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隋末军阀:为保生灵计,头颅也可抛

2017-12-11覃仕勇

百家讲坛(红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梁国李唐江陵

◎ 覃仕勇

隋末军阀:为保生灵计,头颅也可抛

◎ 覃仕勇

隋末群雄并起,其中血统最为高贵的是南方军阀萧铣(xiǎn)。他祖父的祖父就是南朝梁武帝,长辈们不是皇帝就是郡王,还出过学者和皇后。可惜随着朝代变迁,到了萧铣这一代,萧家已成平民,生活极为贫苦,母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不过,随着杨广册立萧铣的堂姑母为皇后,萧氏子弟开始被大加提拔,萧铣也借外戚身份变成了罗川(今属湖南岳阳)县长。他为政兢兢业业,“宽仁大度,有武皇(梁武帝)遗风”,让时人刮目相看。

与此同时,他的堂姑父却在逐渐失去人心。公元617年,天下鼎沸,民变四起,岳州(今湖南岳阳)校尉等人也密谋占据岳州造反。一开始,大家打算推举岳州校尉为首领,岳州校尉却推辞了:“做首领的必定得是德高望重之人。罗川县长萧铣是梁朝的龙枝凤叶,他来领头更有号召力。而且听说‘帝王之兴,必有符命’,现在隋朝的冠带都称‘起梁’,这不就是萧梁中兴的迹象吗?推举萧铣做首领才能顺天应人啊。”

接着,岳州校尉秘密派代表潜入罗川,与萧铣取得了联系。萧铣慨然说道:“我祖父当年以梁国宗室身份事隋,贡纳不断,但是杨坚贪我国土、灭我家国……我每念及此无不痛涕流泪。你们既如此推崇我,有意助我光复大梁帝国,我岂有退缩之理?!”

这番话目标崇高,旗帜鲜明,与同时代的其他军阀有着本质区别,萧铣的政治抱负可见一斑。

萧铣的胆识也不亚于他的抱负。他以缉盗为名募集了数千名士兵,当时有一个大盗盘踞在当地,萧铣便先拿他开刀。没想到这个大盗实力超群,萧铣竟然出师不利。

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估计会恼羞成怒上去硬打,萧铣却没有。他不打了,反而招降那个大盗,说我准备重建梁国,你要是有意,不妨跟着我一起打天下。那个大盗也有些见识,欣然归顺了萧铣。萧铣不费多少力气就得到了一支生力军。消息传开,四五天的工夫,远近军民争相归附,萧铣旗下有了数万人。

就这样,几乎是一夜之间,罗川城内官吏的服色和城头的旗帜全部恢复了梁国的旧制。岳州校尉他们也迅速发动兵变,顺利地占据了岳州。

当年十月,在岳州校尉等人的拥戴下,萧铣在岳阳城南筑坛祭祀上天,隆重地举行典礼重建梁国,自称“梁王”。

那天早上霞光万丈,有很多怪鸟临空。有识之士说这是祥瑞,大吉,建议大梁的年号为“鸣凤”,萧铣欣然从之。到公元617年三月,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杀死,四月,萧铣终于登基称帝。立国之初,政通人和,气象一新,到处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当时某隋将在岳阳城外里里外外屯了三重大军,准备攻取岳阳,听说杨广已死,长叹一声,和钦州(今广西钦州)刺史等一同携岭南州县投降。这样,萧铣麾下就有雄兵40万,版图东达九江(今江西九江),西抵三峡,北接汉水,南尽交趾(今越南北部),国势之盛已超过其祖父建立的西梁。

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故国西梁的都城建在江陵(今湖北荆州),而此时萧铣的都城还在岳阳,所以萧铣决定迁都。

西梁在江陵苦心经营30年,国泰民安,泽被百姓,深得民心。迁都后,萧铣先修复了先皇的陵墓和宗庙,然后薄赋税、施仁政,励精图治,把崭新的梁帝国矗立在了世人面前。

根基稳固好了,接下来,萧铣就开始准备逐鹿中原。不过,萧铣的命不好,他遇上了李唐势力。

公元618年,李世民和王世充等人在中原腹地正打得不可开交,雄踞江陵的萧铣派水军溯江而上,屯兵于安蜀城(在今湖北宜昌西北),对着属于唐室的硖(xiá)州(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巴、蜀等地虎视眈眈。

一旦巴、蜀等地被萧铣侵占,李唐就会陷入东西两面受敌的困境。李唐的硖州刺史赶紧迎敌,打得梁军死伤过半。

但萧铣实力还在,仍然严重威胁着李唐的发展壮大。于是两年后,李渊命宗室名将李孝恭率军征讨。唐军势如破竹,加之梁军内部各将领以为自己是开国功臣,日渐骄横,萧铣只好暂时宣布休兵,实际酝酿罢黜这些骄兵悍将。

曾推举萧铣为首领的那个岳州校尉现在已经是梁国的晋王、大司马。其弟弟也当了将军,他怨恨萧铣削夺自己的权柄,阴谋叛乱,结果事情泄露后被诛杀。此刻大司马正镇守着长沙,萧铣怕引发连锁反应,赶紧下诏赦免大司马的连带责任,并召其回京,准备解开其心结。哪知大司马怕被诱杀,直接带着长沙军队投降了李孝恭。

萧铣气急败坏地派齐王攻打叛变的大司马,大司马反而劝齐王跟着自己投降:“当初刘邦前脚杀了彭越、后脚杀了韩信,你现在不跟着我投降,怎么还打我?”齐王不理他,继续围攻,直到杀了大司马。回朝后,齐王升为尚书令,开始恃功自傲,目中无人,惹得萧铣又杀了齐王。

接连发生的高层震荡让梁国文臣武将人人自危,找机会就叛逃了。萧铣这时再去收拢人心已经来不及了,国势日渐衰弱。

到公元621年,李孝恭与李靖率军从巴蜀沿长江顺流而下,与庐江王等人的军队合兵一处,准备一举解决掉梁国。

九月秋汛,江水暴涨。唐军趁机分三路进击,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梁国外围各重镇,长驱直入,直逼江陵。

此时的萧铣已经把重兵分散到各个要地,身边只有宿卫数千人,再去搬救兵已经来不及了。李孝恭把江陵围得水泄不通,几天时间就打破其水城,获取楼船数千艘。梁国多位高官见势不妙,纷纷投降。

看着唐军千帆齐举,气势如虹,而己方的援兵不可能及时到来,萧铣黯然长叹:“天不祚梁,气数当尽……如果我坚持战斗,只能徒然使百姓遭殃。岂能因为我一人的缘故而使百姓蒙难?还是趁城池未陷而出降,希望可以避免战乱伤及士民……”于是,萧铣脸色平静地到太庙告祭先祖,然后下令出城投降。城上的守军纷纷泪如雨下:天数如此,奈何奈何?

萧铣一袭白衣,带着文武百官径直来到唐军营门前,对李孝恭说:“当死者铣尔,百姓非罪也,请无杀掠!”

事实上,李孝恭进驻江陵之后,唐军上下都在不怀好意地审视着这座富丽堂皇的梁朝帝都,一个个蠢蠢欲动,准备大肆劫掠。因为萧铣这悲天悯人的一句话,李孝恭被深深打动了,从而发布严禁士兵抢掠的命令,“于是城中安堵,秋毫无犯”,江陵避免了一场浩劫。几天后,十余万救兵赶到,见萧铣已经投降,也只好降唐。

萧铣被押解到长安,李渊大骂萧铣不自量力,公然和大唐唱对台戏。萧铣凛然答道:“隋失其鹿,英雄逐鹿。我没有天命,所以败了。我可没有对不起你李唐!”李渊被触怒了,萧铣随即被斩于长安闹市。不知他慷慨赴死时,回顾这一生的荣耀与失意,是何感想?

编 辑/安 楠

猜你喜欢

梁国李唐江陵
江陵愁望寄子安
农民工梁国胜:让自己成为最坚实的桩
Rules in Library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浇瓜之惠
江陵东周楚墓出土青铜兵器中的吴越文化因素分析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梁国华先生艺术作品选登
庭院中的童年
庆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