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悬念情节生动

2017-12-14刘克锡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17年23期
关键词:悬念谎言纸条

刘克锡

【训练主题】

一群人正围着桌子商议计策,可桌子下定时炸弹的指针正一分一秒地移动……此时,知情的你心情如何?——一定担心至极,悬着的心急切地想知道后事及结果吧?这就是“悬念”所产生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文章中巧设悬念,让情节更加生动。

【指点迷津】

悬念,有人称其为“结扣子”或“卖关子”,也就是设置疑团,不作解答,借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揭开谜底,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

怎样设置悬念?我们可以学着运用下列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即在文中直接提出一个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

例如《纸条》的开头:“刚上课,坐在前排的兰兰递给老师一张纸条。她为什么给老师递纸条?纸条上写着什么?”悬念会引着读者顺着这些问题往下读。

二、矛盾对立法。即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放在一个人或一个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无法理解,进而通过思考、阅读,破解迷惑。

例如《美丽的谎言》,“谎言”是不诚实的表现,是丑陋的,题目中怎么说它“美丽”呢?这一对矛盾造成了悬念,很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法。人或寻常事物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奶奶对我可好啦!不论哪天我放学回家,她总是依在门口等我。然而今天放学后,老远就发现我家铁將军把门……”平常“奶奶总是依在门口等我”,今天“铁将军把门”,这是怎么回事?发生了什么情况?悬念激起了强烈的探究欲望,于是迫不及待地读下去。

四、倒叙法。记叙事件时,先将奇异的结局、或出人意料的内容放到开头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奇特的情节,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例如:“我和爸爸到车站接妈妈,妈妈一见到爸爸,就放声大哭……”妈妈怎么哭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悬念促使读者不得不往下读。

五、反经验法。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常常会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截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

例如《100分,我恨你》,按大众经验,谁不向往100分?谁不爱100分?可是,作者为什么恨100分?带着这个悬念往下读,后来才知道,原来是100分让他产生了骄傲情绪,学习退步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悬念谎言纸条
两张纸条儿(上)
纸条大侦探
五张纸条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神秘的纸条
真实的谎言
谎言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