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语文在课堂教学中回归本色

2017-12-09姚红艳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文阅读教学

姚红艳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的最大指标是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凭借教材这个范例进行恰当的、巧妙的语言实践,在语言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升华人文内涵,这样才能真正使语文教材淋漓尽致地发挥它的范例作用。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起。

一、重视字词教学,夯实基础

在新一轮课程课改实验中,我们许多语文教师往往因没有充足的课前预习时间,或课前预习不扎实而无法落实字词教学,因此在课文教学中就出现生词不理解、生字读音不准,甚至出现学困生连课文也读不下去的现象,课中尽管教师重视对课文的理解分析,可学生依然一知半解。其实,字、词、句、段、篇,是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永恒不变的主旋律。在一篇文章中,它们互相依存,整体关联,没有谁可以孤悬于文本之外,成为一个超越文本之外的独立教学体。字词教学因其特殊的基础性,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承担着奠基石的角色。阅读教学由它始发,并由它贯穿起句段篇的教学。可以说,若没有扎实的字词教学,随后展开的阅读教学将可能成为空中阁、水中花。

二、注重特色语言教学,训练语感

新课程选入语文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语言规范、优美,很有表达特色,具有文学性。可是在课堂课改试验中,我们教师却常常因时间关系,或是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间过长而无法抓住课文中的精彩句段进行深入的研读,这样,语文味儿就根本无法体现,这也是我们在语文学科课改实验中的一大遗憾。而课文中这些精彩句段或词句精湛,或文思兼优,或内容深邃,有一定深度和难度,恰是这样的文章,学生读起来才会感到有味道、才能调动起学生品读文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我执教的《老人与海鸥》一课时,让学生感受海鸥与老人的深情片段中,我由课文中“老人遗像前意想不到的事情”这一特色语言入手,抓住这一句中的“肃立”一词来引导,让学生通过文字本身去体悟,去想象、去感受海鸥与老人的深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入境地朗读,在读中训练了学生的语感。用语文的方法去享受语文,品味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这才是真正的语文。

三、注重朗读教学,感悟语言

叶老曾说过:“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须美读。”可是在我们的公开课和示范课上,许多老师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常用一种方法,那就是鼓励学生“你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特别对低中段的学生,他们本来就不知怎么读,听了老师的话,就更糊涂了,于是乱读一通或者随大流齐读。这样,非但起不到指导的作用,更会导致学生朗读能力的退化。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的美,以及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情感,并用声情并茂的朗读表达美、创造美。在特级教师窦桂梅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中,窦老师为了让孩子们读出韵味,这样设计:

师:让我们一起在大声提示一下自己。

生:读出韵味。

师:不信,我们先读读课题的韵味。

师:(板书)怀念、秋天。(生读这两个词语);中间加一个字“的”。(生讀出这个词组)注意:怀念的“秋天”——你的眼前会是怎样的情景?

生1:怀念秋天里发生的一件事,一件刻骨铭心的事。

师:带着你的想象读课题。(读略)

生:“怀念的秋天”,让我踏着秋天的落叶,陶醉在小路上……

师:带着你的理解读出你的韵味。(读的陶醉)

生:我的眼前出现的画面是,一个人在怀念秋天的美景,那片片飘落的黄叶,那从北向南的雁阵……

师:好,带着你的体会读吧。(读得舒缓)

师:注意:把这两个词语调一下,再读。

生:秋天的怀念。

师:有什么变化?最后一个男孩,虽然你在最后,但是我注意到你了。

生:词语位置变了,我觉得对秋天的某个事件或者某个人物……变成了深深的怀念。

生:或者怀念秋天里的给自己留下感慨的一片叶子或者一片花瓣……

生:我明白了,这秋天的景啊,人啊,事啊,沉淀成了一种感情就是怀念。

师:读出你的理解了呦,这题目的味就出来了!(拍该生肩膀,众笑)

读是语文课堂最常用,最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读出文章的意,读出文章的情,读出文章的味。窦老师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巧妙地将课题中词语调换一下,让学生想象不同的场景,带着不同的体验进行朗读,读出了课题的味。

四、落实写作教学,内化能力

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原则之一。叶圣陶老先生在《兼论读和写的关系》中指出:“语文包括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读写结合是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根本方法。读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就如同造房子一样,基础打得越深越坚实,房子才能盖得又高又大。写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这就像踏脚踏车一样,你只懂得道理而没有实际的练习,踏上去还是要掉下来的。只要多读多写,并且把读写密切结合起来,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才能逐步得到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寻找写话切入点,找准时机让学生练笔,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安排适度的小练笔,或是仿写句子,或是仿写段落,或是想象补空,或是拓展延伸,既能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内涵的理解程度,“还原”了课文语言所描绘的原貌,还能对学生进行想象、表达、体悟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这个过程,从形式到目标,都紧扣“语文”这一中心,彰显出浓厚的语文特质。

综上所述,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教师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心中有语文意识,引导学生用语文的方法学语文、说语文、用语文,在长期的濡染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美感,触发学生的灵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涵养学生优美的文明气质和优雅的文化风度。久而久之,学生身上就会洋溢浓郁的语文味,即文化味,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就会得到全面的提升。我想,这样的课堂应该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共同的追求。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课文阅读教学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