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STSE高考化学题解码

2017-12-14奠八禄

教学考试(高考化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本题密码重金属

奠八禄

云南

STSE高考化学题解码

奠八禄

STSE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的英文缩写。化学与STSE相关的考题强调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重视化学学科在社会生产、生活环境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指导和实施化学学科教育的新理念。而这类考题通常是起点高,落点低,并与生活、科技、环境息息相关。一般是选择最新科技成果,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材料(药物、食品、新型材料等)作为载体,问题设计依据考纲,知识源于教材、最终用化学知识、化学原理解决问题。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进行考查,通过新材料、新信息的介绍,以某点信息源辐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的化学学科知识和学科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为人类创造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能源、资源、材料、环境、健康等问题,并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化学有关,化学已成为自然科学的中心学科,与人类生活、社会环境、经济的发展以及新技术领域的关系十分密切,因此,笔者预测这类题仍是高考考查的热点。

一、2017年高考真题赏析

1.(2017·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卷·7题)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

( )

A.尼龙绳 B.宣纸

C.羊绒衫 D.棉衬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成分的认识。A项,尼龙是聚酰胺,故它是合成纤维;B项,宣纸原料为木浆,所以宣纸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纤维素);C项,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D项,棉花的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纤维素)。故选A项。

2.(2017·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卷·8题)《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的理解。A项,蒸馏即将液体转化为气体,再冷凝为液体的分离过程;B项,升华是将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的过程;C项,干馏是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干馏的结果是生成各种气体以及固体残渣;D项,萃取,是利用系统中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来分离混合物的操作。结合题干中的“生砒”为固态又变为“烟”最后变为“如乳”,可以确定精制砒霜的过程中发生了升华现象,故选B项。

3.(2017·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卷·7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B.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

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

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的理解与应用。A项,早期发现的糖类都能写成碳水化合物Cx(H2O)y的形式,所以把糖类也称为碳水化合物,而现阶段又发现了一些糖类不能写成碳水化合物的形式,例如鼠李糖C6H12O5等,但出于尊重经典,现在沿用了当初的命名将糖类称为碳水化合物;B项,钙是高价离子,不能直接透过人体细胞膜,必须要有载体如钙结合蛋白,与钙结合后才能被吸收,而维生素D能诱导钙结合蛋白的合成,所以维生素D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项,蛋白质主要由C、H、O、N元素组成,有的蛋白质还含有P、S、Fe、Zn、Cu、B、Mn、I等元素;D项,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可能引起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但若摄入量过高,又会使人中毒。故选C项。

4.(2017·全国新课标理综Ⅲ卷·7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PM2.5是指粒径不大于2.5 μm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

B.绿色化学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C.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D.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是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清洁燃料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化学与STSE的知识,属于高频考点,侧重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关键。A项,2013年2月,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将PM2.5的中文名称命名为细颗粒物,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有机碳、元素碳、硝酸盐、硫酸盐、铵盐、钠盐等;B项,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将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C项,煤燃烧可生成SO2和CO2等产物,加入CaO后,可与SO2在O2中发生反应生成CaSO4,减少SO2排放量,但不与CO2发生反应,所以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D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液化石油气的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所以这两类燃料均是清洁燃料。故选C项。

5.(2017·江苏卷·1题)2017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 )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得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的理解。A项属于浪费电能的行为;B、D项都属于浪费资源的行为;C项属于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行为,应该提倡。故选C项。

6.(2017·天津理综卷·化学部分1题)下列有关水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用石灰、碳酸钠等碱性物质处理废水中的酸

B.用可溶性的铝盐和铁盐处理水中的悬浮物

C.用氯气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

【答案】C

【解析】本题从各种水处理的技术方法等方面设计考点,让考生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考生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A项,石灰、碳酸钠都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故可用于处理废水中的酸;B项,铝盐和铁盐都能水解生成对应的氢氧化物胶体,可吸附水中的悬浮物而聚沉;C项,Cl2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对重金属阳离子没有作用,要处理水中的Cu2+、Hg+等重金属离子时,用可溶性硫化物使重金属阳离子沉淀;D项,利用强碱制弱碱的原理,烧碱可与高浓度的铵根离子反应产生NH3。故选C项。

7.(2017·北京理综卷·6题改编)古丝绸之路贸易中的下列商品,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

A.瓷器 B.丝绸

C.茶叶 D.中草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的理解。A项,瓷器是硅酸盐产品,主要成分是无机物;B项,在古代,丝绸就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现代由于纺织品原料的扩展,凡是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长丝纤维织造的纺织品,都可以称为广义的丝绸,而蚕丝是有机物;C项,茶叶的成分中主要有蛋白质、氨基酸、咖啡因、多元酚类、碳水化合物、植物色素、维生素等有机物;D项,中草药所含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酶、维生素、有机酸等有机物。故选A项。

8.(2017·海南卷·1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蔗糖可作调味剂

B.细铁粉可作食品抗氧剂

C.双氧水可作消毒剂

D.熟石灰可作食品干燥剂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物质的理解。A项,蔗糖具有甜味,且对人体无害,因此蔗糖可用作甜味剂;B项,细铁粉可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而消耗O2,可防止食品被氧化而变质;C项,H2O2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细菌和病毒,因此H2O2可以作消毒剂;D项,熟石灰是Ca(OH)2,不具有较强的吸水性,不能用作干燥剂,而食品干燥剂要考虑食品的安全问题,通常用硅胶作食品干燥剂。故选D项。

二、化学与STSE解码

密码1.空气质量日报: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氮氧化物、SO2。

密码2.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

密码3.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雾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它是由排放到空气中的SO2和氮氧化物转化而成的,绝大部分是H2SO4型和HNO3型酸雨。

密码4.温室效应:指由于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排放到大气中的CO2、CH4等气体的大量增加,致使地表温度上升的现象。

密码5.臭氧空洞: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以及汽车排放的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在臭氧转化成氧气中起到催化作用,从而使大气中的臭氧层被破坏而形成空洞。

密码6.光化学烟雾:指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紫外线)作用下会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参与光化学反应过程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有毒烟雾的污染现象。

密码7.重金属污染:一般把密度在4.5 g/cm3(或5 g/cm3)以上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如钡、铜、银、铬、镉、镍、铅、铊、锡、汞等。重金属的化合物(以及少数重金属单质)对环境的污染称为重金属污染。

密码8.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或水华):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体所需的N、P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引起海潮呈赤色,并使水质恶化而产生腥臭味,水体恶化,水体溶解氧气量下降,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密码9.厄尔尼诺:由于全球温室效应逐渐增强,海洋温度不断上升,使得冰川、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从而形成强烈的热带风暴以及引起大陆气候变化无常的现象。

密码10.绿色化学:从根本上消除污染,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它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

密码12.绿色食品: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且有营养价值的卫生食品。

密码13.白色污染:各种塑料垃圾对土壤所造成的污染。它们很难降解,会破坏土壤结构。

密码14.一次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质性质(物理、化学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也称“原发性污染物”。由它引起的污染称为一次污染或原发性污染。

密码15.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转化而成的,排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在多种因素(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也称“继发性污染”。

密码16.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甲烷晶体(CH4·H2O),具有高效、使用方便、清洁无污染等优点。

密码17.一次能源:自然界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如风能、水能、潮汐能、煤、石油、天然气等。

密码18.二次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如氢气、电能等。

密码19.荒漠化: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亚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的现象。由于大风吹蚀、流水浸蚀、土壤盐渍化等造成的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都称为荒漠化。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大多数是沙漠化。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本题密码重金属
密码里的爱
重金属对膨润土膨胀性的影响
密码抗倭立奇功
测定不同产地宽筋藤中5种重金属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6 种药材中5 种重金属转移率的测定
密码藏在何处
今天是几月几日
再生水回灌中DOM对重金属迁移与保留问题研究
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