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生本教育”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12曲华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13期
关键词:显微镜生本教育生物

曲华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070-02

“生本教育”源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理论,“生本教育”是指教学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本,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的教学方案。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对所教班级学生的基本学习情况和特点有一定的掌握,根据不同的特征,制定一套能够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教育改革的进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中生物教学效率的提高,但是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的现状不容乐观,包括实验教学。

一、高中生物实验课的现状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生物课堂教学的展开主要以教师的口头讲授为主,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这样单方面地说教模式缺乏互动性,会使学生对生物课堂缺乏热情,导致了教学课堂效率较低,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平时的讲课过程中只是一味地向学生提问题,提出的问题一般缺乏新意,只是停留在知识的框架上,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特点,有的问题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提问,例如“是不是”“对不对”等,这样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现阶段许多教师没有将新课程的理念务实,传授内容还是停留在知识层面,仍然采用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当前“生本教育”理念在我国教学课堂的普及还有待提高。

二、“生本教育”在高中生物实验课堂中的尝试

(一)实验内容融合科学和人文,充分体现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价值。从广义上讲,科学本身就蕴含着人文精神。科学研究活动以理性为基础,以怀疑为起点,以批判为武器,以求真为指向,以创造为目标,在宽容的氛围中自由地探索,在公平的制度里独立地思考,活动过程中就孕育着理性精神和求真意识,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宽容态度、自由精神与独立人格等丰富的人文精神资源。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我们过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真正体现。我们往往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没有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了解生物理论的由来。教师在生物实验课堂上,多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从实验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乐趣,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生物学知识和技能。比如:学生分组实验《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中我们选取蚕豆叶切片或鱼的红细胞切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切片不仅染色鲜艳漂亮,而且图面清晰易于观察;再比如《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中观察叶绿体内容,通常我们给学生分发新鲜的菠菜叶,同时我们也给学生提供金鱼藻、黑藻这类实验材料,让大家自主选择,当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叶绿体之后,惊呼“老师、老师,我找到了”“太帅了,太棒了”,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怎么不叫人動容?

(三)优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高中生物课堂。新时期下,大量新型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地运用在教学课堂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的效率。如:在必修1中的学生分组实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此实验标题中就涵盖三种物质的检测,再加上本实验中淀粉的检测和观察,共四项待测物质,并且脂肪的检测和观察,需要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操作,我们先前按照教材规定,均安排在一堂课中,老师和学生都显仓促,甚至有个别实验组不能完成这四项物质的检测和观察,同学们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总结思考,匆匆忙忙便下课了。现在我们大胆剪切,将脂肪的检测和观察,整合拼接到学生分组实验《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一实验中,同为显微镜观察的实验,学生整堂课就显从容,不仅在时间分配上趋于合理,而且学生能很好地观察学习,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总结,从同学们满足自信的神态,就已经告诉我们这是成功的。

(四)明确教学目标,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本教育”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前期的教学计划中,要把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排在首位。要在平时的教学任务中,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加强生物实验的可视性,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整个生物实验的细节步骤,把握住每一个细节的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细胞呼吸》这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向学生展示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展现细胞呼吸的两种方式,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由于这个探究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学生一般对其中某些原理和检测产物的方法不甚了解,这样的方式既方便又直观,能够加强学生对细胞呼吸这一生理过程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五)积极搭建平台,让不同的思想碰撞出耀眼的火花。例如: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实验中,教师先对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细化,然后让整个班的学生成立若干个学习小组(以4人为宜),把经过细化的问题下放到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成员通过相互交流,相互补充来完成任务。在讨论过程中,因为学生的观点不同,在对同一问题的认识上可能会有不同的交织和碰撞,利用思辨的方式把各个不同的观点综合起来,进行总结,既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加强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教师在生物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学习、实践,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生物课堂中能够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又不能替代学生,当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困难,要及时给予帮助,激励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作为生物实验室的专职工作人员,我们为学生创设提供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处处以学生为本,冲破传统的框架制约,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和科学管理模式,通过生物实验不断地去拓宽学生生物学思维,增长其生物学知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成长,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endprint

猜你喜欢

显微镜生本教育生物
打开微小世界的大门——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世界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显微镜中奇妙的沙世界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显微镜下看沙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