予以一定的倾斜,并且逐步建立“质量为先、兼视产量”的补贴政策,引导全疆棉农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质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鼓励创新,提高科技在机采棉推广与普及中的贡献率。

总之,机采棉是棉花产业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新疆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各方面不断探索,总结新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赵新民,张杰,王力. 兵团机采棉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13(3):87-94.

[2]黄铭森,袁建宁,王云霞. 统收式机采棉品级提升对策[J]. 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1):44-47.

[3]田荣燕,毛永强,贾文明. 浅析新疆棉花人工采收与机械采收成本及效益[J]. 农业与技术,2015(16):249.

[4]宋敏,王海标,高文伟,等. 新疆早熟植棉区机采棉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J]. 中国棉花,2015(12):4-6.

[5]尹国,张玉娟,韩秋成,等. 浅析发展机采棉存在的几个问题和对策[J]. 棉花科学,2015(1):10-12.

(作者单位:新疆塔城地区纤维检验所)endprint

猜你喜欢

脱叶全疆回潮率
棉花回潮率检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2021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2020 年新疆棉花生长气象条件分析
国网新疆电力:年内完成全疆轧花厂电烘干改造
机采棉回潮率对纤维长度影响的实例分析
剪切击打混合式艾草脱叶机构的设计
高抗黑穗病甘蔗新品种‘中糖2号’的选育
塔式气流皮棉加湿机特点分析
南疆植棉区机采棉中后期管理及机采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