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2017-12-14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32期
关键词:青光眼用量医师

刘 勇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辽宁 鞍山 114100)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刘 勇

(辽宁省鞍山市台安县恩良医院,辽宁 鞍山 114100)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方法对A、B组医师制作的棉片进行干湿对比,分析其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的组内与组间干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A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湿重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A组各医师制作的棉片的丝裂霉素质量均值分别为(139.1±23.7)μg,(108.4±24.5)μg,(147.6±38.7)μg;手术治疗联合丝裂霉素应用后有187眼的眼压<18 mm Hg,治疗成功率为83.11%(187/225)。结论合理的丝裂霉素用量能够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同时,固定湿度棉片内所含的丝裂霉素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与复制;因此,应当在手术中采用固定湿度棉片。

丝裂霉素;青光眼;用量控制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高致盲率的眼科疾病。根据临床观察可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发带有较为明显的突发性,且病发时患者往往还伴有其他身体不适症状[1]。而丝裂霉素则是提高滤过通道通畅性的有效药物,但是,其药效受到用药时间与浓度的影响较为显著[2]。而术中的用量控制也直接影响到丝裂霉素药效的发挥[3]。因此,本研究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进行原发性青光眼治疗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将治疗过程中,丝裂霉素的用量控制及疗效进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资料来源于2010年5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发性青光眼疾病患者。本次研究对象中原发性青光眼共有225眼,其中男性患者15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为42~85岁,平均年龄为(56.3±2.1)岁。为保障实验能够顺利有序的进行,在开展试验之前,分别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沟通和交流,并获得了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和支持。

1.2 方法:在本次实验观察中要求6位临床医师(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进行棉片(大小为10 mm×12 mm)制作,每位医师各制作棉片40个;将制作完成的棉片放于天平上以测量干重。随后将A组医师制作的棉片置于0.2 mg/mL丝裂霉素溶液中浸泡3s后取出,同时,用注射器将0.5 mL的丝裂霉素溶液(浓度为0.2 mg/mL)注入到B组医师制作的棉片中;最后测量A组棉片的湿重[4]。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用B组医师制作的棉片于巩膜瓣及结膜瓣下180 s,随后用生理盐水洗净。

1.3 统计学方法:研究所得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及Excel进行处理及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时,认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组医师制作棉片的干、湿重均值对比:通过对两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干重质量进行对比可知,两组的组内与组间干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A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湿重也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见表1。

2.2 丝裂霉素的质量:对固定湿度棉片的丝裂霉素质量进行计算可得其质量为0.1 mg,即,100 μg。而有研究也指出丝裂霉素液体的比重可以近似视为1 kg/L;由此可知,A组棉片内所含丝裂霉素质量为=内含丝裂霉素液体质量×0.2 mg/(mL·1000)。通过数据计算可知A组各医师制作的棉片的丝裂霉素质量均值分别为(139.1±23.7)μg,(108.4±24.5)μg,(147.6±38.7)μ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固定湿度棉片临床应用效果:在对20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手术治疗联合丝裂霉素应用后有187眼的眼压<18 mm Hg,治疗成功率为83.11%(187/225);此外,有197眼出现了滤过泡弥漫扁平型与微小囊泡型现象,占到总数的87.56%(197/225)。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有127眼(56.44%)眼的视力保持不变,有78眼(34.67%)眼的视力提升。术后,并发早期浅前房Ⅰ度43眼,占到总数的19.11%(43/225)。

表1 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对比(mm Hg,±s)

表1 两组患者的眼压变化对比(mm Hg,±s)

组类棉片制作者甲乙丙平均值 P A组棉片干重 27.7±4.1 30.9±5.2 28.1±3.8 27.1±3.2 <0.05 B组棉片干重 23.1±4.4 25.5±4.7 20.6±3.0 22.4±2.8 <0.05 A组棉片湿重 533.1±114.2 526.3±109.7 617.2±234.5 542.6±162.1 <0.05

3 讨 论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眼内压升高而形成的一种高致盲率眼科疾病,学者林颖指出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性格存在一定的关联性[5]。一般而言患者的性格较为冲动,喜怒变化快以及对各种刺激有着较大的反应。在进行青光眼滤过术中丝裂霉素的恰当使用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视力。

丝裂霉素的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其具有烷化作用,可与DNA双螺旋相互交联,从而阻碍抑制DNA的合成;丝裂霉素也可以通过将DNA单链破坏,导致其断裂,从而对各时期进行增生的细胞进行破坏,达到杀伤细胞的作用;丝裂霉素对于静止期的细胞也存在一定的作用,丝裂霉素将药物作用区的成纤维细胞进行阻碍,抑制其增生,并对胶原纤维的形成过程进行破坏和阻碍,进而将滤过通道进行疏通,保障滤过通道的通畅。本文研究显示,对两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干重质量进行对比可知,两组医师制作的棉布其组内与组间干重均存在一定的差异,A组医师所制作的棉片湿重组内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不同医师所制作的棉片干重质量并不一样,而棉片湿重的质量也会因为医师的个体因素而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临床应用中必须注重对棉片制作进行严格把控,从而使得棉片内的丝裂霉素含量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A组各医师制作的棉片的丝裂霉素质量均值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以说明,同一组医师制作的丝裂霉素质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使得具体的应用效果存在不确定性[6]。而手术治疗联合丝裂霉素应用后有187眼的眼压<18 mm Hg,治疗成功率为83.11%(187/225),表明,手术治疗联合丝裂霉素能够取得较高的治疗成功率。

综上所述,合理的丝裂霉素用量能够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同时,固定湿度棉片内所含的丝裂霉素质量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与复制;因此,应当在手术中采用固定湿度棉片。

[1] 关大权,王丽娜.青光眼滤过术后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低视力原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6):1422-1424.

[2] 王立涛.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联合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244-245.

[3] 高瑞新,李朝霞,冯雪艳,等.青光眼滤过术应用丝裂霉素C后低眼压致黄斑病变1例[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9):855-856.

[4] 史强.青光眼滤过手术成功要素的探讨[J].河北医学,2013,19(8):1194-1196.

[5] 林颖.特殊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7):237-238.

[6] 苗森,乔春艳.先天性青光眼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眼科杂志,2014,50(8):626-629.

R775

B

1671-8194(2017)32-0089-02

猜你喜欢

青光眼用量医师
中国医师节
青光眼问答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中国医师节》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未标明每千克体质量用量时应如何换算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