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淮安清江浦城墙遗址

2017-12-12褚亚龙,胡兵,刘光亮

大众考古 2017年8期
关键词:砖石北门炮台

江苏淮安清江浦城墙遗址

北门(北—南)图片来源:淮安市博物馆发掘领队:胡兵

2014年7月,淮安里运河北门桥控制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一段砖石结构的城墙,淮安市文物局及博物馆相关人员现场踏察后,确认发现的是清同治年间(1862~1874)清河县城北门城墙的一段。随后淮安市博物馆组织考古人员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清江浦有内外两道城墙,此次发现的为内城的砖石结构城墙,长度约100米,遗迹有条石砌筑的城墙基础、城门、炮台。城墙北部覆土原有建筑垃圾层,且有市政管道及水泥砖、块石等砌筑的现代墙体。城墙外立面目前保存有3~5层条石,为洪泽湖大堤上的石料,每层厚约40厘米,总高度约1.2~2米,长度不等。条石内侧(南侧)为砖砌城墙和夯土墙体,砖砌墙体宽约0.9米,条石及包砖墙体南北宽约1.2米。另外,每隔一段有一道南北向的甲墙,甲墙东西间距不等,宽度约0.5米,南北长度0.8~0.9米。因城墙南部尚压在河南西路路面下,此次仅是局部发掘揭示,整体宽度无法得知。

北门位于北门桥南首,两侧条石向中间凸起,与门洞内残存的条石呈垂直关系。城门内填土为拆毁后堆积,内含大量的砖块、白灰颗粒等,土质松软。残存有两层条石,厚0.72米,条石顶面距现在路面约1.5米。

在炮台处城墙条石上发现铁锔扣2个,铁锔扣件卡在两块相邻条石的槽内,保存较为完整。炮台基础为夯土,土质较硬。夯土基础四周发现排列有序的木桩,直径8~10厘米,木桩间距10厘米。

咸丰十年(1860)捻军来袭,攻破清江浦,将城市焚毁。漕运总督吴棠认为此前的清河县城土圩城墙防御功能太差,为了防备捻军的进攻,决定在土圩基础上以砖石为建筑材料重修城墙,本次发现的城墙即为清末漕运总督吴棠所兴建。(褚亚龙 胡兵 刘光亮)

清河县城北门老照片

城墙(西—东)

城墙局部

炮台

猜你喜欢

砖石北门炮台
天津北门医院:用多种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广州岛式炮台遗产孤例的文化景观抢救
霜降(新韵)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中国传统砖石建造术现代应用分析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北门览月公仆立 书屋藏风雅仕真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炮台,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